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紐約時報:房地產過熱 北京、上海公布「國五條」細則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2013-04-01 22:01


為了抑制房地產市場,北京和上海周末宣布針對房屋銷售祭出新限制和懲處。

北京市政府表示,現在未婚民眾只能購買1套房子。對於購買第2套房子的買家,北京也調高頭期款最低門檻。未來若出脫房子,增值稅稅率高達20%。


上海市政府也宣布類似增值稅,並強調還會推出其他措施,以求穩定房價。更嚴格的增值稅,取代了課徵1%至2%的交易稅。

就在幾周前,中國國務院指出,將採取更積極的行動,避免房價持續飆升,迴避房地產泡沫,許多分析師認為,房地產泡沫不僅嚴重傷害中國經濟,更導致社會動盪。

根據官方數據,去年中國房價大幅攀升,許多大城市2月房價平均漲幅達3.1%。近5年來,許多城市購買新房子的成本增長1倍。

在中國,投資選項有限,房地產被視為是能夠保值的選擇。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Michael Pettis表示,中國面臨了許多新興市場也面臨的挑戰:太多資金與信貸。

Pettis說:「中國有流動性的問題,我不清楚改變稅賦結構與小幅修改能否解決問題,政府所能做的最大努力是升息,政府也必須停止貸款與貨幣增長。」

國務院在3月初發布聲明後,上周六公布的許多細則外界早就料想到了。在規定趨嚴的陰影下,全國上下出現一股出售房地產的風潮。

在上海等大城市,婚姻登記處的離婚案件大幅增加,許多人公開承認,辦離婚是為了規避房地產新規定,之後會復婚。

從市政府的聲明中,我們可以看出政府正在修補這個法律漏洞。(接下頁)

[NT:PAGE=$]

根據官媒周末的報導,中央政府計畫在2014年推出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此制度可能為徵收房產稅鋪路,打擊房地產炒作與規避泡沫。

雖然中國的城市尚未徵收房產稅,但為了打擊房地產投機炒作,過去10年來,中國政府年年制定細則。

分析師說,這些措施通常可以短暫壓低房價,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市場很快就會漲回來,因為投資人、屋主─甚至銀行業者和房地產仲介─找到了法律漏洞。

中國的經濟發展與房地產市場的關係密切:房地產市場是銀行業者主要收入來源之一,銀行業者提供房貸;地方政府靠出售土地獲利。因此,政府提出任何積極打擊房地產市場的措施,都可能會影響經濟。

擁有2200萬人口的上海,禁止銀行向購買第3套房子的居民提供貸款。那些想購買第2套房子的買家,預料現在必須必須支付更多頭期款,貸款利率也變高。上海市政府官員表示,對外國人、其他城市民眾以及離婚者的規定趨嚴,此舉意在反制打算透過離婚來迴避規定的民眾。

北京和上海市政府也承諾建造更多低價房。今年,北京計畫建造7萬套低價房,上海也有1萬套。

Société Générale房地產分析師Joe Zhou上周在報告中指出:「中央政府感覺市場過熱,不僅僅是社會理由。」他認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城鎮化視為經濟成長新動力之一,如此增加了抑制房價的急迫性,因為這要求房價必須在民工能力所及,這些人的購買力比較低。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