吳長江披露雷士引入德豪潤達幕后故事
鉅亨網新聞中心
王冬雷膽子大,德豪看好“雷士吳長江”五個字
“回想過去這一年,我的心情此時此刻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想痛哭,想吶喊,想娘,甚至想找人打架,但最想好好休息幾天。”2012年的最后一天,雷士照明創始人吳長江在其微博上寫下這段話。就在幾天前,吳長江引入德豪潤達,雷士照明格局從“三國殺”變成了“四人麻將”,“吳長江欲套現跑路”等各種傳言紛至沓來。
昨日,雷士照明創始人吳長江向南都記者獨家吐露其引入德豪潤達的過程及真實意圖。吳長江坦言,雷士現有的不過是渠道和品牌優勢,“再不改變,就不行了”,希望抓住LE D業更新換代機遇,將雷士從目前30多億規模做到百億規模以上。
吳長江更首度透露,雷士照明最快將於月底前召開股東大會,新增董事,他也很可能重新擔任董事長。
德豪潤達早有預謀
南都:近兩年來,LED能過剩、盲目投、惡性價格戰等等問題頻發,您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選擇了德豪潤達?
吳長江:最先他們投了幾十個億做生、研發,這是一筆很大的投入。整個行業都認為這個老闆瘋了,這麼大的量,M O C V D外延晶片機買了幾十台設備,甚至有專家說,德豪和三安加起來的能足以滿足全世界的量。
第二,它是國內的團隊,我過去對他們有誤解,有偏見———國晶片專利能否突破?質量是否穩定?后來他們邀請我去公司考察。現在想起來,可以說是早有預謀,而且膽大心細。我原來只是知道德豪能做出很好的東西來。但是,看過他們的公司以及業佈局后,設備不用說了,一百台機器是最新的;封裝自動4秒鐘一個,對好。
再比如,有個品,德豪開出的價格,比我們規劃的還要低25%,假若把這25%的利潤放到市場上,推動LE D的全面普及,那樣競爭力就太可怕了!
他們是拿身家性命賭這個業,政府也拿出20個億支持。他們賭下去了,這幾年薪嘗膽,做出的品性價比讓人吃驚,也讓我震撼:如果雷士再不改變,就有可能被淘汰。
南都:不跟德豪潤達合作,雷士難道就沒法轉型嗎?
吳長江:我們雷士優勢在哪呢?主要是渠道網絡比較強,品牌認可度高。我們在思考,怎樣可以迅速佔領市場,在行業內脫穎而出?亂世出英雄,如果太平盛世反而可能就沒有機會了,現在抓住了,可能會很快達到一兩百億!借LE D業的更新換代,做到300億就是世界前三,我覺得非常有可能做到。[NT:PAGE=$]
G E(美國通用電氣)也找過我們,我們的董事會也討論過買G E,直接進入世界前三,但怎麼消化卻沒有想好。我想走中國特色的路,不想通過併購,希望通過自有的優勢資源,有能力管控,而不是一夜之間催肥。
現在大家都看好LED這個行業,前景非常好。之前LED業是一窩蜂投資,無序競爭,優勢的企業沒有形成規模效益。我們這樣一做,把門檻提高了,逼那些企業轉型。
春節前或回董事會
南都:跟德豪潤達換股前,您和現任董事長閻焱有溝通嗎?
吳長江:德豪潤達公告前一天,開了董事會,大家談得比較好。公告出來之后,我們(指和閻炎)沒有通過電話,我也沒有解釋,也不好回應。1月6日,我見到閻焱,他稍微有些怨言,“這麼大的事,你怎麼不跟我商量一下”。大股東是應該商量,但我又不是董事。為什麼沒商量?和德豪談這個事情的時候,還沒有定下來。但后來我和閻焱溝通得還是比較愉快。
王冬雷也見過他們兩次。閻焱主動說,你們趕快向董事會發一個函,要求召開股東大會,增加董事,任命我(吳長江)為董事長。年前就可以開,發一個公告。快就是月底,慢也就是春節前。
南都:去年9月底,閻焱曾公開表態稱,“心目中理想的董事長人選是吳長江,現在已經在走流程,吳長江回歸董事會不會超過3個月”。但是您回歸的時間表一再更改,你們之間還有爭執?
吳長江:不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董事會是最高權力機構,章程決定一切,章程就是法律。他也不是逗我玩,我好好做,他一定會支持我。他說的話是真的,他會支持我,前提是我要按章程辦事。
公司章程是公司的最高法律。當初上市的時候他們說是標準版本,結果發現,董事會的權力非常大。他們牢牢控制董事會,一定會支持我,前提是我要聽話。
南都:2012年的最后一天,您在微博上說,回想過去這一年發生的事情,想痛哭,最想的就是趕快回家跟家人一起,找個安靜的地方關掉手機,好好休息幾天。創業不易,守業更難。如果從創業者變成打工者的角色,會不會心有不甘?
吳長江:有人說,我入股德豪潤達是想放棄雷士。你相信嗎?我不是想離開雷士,經歷了那麼多風風雨雨我都留下來了,我也都堅持住了。公司現在交給我經營管理了,我依然會留在雷士,我沒有要放棄雷士的想法。我回董事會是遲早的事,我不急,我從來沒有催過閻焱。[NT:PAGE=$]
“我也是在冒險”
南都:外界對您和德豪換股多很多猜測,您最真實的想法到底是什麼?
吳長江:外傳我和德豪換股賺了3個億,用他們的算法,好像是這麼回事,但我不是看這個,我也是在冒險,我沒有從中拿走一分錢,是鎖定三年,我還想多增發,但我沒有錢!我就7個多億港元。只能說明我對未來是看好的。
我也不是要離開雷士跑路,一年風雨,穩定了。現在我是第四大股東,將來我也是希望繼續管理雷士,所以我沒有放棄雷士的想法。
也有人解讀為這是我想曲線回歸董事會,但我的回歸是遲早的事情,我從來沒有催過。而且我現在實際在運作雷士,也沒有必要這樣計較。
這次合作是德豪潤達主動找我的,我是讓他們先去和其他股東談后,才進行的合作。我之所以同意合作,就是犧牲第一大股東的地位和權利,找一個對企業未來發展更有幫助的合作伙伴。在行業轉型期,非常考量企業決策者的智慧與胸懷。如果沒有這種魄力和胸懷,那就喪失掉機會。雷士與德豪在業鏈上優勢互補,雙方的合作極大地快速地推動了兩家企業各自業的轉型升級,而且也推動了整個LE D業的良性快速發展。因此,雙方的結盟,對於投資者、股民來說,都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南都:德豪潤達為什麼要和您交叉持股?
吳長江:德豪的董事會開會決定,一定要買我的股票,認為捆綁在一起,董事會才會起作用,他們看好“雷士吳長江”這五個字。
我建議他們買閻焱、施耐德的股權,后來他們開會一定要把我捆綁。我說,我是第一大股東,盡管是我在操盤,但我不是董事會成員,我按章辦事。
他們先和其他股東商議,這些股東都開口說,非每股3元不賣,最后才是找我。我建議德豪主動和閻焱、施耐德講,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同,不希望雷士董事會再出現分歧和內訌。我現在去德豪做第二大股東,德豪成了雷士的第一大股東,按照合情合理的董事會架構,各三位董事,大家決策可能更合理更科學。
南都:同樣是創業者,王冬雷(德豪潤達董事長)也是實業起家,您怎麼看跟他之間的異同?
吳長江:創業的人看到的都是機會,60%到70%的機會都可能會投進去。我膽子夠大的了,王冬雷的膽子比我還大。我曾經講過,天上不會掉餡餅的。我們做決策肯定是要冒一些險,如果大家都看到的機會肯定不是機會了,企業家的高度就是在這裏,要有前瞻性,要有超前的眼光,正是這個成就了雷士和德豪。
南都記者 汪小星 實習生 李冰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