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信息技術改變生模式 工業競爭邁向4.0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2-10 09:23


每經記者 趙笛

工業4.0並不是剛出現的一個概念,早在2013年4月,德國便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工業4.0近期引起關注,源於李克強總理今年10月訪問德國時簽訂了《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希望在工業4.0方面和德國加強合作。


虛擬網絡與實體物理系統融合

2013年4月,德國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首次發布《實施“工業4.0”戰略建議書》,德國電氣電子和信息技術協會於2013年12月發布 “工業4.0”標準化路線圖。

實際上,工業4.0又可以稱之為第四次工業革命,這是相對於前三次工業革命而言的。隨信息技術與工業技術的高度融合,網絡、計算機、信息、軟件與自動化技術的深度交織生新的價值模型,在製造領域,資源、信息、物品和人相互關聯的“虛擬網絡-實體物理系統 (Cyber-PhysicalSystem,CPS)”——這就是德國人提出的“工業4.0”。

簡單而言,CPS就是互聯網技術運用於各行業,其核心就是通過應用信息通訊技術和利用互聯網,將虛擬系統信息與物理系統相結合的手段,完成各行各業的業升級。

據悉,德國工業4.0的最終目的是要成為新一代工業生技術 (即CPS)的供應國和主導市場,即將德國的機器人、製造成套裝備、IT技術、控制技術、信息技術等核心業整合到工業4.0體系內,確保德國製造業的未來。

工業4.0全球競爭早已開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雖然其他發達國家並沒有明確提出“工業4.0”計劃,但與之類似的各種變革在各國已悄然展開。

美國方面,2011年6月和2012年2月,美國相繼啟動《先進製造業伙伴計劃》和《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實施“再工業化”。

美國通用公司提出的 “工業互聯網”與德國的“工業4.0”類似,即將智能設備、人和數據連接起來,並以智能的方式利用這些交換的數據。AT&T、思科 (Cisco)、通用電氣(GE)、IBM和英特爾(Intel)已經在美國波士頓宣佈成立工業互聯網聯盟(IIC),以期打破技術壁壘,促進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融合。

在日本,長期積累的機器人技術,已廣泛運用到了工業生中。機器人、無人搬運機、無人工廠等先進技術和品,是本田公司得以建成世界最短的高端車型生的必要條件。2014年,日本經濟業省繼續把3D打印機列為優先政策扶持對象,計劃當年投資45億日元,實施名為“以3D造型技術為核心的品製造革命”的大規模研究開發項目。

正面臨經濟結構轉型的中國,積極融入和佈局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大勢所趨。早在2012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就討論通過《“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業發展規劃》,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車等入圍七大戰略性新興業。2014年10月,李克強總理訪問德國時簽訂了 《中德合作行動綱要》,重點提及希望在工業4.0方面和德國加強合作。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