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OPEC石油收入逾1兆美元 創歷史新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外媒報導,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中文簡稱歐佩克)在2012年將斬獲創紀錄的逾1萬億美元的石油收入。盡管經濟增長疲弱,但基準的布倫特(Brent)油價的全年均價仍將達到史上最高水平。
這筆“意外之財”將給全球一些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帶來新資本。據主權財富基金研究所(SWF Institute)估計,最有影響力的歐佩克成員國阿聯酋、沙特和科威特,擁有全球十大主權財富基金中的三只基金(按管理資產規模計算)。
距年終僅剩一個交易日之際,布倫特油價全年均價即將達到每桶111.50美元,高於2011年創下的每桶110.90美元的全年均價歷史紀錄。除了6月和7月初的24天以外,這一基準油價在2012年的所有交易日收盤均達到或高於每桶100美元。
2012年1月,沙特石油部長阿里?納伊米(Ali Naimi)曾表示,全球最大產油國有意讓油價在整個2012年期間保持在三位數的水平。“如果我們作為生產者和消費者能夠承受平均每桶100美元的油價,我認為世界經濟將處於更好的狀態,”納伊米當時對美國有線新聞網(CNN)表示。
根據美國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旗下統計部門——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數據,創紀錄的持續高於每桶100美元的油價,再加上今年上半年的強勁產量,使得歐佩克的名義石油出口凈收入達到1.052萬億美元的新高,同比增長2.5%。10年前,歐佩克國家銷售石油的收入尚不到2000億美元。
經通脹調整后,歐佩克2012年的實際石油收入也創下紀錄,超出此前在1973-74年和1979-81年石油危機期間達到的尖峰水平。
歐佩克控制著全球大約40%的石油供應,各成員國在這筆巨大的“意外之財”中所占的份額並不均勻。伊朗所占的份額低於通常水平,原因是美國和歐洲的制裁重創該國能源行業,使其石油產量跌至32年低位。今年1月至11月間,伊朗在歐佩克凈收入總額中僅占6.5%,而本世紀頭10年的大部分時候,該國所占的份額為9%至10%。
伊朗石油供應的缺口促使沙特、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提高了產量、並從創紀錄的年度均價中獲利。
繼2011年內戰導致產量驟降后,利比亞的石油收入在2012年出現回升。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