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評論:近期經濟數據的謎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讀:MarketWatch首席經濟學家凱爾納(Irwin Kellner)撰文指出,雖然第一季度經濟表現向好,但是從各種最基本的因素考慮,美國經濟第二季度完全可能再度遭遇困局。
以下即凱爾納的評論文章全文:
盡管第二季度現在已經在進行當中了,但是對於未來等待我們的到底是什麼,經濟學家們卻還是一頭霧水。
六個月前,大多數觀察家都認為經濟增長去年年底將陷於遲緩。政府的國內生總值數據顯示,這樣的預測是非常準確的。即便在第一次修訂之后,經濟增長速度也只有0.4%,與第三季度的3.1%反差明顯。
三個月前,他們相信經濟在今年第一季度將實現反彈。可是,商務部對第一季度情況的估計最早也要三周之后發布,早期的一些跡象顯示,經濟增長速度或許會達到3%的水平。
現在,最難的難題出現了。
經濟學家們正在思考這個問題:經濟是不是已經累積了足夠的動力,來延續第一季度的速度?又或者,財政懸崖、扣押開支削減和債務上限等等的滯后影響將再度為增長敲響喪鐘?
如果你仔細審視了近期的各種數據,你確實很容易得出增長似乎再度趨緩的結論。
比如說,上個月的製造業活躍程度下滑到了去年12月以來的最低點,消費者信心趨向悲觀,住宅銷售數字下跌,申報失業救濟人數增加等。
可是,還有另外一方面,比如第四季度國內生總值要好於政府最初的估計,建築開支2月增長1.2%,超過預期,股市也在歷史性的高水平附近。
當然,股市創紀錄的水位可能不純粹是好消息。股票正在跑到經濟前頭;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2009年3月至今翻了一番有余,而國內生總值同期的進展卻只有7.5%。
盡管企業利潤在國內生總值當中所占的比重達到了1943年以來的最高點,但是我們還是必須承認,股市近期的漲勢中很大一部分其實是聯儲空前的寬鬆措施的物。
[NT:PAGE=$]
這可不是隨便說說,而是有足夠證據支持的。在過去四年當中,無論何時,只要聯儲拋出新的刺激,股價都會得到巨大的推動。反過來說,當市場開始懷疑聯儲的超級寬鬆政策將不再持續時,拋售就可能出現了。
換言之,要讓市場不至於大跌,我們就必須愈來愈多的刺激的支持。與此同時,經濟則必須處理諸多的麻煩,比如國內政治、塞浦路斯銀行和歐元的命運等,更不必說緊縮的財政政策和強勢美元了。
再回到聯儲,愈來愈多的分析師和政治家們都認為,他們現在的零利率政策對經濟的作用其實是弊大於利。
超低的利率顯然已經對儲蓄者的利益造成了巨大損害,但是卻沒有催生出預期中的更多借貸行為。與此同時,這些利率還造成了股市、債市和房市的泡沫。更不必說,貨幣供應大量增加,必然會導致新一輪通貨膨脹。
有鑒於此,央行現在應該已經開始考慮抽身的策略了。如果他們一旦決定拿走市場狂歡派對的酒杯,市場就將重跌,進而拖累整個經濟。(子衿)
- 退休理財雙引擎:高規格基金×破盤級費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