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論壇圓桌討論實錄
鉅亨網新聞中心
由中國期貨業協會、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於2014年12月4日至6日在深圳舉行。本屆大會以“改革與創新·競爭與融合”為主題,以促進期貨市場功能發揮、中介機構創新發展以及實體企業風險管理為目標,圍繞我國期貨市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以及全球衍生品市場改革發展趨勢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和討論。和訊期貨進現場報導。以下是魯證經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曉鵬,金瑞前海資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鐵軍,法國興業銀行(601166,股吧)亞太區大宗商品部董事總經理章如鐵,江銅南方公司期貨部負責人陳帝喜,聚龍集團華南區總經理萬柏成在風險管理論壇圓桌討論環節演講實錄:
主持人-劉勝喜:有請魯證經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曉鵬;金瑞前海資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鐵軍;法國興業銀行亞太區大宗商品部董事總經理章如鐵;江銅南方公司期貨部負責人陳帝喜;聚龍集團華南區總經理萬柏成。
時間有限,我們進入第一個小的論題,六位有三位是風險管理子公司,我是永安資本劉勝喜,有一位是法國興業銀行的專家、董事、總經理,另外有兩位產業客戶,有請兩位產業客戶根據他們的產業需求簡單做一些介紹,有請聚龍集團華南區總經理萬柏成,關於棕櫚油油脂方面給大家做一下他們公司怎么做的,對我們金融機構有什么需求?
萬柏成:謝謝劉總,聚龍我簡單跟大家介紹一下,了解棕櫚油行業的知道,聚龍是一家中國的民營企業,創業到今天應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目前來說是棕櫚油的全產業鏈公司,在印度尼西亞有20萬公頃的土地儲備和8萬公頃的種植園,在中國華東、華南、華北分別有工業基地,在華東有一個碼頭。聚龍二十年里更多的是放在基礎設施的建設,我們做期貨,對於中國的民營企業來說比較晚,還算趕得是時候,真正意義上做期貨是2007年開始,2007年很多大宗商品公司像我們一樣,趕上一波超級牛市,賺了原始資本,原始資本能留下的不多,尤其是在油脂行業,都有是1.5萬,棕油是1.3,到今天棕櫚油只有5000,這么大的落差如果沒有期貨我也沒機會和大家在這兒交流。2007年我們正式進入了套期保值的階段,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賺到錢了,一定要讓自己的錢落袋為安,也沒有基差,就覺得自己要套保了,套保的過程中我們認識到這里有很多的門道,包括正套、反套、跨業間的展期,這個階段我們先要進到套保的業務中,這是一個一邊學、一邊研究的過程。再往后面經歷了四萬億的過程,也經歷了套保的帳戶浮虧,套保的資金管理上非常重要,套保帳面上浮虧將近10億,有幾十萬噸的庫存,資金的管理對我們的財務是個考驗。后面我們逐漸向法國興業銀行提供一些otc的平臺,這樣會緩解很多企業的資金壓力,當時對於otc的平臺,場外風險管理業務我們還是有探索的。這樣的話能節省企業的資金成本,不要說像我們這樣的企業,2008年最牛市的時候,連abcd有一些企業都會面臨幾十億的資金期貨浮虧,利潤都在現貨那兒,從4萬億之后,我們更關注場外產品了,非常關注。那個時候我們開始和一些國外的投資銀行做otc的業務,雖然資金成本緩解了一些,也是有一些不能做國內期貨市場的困惑。直到今年,開了中國場外期權的第一單棕櫚油的場外期權,這和魯證期貨做的創新性業務,民營企業必須要創新,必須突破才能活下去,我覺得場外期權對於棕櫚油的頭寸管理財務方面都有很大的價值。看待場外業務大家要立體的看,不單單是價格,包括資金流,現金流,都會有很多的幫助,大家還是要以開放的態度做這個事情。
主持人-劉勝喜:先把大家的訴求了解一下,我們待會兒再提幾個問題,有請江銅南方公司的期貨負責人陳帝喜先生發言,我以前在浙江物產,1998、1999年就和江銅做銅,那個時候什么都沒有,十年的時間南方公司、香港公司、華東公司、北京公司,規模非常大,各種套路很多,請給我們介紹一下,謝謝。
陳帝喜:謝謝劉總,謝謝大家,在這里各位都是我的前輩,我只能把我一些日常碰到的問題、在工作中一些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南方公司有比較大的貿易量,還有幾家工廠保值,頭寸量非常大,資金管理的的確確是個問題,還好,江銅資金方面,對我們來說還算是比較充裕。日常的保值過程中,還是會遇到很多問題,我這里先講一下平時遇到的問題,比如說同行業里面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我們的定價基準是當月合約,當月合約可能會涉及到我們要放在主力合約或是要放在次力合約的選擇,無論怎么選擇,重點還是在當月,當月就會涉及到一個問題,跟交易所那邊溝通很多次保證金,無非是增加企業套保的成本,20%、30%一直往上增,我們實際也會想辦法去解決、降低保值的成本,我們后來就會把頭寸放在主力,也會做這樣的選擇,包括放在國外。
但是做這些選擇的過程中,都會碰到另外一個風險,當月和主力的基差,本來應該保當月的,我保在主力,雖然把資金成本降下來了,基差風險存在,比如說保在國外,比價風險也存在,我也跟其他人士交流,包括我們是不是以后能有這樣的產品,直接給我們基差的產品,比如說當月和主力的基差可以做成一個產品,我們就降低的保值成本,基差風險也鎖住了。
還有平時我們在管理下面的工廠,保值的過程中又會碰到另外一個問題,比如說所有的工廠都會有庫存,這些庫存我們要做怎么樣的風險管理?全部拋出去,碰到像今年的反向市場,都是在日常中碰到的問題,這一塊也可能依托於我們以后開展的場外業務對沖這些風險,解決這些問題,這里剛剛提的兩三個僅僅是說我們日常當中所遇到的一些實實在在的情況,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我都覺得會有很大的空間,在場外的業務,我感覺在場外業務,因為場內業務的空間還是非常有限的,場外可以根據各個不同的需求設定這樣的產品,我覺得未來的空間是非常巨大的,謝謝大家。
主持人-劉勝喜:國內的風險子公司還在探索階段,最成熟的興業老總讓他后面回答。金瑞資本本身是江銅的子公司,他們碰到這兩個問題的時候,你們是怎么解決的?你能不能解決得了,你還需要怎么改進?我們這個情況怎么改進才能給他提供服務?
劉鐵軍:大家好,金瑞資本可能很多人沒聽到,金瑞期貨大家可能比較熟悉,有色行業金瑞是最早參與到期貨套保的,江銅集團又是我們直屬的母公司,江銅經過這么多年的磨煉,在期貨套保、場外業務應該是走在行業的前列,金瑞資本早期的業務是依托於我們母公司,是向江銅公司學習、摸索、探索的,早期期貨行業畢竟它的發展是有階段性,一直到了去年才開始出現了子公司,這之前我們敢想也不敢做,在一天多的時間里,我們配合整個集團內部的需求,我們也做了一些嘗試,在場外期權方面我們也有了小小的成績,期貨公司的子公司,我們所謂的風險管理子公司,這個題目對我們來說很大,為什么很大?風險管理是貫穿整個行業方方面面,我覺得我們著重的是一點,期貨公司的子公司,我能有效的利用期貨及期貨的衍生產品為企業實現風險管理,能做到這一點已經是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很重要的一點。另外我們集團領導也好,公司盧總也好,跟我們的交流說過,我們在做風險管理首先的一個要求,對於我們自己就是先管理好自己的風險,然后再去把我們自己的一些東西向客戶推廣,江銅集團對於我們整個現貨也好,期貨也好,甚至期貨子公司比較切實的要求,剛才大家也可以看到金瑞資本的蔣總講的風險控制,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強大的風險控制能力,才造就了我們風險管理子公司有一些小小的成績,這塊還是我們能看到的。
未來如何配合整個江銅集團和配合期貨公司在場外市場,我們做市商市場把它做得更好,我們還在摸索階段,各方面還需要完善,希望今後大家能跟我們多多交流、交換意見。我們也愿意和更多的企業探討場外的交易,同時還有一個問題,期權大家都是拭目以待,而且準備了很久,在沒有上來之前,我們把場外期權作為練兵也是很好的模式,就講這么多,謝謝。
主持人-劉勝喜:有請盧總,我也很佩服盧總,我們永安資本也在嘗試怎么做期權,我們也做了兩個案例,剛才周博也在講,沒有場外期權的情況做起來比較難,盧總還是很堅定的推動這個事情,剛才交流的時候我知道,也幫著我們難道公司,也在做一些探討,有請魯證的盧總給我們講一下。
盧曉鵬:大家好,剛才幾位嘉賓都是來自於產業,金瑞期貨也屬於江銅的產業體系,魯證還是券商,我們是做大宗商品的,我們沒有產業背景。我們設立公司的時候就想我們走哪條路,我們是做金融平臺還是做貿易企業,還是做自營機構?我們是備案制的,我們就不是金融企業,我們也不裝自己是金融企業。現在做成了三單期權,我們走成了什么樣的路徑?我們以貿易商的身份進入這個市場,我們做的是閉口交易,我們選擇時間、品種等,條件符合的情況下我們做閉口交易,有的時候我們獲利是一點財務成本,區別於原來的期貨公司,我們開始做生意了,像萬總我們就是生意上的伙伴。最後我們形成了第一單棕櫚油企業,之前我們已經談了很久的戀愛,庫里他存著我們的棕櫚油和豆油,我們有這樣的基礎。貿易流和資訊流以后,我們的定價模式趨向於傳統的定價模式,天津成交了十億多的油脂,都是以息差報價,傳統的一口價,以這個為我們的計價方式。開始是一部分一口價,現在天津市場隨著我們逐步發展我們的業務,是以基差為主,閉口交易到基差,最後引進魏峰這樣的人才我們推出了期權。中間我覺得少走了環節不可能報的可能。現在我們是根據資訊流,我們獲取資訊到船數、港口的庫存數、飼料企業的庫存情況,有我們主動的基差報價,其實就是一個小期權,再變成復雜的數學演算法,我們走的是這樣一條路,我們還延續這條道路走下去,未來我們的重點並不一定在期限線貿易上,往金融機構的報價和基差報價,我們場外市場業務是這樣的路徑。
主持人-劉勝喜:問一個具體數字,現在能提供交易量,什么樣的客戶你能提供報價?
盧曉鵬:品種上我們是棕櫚油豆油,現在的豆粕菜粕我們可以報遠期的,豆粕可以遠一點,到明年八月份,油品是近期,不會超過二十天。客戶很豐富,像中海、中糧、中紡也是報的基差,糧店買五噸的也是基差報價,散戶我們折算完就完事,中糧、中紡自己點,我們報150,他們不管。
主持人-劉勝喜:量挺大的,庫存從哪兒來?
盧曉鵬:油脂的圈子一般都是有一個提貨期,之前是訂的,跟很多機構合作不斷的加強,大家會有互相的信用。
主持人-劉勝喜:非常不錯。我們再聽聽最難的,交給法國興業銀行的章總,請他給我們介紹介紹,這么大得量,現在的金瑞資本還是不能提供這么大數量和這么大的企業提供這么好的服務,看看興業銀行是怎么做的。
章如鐵:剛才大家也都各自介紹了一下,我也介紹一下法國興業銀行,我們經常被混淆成興業銀行的法國分行,必須澄清一下,我們是法國第二大銀行,全球五百強排名21,僅次於工行,15萬員工,150年歷史,全球大宗商品銀行中歷史是比較久的,很多銀行紛紛退出,法國興業銀行仍然作為主干業務,在今年我們並購了經紀公司,使我們在全球有了最全的頻道。
作為銀行,之前我也聽到魯證期貨、金瑞資本都介紹了他們發展場外衍生品的經驗和他們怎么樣起步,怎么樣做這些產品,我覺得都已經非常專業了,我覺得這個感觸還是蠻深的,去年開始,我們在中期協開始搞風險管理子公司,我開始講期權、定價模型都很陌生。今年我再一看,都引進外腦,都已經是各種各樣復雜期權定價模型、對沖,包括魯總介紹的基差發展,都已經做得像模像樣了,都已經是投行的范兒。我們的感觸來說,慢慢會專業化,比如說法國興業銀行在國外,普通的業務大家知道的少,一但到大宗商品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在中國,大家也可能知道得少,我的客戶,包括在座這兩位都是我的客戶,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的央企、大企業都是我們的客戶。特別側重在專業上。銀行這個角度,在海外發展的過程,主要側重大企業的服務中,剛才萬總提到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其實就是浮虧怎么辦。這也是為什么在海外逐漸的,大型的企業都選擇在otc上進行風險管理的核心原因,銀行有錢,咱們就是口袋深,能提供的就是在你很大浮虧的時候承擔起來。
[NT:PAGE=$] 要做產品,只要有數學模型,像魏峰這樣的博士回來,這都很容易做到,關鍵是你的資產規模,你能不能提供足夠大的支撐力來給企業保駕護航,在他浮虧很深的時候幫他承擔。國內2010年開始開展otc業務,第一年基本上是鋪墊,主要是打監管,開始業務以后中間也經歷了一些包括銅價的波動,其中有幾次很好的發揮了作用,我的客戶因為有otc的保護,沒有斬倉在地板上,這就是風險管理的服務,這是海外的經驗。
產品上,剛才已經講到各種各樣的期權產品,我覺得都不重要,關鍵在於所有風險管理的產品,銀行的角度你得跟企業的風險情況互相匹配,銀行在海外有混業經營,我們可以把外匯、利率、大宗商品都混在一起提供服務做成產品,這點會更加全面一些。
還有一點不一樣的是,在海外是因為混業經營,作為銀行,除了提供風險管理、提供衍生品還做融資,有的時候會把融資和風險管理產品結合在一起提供給我們的企業客戶,這是場外衍生品發展到今天能做的幾件事,更大、更深的池子和保駕護航的能力,一體化全面風險管理的產品,這方面提供的服務。
在中國,將來多層次發展會很好,用戶、企業的風險管理,在海外很多,我們各種各樣的用戶企業使用銅,在國內很少,我覺得慢慢隨著場外市場的發展,這一點市場一定會逐漸發展起來。
主持人-劉勝喜:謝謝,我問個問題,你們也可以問,國內都是通過otc運作嗎?我就想參與到你那里面,我現在在國外沒有公司,我的錢也不能出去,這個怎么解決?
章如鐵:otc是我們提供的一個平臺,是基於在中國注冊的法人銀行,法興中國提供給中國的客戶。中石油、中石化是我們的母行、經紀服務,也有一部分是倫敦金屬交易所,這種經紀服務是通過經紀平臺在海外服務,我們是混業的。海外有經紀、otc、融資,在國內我只提供的otc,我提供的otc和咱們最大的區別我是針對海外,針對進口、采購量,還有一起提到的,如果是選擇在海外市場保值的時候通過otc,這是我們現在能提供的,我們也希望將來能有機會參與到我們國內的期貨市場交易中,如果有這樣的機會,我們能把我們otc的服務提供到市場,銀行還是做市商的角色,這一點是國內期貨市場發展不可或缺的角色,銀行的或是大的金融機構的做市商角色。
主持人-劉勝喜:謝謝,我問一下盧總和劉總,我們是一個行業,這么大的競爭對手,他們提供這么好的服務,我們怎么辦?
章如鐵:你們不是競爭對手,你們是我們另一方面的客戶。
主持人-劉勝喜:先從盧總講講,像他這種大規模的,他們能提供服務,我們目前規模比較小,還在探索階段,我們怎么做?我們我們如何贏得一點小小的市場,也能發揮發揮我們的作用?
盧曉鵬:剛才章總講了,我們有點投行的范兒,我聽了很感動,我們心里默默的想,我們能不能成為投行?不敢說,因為我們很小,劉總做的是有色,我的特色是農產品(000061,股吧),我在默默建我的化工團隊,也在做。它的規律太難捕捉,市場肯定會有。我們有不同的分工,我們不是對手,我們可以合作,我們接的otc和期貨我們都自己對沖,這是很笨的方面,我們不能所有品種都具備風險管理能力,我跟章總講,劉總講我們有這樣的期權交易,咱們轉過去吧,肯定會讓我賺點錢的,這是我們的未來。應該不是對手的概念,一是我們要學習,對於我們是交換的對象,市場的席位我們是共同擁有的。
主持人-劉勝喜:劉總怎么看這個問題?
劉鐵軍:我的第一個感受,我們期貨子公司是不是可以學法興銀行做場外的業務,場外的市場很大,全球的期權場外市場是場內期權市場的十到二十倍。法興銀行不可能把國內這么大的市場都吃掉,以后有國內的期權,我們還有生存的空間。不管是永安模式也好、魯證的模式、新湖的模式、還是金瑞的模式,都是在一對一單個的產業鏈玩,大家面臨對手方的風險,這樣我們很多的市場,我們金瑞這一段在接一些客戶的時候,我們網上已經有銅、鋅、鋁每日的報價,都已經在網站上每天報,我們的客戶做相應的場外期權,我們說太大了,由於不敢接。為什么呢?我們一千多萬,現在一千多萬沒問題,來一個一萬噸的客戶呢?這個時候也需要有一個對手方的問題,我們大家是和和睦睦共同的把市場做起來,比原來的期貨公司單純靠降手續費、拉客戶的角色好得多,未來我們不管是風險管理子公司也好、境外公司也好,一定是好朋友的角色。
主持人-劉勝喜:這個讓我回答有點信心。萬總對這幾位有什么期待嗎?
萬柏成:期待不敢說了,從需求的角度來說,我覺得從大宗商品企業,大家都面臨幾個共同的需求點,基差的需求、期權的需求包括資金的需求,都會有,其實從最根本的一點上來說,我們希望像我們這樣的現貨子公司,像我們這樣的銀行能跟實體企業站在一起面臨市場上的風險,這點我覺得說具體一點,可能得和我們一起,就像盧總一樣,我們一起參與到貿易基礎的環節,大家一起做共同事業的時候才會不斷的發掘出很多的需求點、業務新的增長點。基差的業務,最近兩三年的事情,沒有這種金融的力量參與進來之前,油脂的業務就是傳統的一買一賣,這種金融的力量加入之后,我們豐富了我們的業態,現在的整個產業鏈,油脂產業鏈比較短,長的產業鏈需要把他的金融產品增加進來之后豐富業態的地方,歸根到底需求一點就是創新。
主持人-劉勝喜:陳總您也給我們提兩句吧。
陳帝喜:我感覺國內的風險管理公司未來應該是很好的前景,章總提到國外投行了優勢是錢多,我們國內風險管理子公司除了產品設計本身,產品章總也說,人員、風控各方面做到位,和實體企業坐在一起談產品設計,在銷售各環節能一起探索的話,產品本身設計問題不大,只要我們擺出我們的需求,大家站在一起討論。設計的過程中肯定會碰到一些問題,比如說資金、融資,或者對沖。剛才劉總也提到往哪里對沖,基於這個背景的話,國內的風險管理子公司是不是能夠僅限於產品設計這個環節?當然現在有四類的業務范圍,這只是個人的觀點,是不是能夠更多的利用一些外部資源,比如說跟國內的銀行合作,或者是對沖選擇外資行,或是我們放開的一對多資管,把這部分產品通過銷售,通過資管的途徑銷售給最終客戶,包括一些倉儲、物流,其實對於實體企業來說面臨的風險不僅是價格風險,還有信用風險、物流各方面都有,風險管理子公司本身可不可以聯合更多的外部資源,一起為實體企業在風險管理方面提供一些更好的建議。
主持人-劉勝喜:非常好,這又增加了我的思路。我最後提兩個問題給我們展望一下風險管理子公司的路,我們未來需要怎么辦才能做的更好一些?
盧曉鵬:每家的路不一樣,創新是期貨行業的主旋律,子公司是創新的產物,我們的使命把創新落地,從一百噸的豆油就是在落地創新,創新現在形成一些很好的結果,我們有期權的的交易,我們為實體企業提供了服務,未來的方向也不好定義未來就是大宗商品的同行,也不好定義我們是金融機構還是非金融機構,給實體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融資服務也是。子公司場外市場的排頭兵,有報價、有成交,這不是一個夢想,很快會實現。
劉鐵軍:我們沒有太多的創新,經常把我們的子公司定義為學著吃螃蟹的人,不是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我們能把國外很好的經驗引進來,在中國落地,適合在中國發展已經非常好了。風險管理子公司的數量太少,數量太少我們的對手方越少,市場給我們帶來機會的前提下,我們做的速度還是比較慢的。去年開始到現在雛形已經有了,2015年整個期貨的風險管理子公司的業務應該是蓬勃發展,而且大家的場外業務應該是在我們整個期貨行業大發展過程中應該永遠是在最前沿,我是充滿了信心。
章如鐵:盧總和劉總都說了,關鍵是發展出多層次的市場,海外的otc市場層次非常多,作為大的銀行,我們其實接觸只是冰山最頂上,主要是量很大的期貨品種,比如說原油、金屬,盧總在豆粕方面的探索在海外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我覺得未來的發展更多的是風險管理子公司參與進來,更大的規模,更多的參與者形成多層次的市場,流動性就能得到保證,能做出更大的單子。這是我的一點呼吁,中國不是混業經營,我覺得是困擾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成熟的障礙,如果能引進銀行進入到期貨市場,我相信不管是提供流動性、做市服務說老實話不是競爭關係是服務關係,我們能把服務進一步提供過來,不管是外資行,包括中資行,銀行本身就應該提供這樣的角色,這是資本市場發展到健全的必經之路。
主持人-劉勝喜:經過一下午,大家聽得比較辛苦了。我收獲很大,我覺得我對風險管理,我們下一步的做法有了一點方向,更有信心了,通過大家的交流,我們之間更多的是合作,不管是客戶還是機構,未來項目的對沖確實是我們更多的交流。2015年馬上就要到來了,也是我們很期待的,我相信通過今天的一下午的交流,對風險管理有了更好的認知,期待2015年的到來,希望那個時候我們給大家做的溝通、匯報能夠更加精彩,謝謝大家。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