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證券市場周刊〉日本股神:是川銀藏

鉅亨網新聞中心


選擇將來可能大漲的股票,“默默吃貨”,這是“烏龜三原則”的首要精神所在。

是川銀藏原名小山銀藏,生于1897年,卒于1992年,小學畢業后開始闖蕩天下。一生經歷三次破產。1931年開始投資股市,歷經60多年投資生涯。


1972年7月7日,田中角榮內閣登場,捲起了日本列島改造旋風,其主要著眼點是:將全國工廠重新配置,由濱海型的重工業升級為內陸型的知識型產業,建設高速公路與內陸工業區以促進農村工業化。

水泥業界飽受第一次石油危機的衝擊,陷入空前慘境。政府為了壓抑通貨膨脹,大幅縮減公共事業支出,水泥的需求急劇下降,各水泥廠的經營都非常慘澹。

是川銀藏1976年10月資金已增加到6億元,此時他決定將全部資金都投入到日本水泥公司。

“選擇將來可能大漲的股票,默默吃貨”,這是“烏龜三原則”的首要精神所在。當時正是實踐“烏龜三原則”的大好時機。

當時的日本水泥公司資本額為105.53億元,已發行股數為2.1606億股,多數股權掌握在長期持股的股東手中,因此市場上可供交易的股份並不多。

1976年一季報,日本水泥公司的稅前利潤為虧損6.35億元,股價也從1973年1月的823元高價下挫到120元上下。每日的成交量很少,只有10萬股左右。由於經營狀況一直沒有起色,股價到10月底似乎還有進一步下探的跡象。

是川銀藏分析了日本水泥公司過去10年的股價,發現自1974年以來的下跌走勢已進入谷底區,因為政府為瞭解決日益嚴重的失業問題,勢必採取對策提振日本的景氣指數。

而解決失業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大興土木,以吸收大量的勞動力。因此,水泥必定會暴漲。

而且,日本水泥公司自己擁有石灰石礦山,在原料自給程度上位列全球前列。

是川銀藏默默地逢低承接日本水泥,絕不追高。經過半年左右,也就是1977年5月下旬,他手上的日本水泥已有30萬股。

到了1977年7月,是川銀藏手中的日本水泥已經超過3000萬股,占該公司股本的14.2%,成為公司最大股東。

1977年一季報,該公司的稅前利潤由前一年虧損6.35億元轉為盈利5900萬元。公司預估當年營收可增加7%,稅前利潤達到l7億元。

[NT:PAGE=$]顯然,水泥業界的景氣已經逐漸復甦。日本水泥的股價自6月21日以121元收盤后緩步上揚,連破130元、140元整數心理關口。

8月12日,日本水泥股已漲到164元。15日,星期一,再漲到178元,但成交量急劇放大到l718萬股。

是川銀藏成本大約在120-130元之間,等到股價漲到180元時,便將l/3的頭寸獲利了結。

是川銀藏判斷多頭行情才開始,后勢仍看漲,只是為了迎接未來的戰斗,必須儲備一些資金。

之後公司股價回調到160元,此時有些證券公司的分析師開始看空。

然而,股市人氣與行情的走勢經常是相反的。果然,日本水泥再度走高。8月25日漲到203元,31日漲到2l3元。

9月中上旬,日本水泥每日的成交量已達到2000萬股,成為東京證券交易所成交量最大的超級熱門股。

一個月后,10月20日,日本水泥再創新高253元。此時,市場已逐漸蔓延著高處不勝寒的感覺,股價因而逆轉下挫。11月7日跌到202元,有些分析師認為將跌破200元,可是是川銀藏相信還有一波行情。

果然,當媒體報導水泥需求仍舊有增無減,售價可能由400元調高到500元時,股價再度自11月17日起大幅上揚,沒多久便突破300元大關。

但是當市場一片看好之時,是川銀藏決定獲利了結。

是川銀藏以6億元投資日本水泥兩年多時間,獲利高達30億元。

事實上,日本水泥創下337元天價后,便急轉直下,不到半年即跌破200元大關,之後繼續探底。

本文節選自是川銀藏的自傳《股市之神:是川銀藏》,中國台灣時報文化出版社出版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2013年10期)

【本期封面故事】康寶來之戰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