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莫博士為平板辯護:它不是為取代筆記本而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語:美國著名科技品測評家沃爾特·莫斯伯格(Walter Mossberg)今天發表題為《為平板電腦辯護》(In Defense of Tablets)的評論文章稱,雖然平板電腦近期的銷量萎縮,但並不能就此唱衰這款品。平板電腦本來就不是為了完全取代筆記本,因此,只要有合適的應用和使用情境,它仍將是一台有吸引力的電腦。


以下為文章全文:

看衰論調

平板電腦注定失敗。它只是曇花一現。誰還需要平板電腦?

在平板電腦的疲軟銷售數據陸續發布后,這種論調已經逐步成為主流。蘋果iPad過去幾個季度銷量下滑,三星平板電腦的需求也“不景氣”,微軟Surface至今未有起色。

很多評論人士都認為,平板電腦的繁榮期已經結束,而各大平板電腦廠商也已江郎才盡。還有人認為,平板電腦原本應該取代PC,但卻未能完成使命。

百思買CEO在上月的一次採訪中對我,平板電腦的銷量正在“墜落”。

或許的確如此。大牌平板電腦最近遭遇的銷售困境的確不容否認。但我認為,就此認定這些品的末日已到卻並不正確。

我認為,平板電腦仍是一流的設備。

我相信,無論是對於消費者、學校還是企業而言,平板電腦都是一種功能齊全、效率極高的工具,它比PC或智能手機更適合從事很多工作。從這一點來看,iPad尤其如此。我每天都會多次使用iPad,它已經把我使用筆記型電腦的時間減少了一半。

在上周接受我的簡短採訪時,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iPad發布頭四年的表現讓我們滿意至極。我認為,最近的情況就像是‘減速帶’,但所有行業都會碰到這種情況。”

你對現代化的多點觸控平板電腦有何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在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以及蘋果2010年發布iPad時的看法。如果你認為,他只是推出了一款大屏智能手機,或者是為了完全取代Mac或PC,那你就錯了。

成就斐然

在iPad發布會上,喬布斯使用他那標誌性的幻燈片,明確將這款品定位為第三類補充性設備:它能在某些功能上比iPhone或Mac做得更好,但卻無法面面俱到。

從那時到現在,我始終認為,iPad的成功並不取決於它能否完全取代筆記本,而是取決於它能否在足夠多的日常情境中,代替筆記本或智能手機,成為我們的首選電腦。

我第一次對iPad進行測評時就曾寫過,如果要成功,“它必須證明自己能在足夠多的日常任務、足夠多的時間中,取代筆記本或上網本。只有這樣,才能使之成為一種可行的選擇。”

我和很多人都認為,平板電腦已經超過了這一標準。市場表現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考慮到iPad發布至今只有4年時間。盡管定價頗高,但自上市以來以來,蘋果公司已經累計銷售了2.25億台iPad。據估計,平板電腦的累計總銷量已經接近5億台。

風險投資家兼分析師瑪麗·米克(Mary Meeker)在今年5月發布的《年度互聯網趨勢報告》中表示,平板電腦銷量實現了PC和低價上網本所未曾實現的爆炸式增長。

另外,米克還表示,平板電腦今后仍將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要直觀感受一下iPad在短短四年內的突飛猛進,就來看看下面這張來自Slate.com的圖表。該圖顯示,在蘋果公司的最新一個財季內,雖然iPad銷量下滑,但這款平板電腦仍然創造了將近60億美元的營收,超過Facebook、Twitter、雅虎、Groupon和特斯拉當季營收的總和。

我無法對平板電腦最近的銷售平台期做出解釋。有人懷疑,平板電腦最近的更新換代周期與PC更為接近,而非智能手機——手機大約為3至4年或2至3年,筆記本約為4至6年。所以,在2010年出現銷量爆發以來,平板電腦用戶還會堅持使用一段時間的舊設備,而初期的突飛猛進難以持續,所以新用戶的加入速度逐漸放緩。

還有人認為,5英寸或更大尺寸屏幕的智能手機的增加,已經阻礙了一些人對平板電腦的需求。有傳言稱,蘋果很快也將推出大屏智能手機。

像蒂姆·庫克(Tim Cook)這樣的樂觀人士曾經公開表示,平板電腦在新興市場和企業領域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新興市場的多數人都沒有PC,而企業市場的平板電腦應用則十分匱乏。

價值所在

但我卻可以解釋平板電腦的吸引力和價值所在,尤其是iPad。蘋果的平板電腦與競爭對手相比至少有兩大優勢:電池續航時間更長(我的測試超過12小時),專用應用更多——截至目前大約為35萬款。

無論我想查看企業郵件還是個人郵件,或是想要回復消息、瀏覽網頁、讀新聞、觀看視頻,我都可以通過iPad Air更快、更舒服地完成這些任務。即使是當今最好的筆記本MacBook Air也無法與之媲美。

如果我想編輯或批注文檔,在平板電腦上也很容易實現,尤其在微軟針對iPad推出一流的觸屏版Office應用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微軟並沒有針對自家平板電腦推出這些應用。)

當然,我的某些工作仍會在筆記本上完成,有的甚至會借助智能手機。筆記本擁有寬敞的鍵盤,還能同時打開多個尺寸比iPad更大的窗口。但筆記本的重量卻是iPad的3倍,在飛機上使用也不夠方便。

具體到手機,即使是大屏機型的屏幕空間仍然捉襟見肘,而手機應用通常會以列表的形式顯示內容,而不會像iPad那樣並排顯示。這就需要更多的點擊和滑動。所以,只有當我的時間或空間有限時,才會在手機上完成這些任務。

或許我本人對iPad的使用方式並不典型。有一點值得注意,與很多人相比,我對iPad的最大缺陷並不十分在意——它缺乏輕薄的原廠鍵盤。如果蘋果生這種鍵盤,我會第一時間購買。我必須承認,與多數平板電腦一樣,我通常也不會選擇使用虛擬鍵盤來撰寫內容過多的文章。但多數情況下,我對在玻璃上打字並不反感。

沒人能準確地預測平板電腦的銷量趨勢。但如果擁有合適的應用和使用情境,平板電腦肯定會成為一台很好的電腦。(鼎宏)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