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科技界:悲喜交加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2-31 08:18
陳琳
[由電子智能朝生物質能演化,也是可穿戴智能的發展方向。生化學家保羅·弗萊蒙特認為:“這種生物智能技術,要比檢測身體各種指標的電子儀器更加聰明。”]
每到年末盤點,科研人員總是不自覺地扮演“聖誕老人”,各種花樣迭出的創新發明,炫酷到令人眼花繚亂。
位於美國加州的亨度(Hendo)科技公司,把25年前的科幻電影《回到未來》中像魔毯一樣離地飛行的滑板變成了現實。同樣富有想象力的還有無線充電技術公司WiTricity的CEO亞歷山大·格魯占(AlexGruzen),為汽車和電腦無線充電實現之后,他誓言在10年之內讓所有電器設備“無線化”。為滿足自拍族而發明的自拍神桿(Self-ShotStick),則每時每刻保證他們捕獲猶如整容后的標準“瓜子臉”。
新技術和新發明的出現,的確令人歡欣鼓舞,我們的思維和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巨變。然而,新年到來之際,沉迷於科技狂歡中的人也無法忽視,2014年科技界面臨種種失敗。抗HIV病毒實驗失敗、星際旅行計劃擱淺、大數據安全性頻頻失守,用美國《自然》雜誌的話形容,科技界處於悲喜交加中。只不過,失敗中隱藏“逆襲”的機會。
病毒剋星現身
3月,始於西非的埃博拉病毒逐步蔓延,鬧得全世界“談埃色變”。美國《時代周刊》將2014年度人物授予了“抗埃鬥士”。7月死於埃博拉感染的西非醫生謝赫·烏馬爾·汗(SheikHumarrKhan),則名列《自然》雜誌2014年十大科技人物榜單前列。犧牲和救贖的背后,“抗埃之路”充滿了悲情。
埃博拉並不是什麼新病毒。之所以引發恐慌,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傳播速度驚人。8月,世界衛生組織發表聲明稱,可靠的埃博拉疫苗很難在2015年之前出現。然后數月后,由美國和加拿大聯合開發的單克隆抗體類藥物ZMapp,宣佈已在動物實驗中成功斬斷病毒侵入健康細胞的路徑。但由於獲取這種藥物的原材料頗難,大量生還需漫長的歷程。不久,美國、中國等國家又宣佈,埃博拉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在《時代周刊》年度發明中,另一件“抗埃利器”看起來也頗有威力。這種由艾松樂(Aethlon)醫療公司研發的血液純化(Hemopurifier)過濾筒,是一種加裝在血液透析儀上的設備。其中的植物凝血素過濾劑,可以在血液經過濾筒時,通過生物膜過濾技術吸收埃博拉病毒。品已在一名德國患者身上使用,被證明奏效。
除了抗擊埃博拉,艾滋病治療實驗頗受矚目。美國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的漢娜·蓋伊博士(HannahGay)團隊宣佈,他們用高劑量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愈了一個從母體感染艾滋病的嬰兒。這個嬰兒在接受治療后的數月中,體內沒有發現病毒。然而,年末,科學家遺憾地宣佈,這名全球首例被“功能性治愈”的小病患,體內再次發現大量活躍的艾滋病病毒。
科學家仍在不遺餘力地尋找其他治療途徑。由遺傳學界大腕喬治·M·洽奇(GeorgeM.Church)領導的哈佛醫學院的團隊,在人體誘導多能幹細胞中成功進行了CRISPR技術基因編輯。這意味,不久的將來,人類有望用類似的基因療法治愈癌症和艾滋病這兩大頑疾。
漫漫宇宙路
10月28日,美國軌道科學公司運營的“大火星”無人運載火箭,因為主發動機故障,發射不久當空爆炸。10月30日,維珍銀河的“太空二號”在試飛過程中墜毀。連續兩起失敗的飛行試驗,對諸多夢想花錢體驗私人太空旅行的人,不啻為沉重的打擊。出乎意料的是,太空迷中要求退票的寥寥無幾。據稱,維珍銀河的飛行實驗將在2016年繼續。
另一方面,科學家也加速探索宇宙。歐洲航天局的消息令人喜憂參半。8月,經過10年漫漫旅程,“羅塞塔”彗星探測器終於抵達67P彗星。這是一顆漂浮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灰蒙蒙的巨大冰狀彗星。按照航空界的法,彗星作為早期太陽系的物質,其研究對探討太陽系、行星演化和地球科學都有重要意義。安全登陸之后,“羅塞塔”立即向67P彗星釋放出“菲萊”號陸器。就在此時,人們意識到“走路”呈傾斜姿態的“菲萊”遇到了麻煩。在發回一部分圖像之后,它就因為缺乏電力陷入“冬眠”。不過,讓歐洲宇航局慶幸的是,這部分圖像表明,“菲萊”已經在彗星檢測到有機分子,這或許會為人類解開地球生命起源之謎帶來更多發和線索。
同時,印度傳來的消息令人精神一振。去年11月,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發射了一枚自主研發的超級智能火星探測器“曼加裏安”號。今年9月,“曼加裏安”號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印度也成為亞洲第一個成功執行火星任務的國家。與斥重金打造的飛行器不同,ISRO主席科皮裏爾·瑞阿克西南(KoppillilRadhakrishnan)透露,“曼加裏安”的造價不過7400萬美元,還不如科幻電影《地心引力》的預算。這是否標志著,廉價的航空時代就此到來?
數據隱私阻擊
“黑客”也許是這個時代最具破壞力的人。2014年,大數據賦予人們種種便捷,也留下一些隱患。美國某家零售巨頭的信用卡系統在9月被黑客盜取了5600萬份交易信息。甚至連蘋果手機也不再安全,“黑客”攻破其雲服務的后門,導致諸多好萊塢女星的私密照公之於。
美國反竊聽手機和移動應用開發商沉默圓圈(SilentCircle)公司率先拿出解決方案。他們推出號稱“全球最安全的隱私保護智能手機”——“黑電話”(Blackphone),年末被美國《時代》周刊列入年度25大發明榜單。雖然乍看外表平平,但其採用基於PrivatOS的深度定製安卓系統,還是為用戶提供了很多專業反黑客工具——比如,加密即時通訊應用,SpiderOak的加密數據存儲,Disconnect的反追蹤服務和Kizmet的反Wi-Fi嗅探。
這場隱私阻擊戰剛剛打響,更多反黑客“神器”還沒來得及“粉墨登場”。所以,更多人的回應不外乎是:“急什麼,好戲還在后頭。”
智能穿戴演進
毫無疑問,2014年最受矚目的可穿戴智能設備之一就是蘋果手錶。它顛覆了以往智能手錶試圖濃縮智能手機功能的設計思路,利用新穎的介面把觸摸屏與物理按鈕結合,詮釋了更實用,也更具開發潛力的手腕電腦理念。除具備鐘錶功能,蘋果手錶可以發送信息、導航、跟蹤鍛煉情況及進行無線支付。
蘋果手錶也不是智能穿戴領域唯一的明星。鑒於很多人習慣於把手機放在包裏,經常錯過一些重要來電、短信、App信息,Ringly公司開發了一款支持藍芽連接安卓和iOS智能手機的戒指。18K金的指環以及戒托上鑲嵌的黑瑪瑙、綠寶石、藍寶石等材質,讓Ringly戒指看上去和普通首飾無異,但它具備的電話、短信等提醒功能還是相當實用的。“我們之所以選擇珠寶作為可穿戴設備,是因為很多人無法抗拒珠寶的魅力。”CEO克里斯蒂娜·梅坎度(ChristinaMercando)的話,或許點明了這個領域未來另一種發展方向:“包括蘋果手錶在內的智能穿戴設備外形太過顯眼,很多人並不習慣穿戴,也不喜歡那麼招搖。我們的目標是生時尚、實用的品,讓可穿戴智能設備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真正無縫地整合到一起。”
除此之外,由電子智能朝生物質能演化,也是可穿戴智能的發展方向。生化學家保羅·弗萊蒙特(PaulFreemont)、亞歷山大·布斯馬克(AlexanderBismarck)正與時尚設計師合作開發一種名為BioCouture的制衣技術。通過人工干預,他們讓實驗室中培養的微生物附在人體3D模型,“種”出衣服來。這個實驗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依照設想,未來,衣服上的微生物將和人體智能互動。這些服裝上附的和諧的微生物群落,能感知人體機能發生的變化,甚至自動治愈某些疾病。保羅認為:“這種生物智能技術,要比檢測身體各種指標的電子儀器更加聰明。”getty圖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