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民意支持度下降 馬英九:主因是我推動改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4-02 08:08

總統馬英九3月29日在總統府接受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訪,針對我國經濟情勢、貿易自由化、核四公投及兩岸關係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其中,提及支持度下降,總統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推動改革」。

總統府是在4月1日公布專訪內容。對於外界普遍認為台灣經濟停滯不前,之前雖有快速經濟成長,但現在似乎失去動能。總統說,去年這一年,經濟情況確實不理想,大概連續有9個月的時間都是往下走的,但9月時開始出現一些正面訊息,如出口增加,工業生產、尤其製造業呈正成長,其實從8月就有這些跡象。

總統說,今年之後這些跡象更明顯,外銷接單也逐漸恢復,但整體的復原與4年前相比,4年前是V字型,現在看起來是U字型,雖然較為緩慢,但步伐還是相當穩定,「所以我們預期今年的經濟成長率能達到3.59%,相較去年只有1.26%,可以說有不小的差異,但還是要非常努力才行」。

對於今年的經濟成長看法,總統說,台灣的經濟結構如果不改變,要想有高成長會比較難,所以從去年9月開始行政院推動《經濟動能推升方案》,主要內容就是要促進結構的改革,例如製造業,希望它能增加服務的因素;服務業希望能更國際化與科技化,傳統產業則希望能更凸顯它的特色,但整個內涵最重要的就是要從過去的「效率導向」變成「效率加創新導向」,並建立自己的品牌。

總統強調,這個過程不會很短,但企業也慢慢瞭解,不能只做代工,自己要開創品牌,但從代工到品牌是一個相當痛苦的過程,因為對競爭對手而言,「原來你是他的代工廠商,現在變成他的競爭廠商,他會抽單,不再請你做。不過昨天我去訪視一家生產釣具的公司,他原本是許多大廠的代工,但現在自己開創品牌後,業績就成長得很快,所以我們正在進行這個過程,會有一些陣痛,但我的感覺是企業已慢慢有所瞭解」。

總統說,由於過去台灣貿易自由化的程度不夠,因此希望快速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條件也不成熟,不過現在大家慢慢瞭解,如果再不改變,將來經濟的成長會非常慢,既然看得出大家有這樣的準備,因此,「我覺得朝這個方向努力,成長的動能會逐漸浮現出來」。

針對民意支持度不斷下降,在大陸的人氣甚至高於在台灣的人氣?總統回答,「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推動改革」,例如油電價格合理化、年金制度等,此等改革難免會引起部分民眾的反對。「但我推動的一些改革,是考慮長期來看的,也許20、30年逐步的推動,的確需要一些時間來讓民眾接受。舉例來說,我剛開始推動年金改革時,民眾反對的聲浪很強,但現在已經慢慢地接受,我們也承認有時候和民眾的溝通做得不夠,這部分是政府必須要加強的。」

總統說,他也瞭解到部分大陸人士也許對台灣會有興趣。台灣需要推動改革,不能再耽誤,否則下一代子孫會遭遇到更大的損失,這些目標是不容易達成的。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