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估值的打車應用GrabTaxi無意進入中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2-10 12:33
新浪科技訊 12月10日消息,打車軟件市場一直沸沸揚揚,價格戰伴隨融資而來,市場份額也幾經變化,而在滴滴打車宣佈獲得獲得7億美元融資消息一出,國內格局塵埃落定。而放眼東南亞,也只有GrabTaxi敢自己能撐起至少半邊天市場。
GrabTaxi日前宣佈獲得了軟銀2.5億美元的D輪融資,而軟銀在此之前向印度打車軟件注入了2.1億美元,顯示其對亞洲打車軟件市場的重視。而上述舉措引發媒體廣泛關注,軟銀等投資方緣何看好GrabTaxi?
建立壁壘
GrabTaxi是一家專注東南亞市場的打車軟件,提供類滴滴、快的和Uber的出租車GrabTaxi和專車GrabCar服務,目前仍以出租車為主營業務。該公司的主要特點是以東南亞市場為核心,覆蓋6個國家和17各城市,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等。
在本輪投資的兩個月之前,GrabTaxi獲得了由Tiger Global、Vertex Ventures、GGV和去哪兒投資的6500萬美元。加之四月和五月融得的2500萬美元,GrabTaxi這半年來融了3.4億美元,躋身超10億美元俱樂部。
GrabTaxi創始人兼CEO Anthony Tan並未詳細解釋融資后的投入策略,而是表示將繼續拓展東南亞市場,深入到當地的打車市場中,包括吸引更多的司機和用戶,同時招募更多國際化人才加入團隊。
目前,GrabTaxi應用下載量達到2500萬,月活躍用戶數超50萬,注冊司機數約6萬人。而在擁有6億人口的東南亞市場,GrabTaxi仍然具有很大的潛力進一步滲透市場。
在東南亞市場,能與GrabTaxi匹敵的恐怕只有Uber,而后者是一個放眼全球地毯式佈局的策略。在Anthony看來,GrabTaxi引領東南亞打車軟件市場,雖然與Uber在攫取市場份額上形成正面競爭,但他們不是為競爭而生,而是希望以品打動用戶,而他對GrabTaxi充滿信心。
不同於Uber的國際化戰略和專車見長,GrabTaxi只專注東南亞市場,同時堅持在政府監管下合法經營,主要核心為獲取擁有駕駛證的注冊司機的青睞,主營出租車業務,專車主要為豐富打車功能,方便用戶以多種方式出行。
而GrabTaxi並沒有入華的打算,也無意與國內的打車軟件如滴滴打車等進行競爭。據Anthony透露,他們目前所專注的東南亞打車市場,如果能夠全部吃掉,基本佔據整個亞洲市場的一半,除卻中國市場,已經足夠大。
深入東南亞
GrabTaxi的優勢是更了解東南亞文化,Anthony來自馬拉西亞,會講馬來西亞語、印度尼西亞語和閩南語等,他自己相對更了解這些文化,能夠了解其中的豐富性,處理不同文化的複雜性。
即便在自己的國家馬來西亞,運營打車生意也並非易事。在馬來西亞這個政商錯綜複雜的局面中,出租車市場是由商人、黑幫和退役軍人把持的,要想破局,不僅需要背景也需要手腕。
所幸Anthony出生在汽車世家,其祖父創立了Tan Chong Motor汽車公司,是當地最大的日汽車生商和銷售商。所以哈佛畢業的Anthony在父輩眼裏原是家族企業接班人,但他堅持獨立出來創業。
這個背景幫助他處理政商關係,但也在最初也一度成為他進入市場的輿論阻力。Anthony:“最開始的時候,我們也遭到了司機的抵抗。有司機你快回家賣你的汽車去,別來摻合打車的事情。”但后來逐漸有司機接受並認可GrabTaxi的品,最終發展成為6萬注冊司機的規模。
在東南亞這個蘊育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地區,如何處理文化差異,融入當地也是GrabTaxi面臨的主要挑戰。在本地化方面,GrabTaxi有自己的經驗: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等地擁有個性化的汽車,造型可愛充滿童趣,這也是亞洲文化的特點,同時在越南提供摩托車服務。
而Anthony此次來中國並非是為了考慮進入中國市場,而是希望國內公更多了解GrabTaxi,發掘中國的人才潛力,傾向於從中國招募願意擁有國際化履歷、前往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工作的工程師人才。
之所以無意中國市場,他表示:“因為滴滴等打車應用更加了解中國市場,懂得如何在當地運作,觸角深入各個地方,而且本身品已經也非常好用,我們並不是競爭對手。”
他透露自己不懂中國文化,不了解這個市場,所以無意和國內巨頭相爭。但是從此前國內打車市場爭鋒中,他也深刻體會到本地化和資本的力量,更加明白需要快速行動攫取市場。(若涵)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