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哺乳動物“亂倫”種群:最安全生存策略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2-30 11:03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30日消息,據物理學家組織網站報導,一個由英國和德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組發現了一種頻繁進行近親交配的哺乳動物物種。在他們發表在《生物學快報》(Biology Letters)上的論文中,該研究組描述了他們對生活在非洲烏干達境內自然棲息地環境中的一種哺乳動物縞的研究。觀察發現這種哺乳動物存在比例異常高的成員間近親交配行為,科學家們試圖對這一現象進行解釋。


在通常情況下,哺乳動物一般會傾向於避免近親交配——此前的研究表明近親交配長久下來會造成近交衰退(這可被視作是一種健康代價),其繁衍的后代往往會存在健康缺陷。在人類社會中,全球各地一般也都把近親交配或亂倫視作禁忌,有時還會專門懲那些犯忌之人。而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們顯然發現了一個特例,那就是縞,至少是那些生活在烏干達伊麗莎白女王國家公園(Queen Elizabeth National Park)棲息地內的縞。

研究組在長達16年的時間內對生活在這一公園內的14個縞種群進行了跟蹤和記錄,使用跟蹤設備和標記手段幫助實現對每一成員個體的遠距離識別。他們發現這些動物一般以近親為群體生活在一起,種群數量中位數約為18隻成年個體。觀察發現在每一個這樣的小群體中都有佔據主導地位的雌性和雄性成員個體,這些佔據主導地位的成員承擔了大部分的繁殖后代的責任,而那些地位較為邊緣的成員則只是偶爾有繁殖機會。大部分的群體成員終其一生都會待在這個群體內。研究人員發現,這樣的種群成員結構導致了近親交配現象的高發。他們注意到高達63.6%的新生幼崽是直系近親繁殖的結果。在整個研究期間,科學家們共記錄到8例“父親/女兒”的近親交配案例,但沒有記錄到“母親/兒子”之間的近親交配案例。研究人員指出,這可能是因為雌性的壽命一般較短,因此在它們的“兒子”達到性成熟從而可以與其進行交配之前往往就已經去世了。

至於為何縞種群中為何會存在如此高比例的近親繁殖現象,研究組猜測這可能是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迫使它們必須緊密生活在一起。新組建群體的成員死亡率要比較為固定的群體高3倍左右,而那些試圖加入其它群體的成員往往也會被拒,而且常常是以非常粗暴的方式。這樣一來就杜了大多數試圖離開本群體的嘗試,從而造成群成員的固定化和長期化,最終造成近親繁殖現象的高發。(晨風)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