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星公積金實施50年鬆綁 65歲後允一次提取上限2成款項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8-19 16:22


新加坡公積金制度實行了50多年,最近民間出現質疑聲音,指制度欠缺靈活、運作不透明、回報率太低等等。總理李顯龍前日出席國慶群眾大會時發表演說,闡述未來1年政策方向,宣布將調整公積金制度以回應民意,包括允許一次過提取部分公積金,以增加靈活性,並會推出低收入年長者補貼計劃,助他們應付生活開支。分析指,此舉是要回應民眾對政府的不滿。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新加坡現時強制僱主及僱員從薪水中,撥出一部分金錢存入公積金賬戶,分為住房、醫療、退休等不同目的。然而制度規定即使是退休後,戶口內的錢也不能自由提取,只能每個月領取固定金額,引來不少民眾不滿。


李顯龍演講時表示,理解人們在退休後想利用公積金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亦擔憂有民眾會在短期內花光積蓄,難以應付日後生活。因此,政府決定修改制度,民眾將有權一次過提取部分公積金存款,但金額將會設限,可能不高於總金額的20%,而且限定須在65歲後才能提取。李顯龍提醒民眾提錢後存款會變少,意味每月領取的金額也會減少。

星洲政府從2003年起,逐步提高公積金最低存款額,明年料會是最後一次調整。目前滿55歲人士最低存款額為15.5萬坡元(約96.5萬港元),明年將升至16.1萬坡元(約100.2萬港元),有房產作擔保的人可減半。新加坡人力部表示,根據公積金終身入息計劃,新的最低存款額意味民眾到達提取年齡時,每月可固定領取約1250坡元(約7783港元)。

新加坡有10%至20%民眾在工作期間未能累積足夠公積金,也沒房產或能依靠的家庭,政府將為他們推出「樂齡補貼計劃」(Silver Support),每年向年滿65歲的低收入長者提供額外補貼。持續工作的低收入長者,可在就業入息補助計劃下享有補貼;沒工作能力的長者則能享有公共援助金和其他社區支援,當局將在明年發表財政預算案時公布更多詳情。

隨著人口老化、物價不斷上升,新加坡人的退休問題愈來愈受關注,今年有調查顯示,僅20%民眾認為公積金儲蓄足夠養老。今年6月初民眾上街示威,表達對退休金制度的不滿。分析指,星洲人面臨沉重的經濟壓力,使執政人民行動黨流失民意支持,李顯龍今次演說可算是回應了社會的呼聲。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指,為了扶助長者,李顯龍前日亦宣布會放寬屋契回購計劃至4房式組屋,意味計劃覆蓋範圍將超過新加坡半數屋主。這計劃讓住戶把組屋屋契以市價賣給政府,再以較低價格承租原屋,套現差價,讓長者毋須搬遷之餘,可騰出一筆資金用於日常生活。

李顯龍在演講中指出,公積金制度及居者有其屋計劃,是保障新加坡人老有所依的兩大支柱,兩者相輔相成能協助民眾安享晚年。他稱,很多新加坡人未必意識到住宅是重要資產,人們有需要時可利用組屋套現,長者亦可選擇大屋換小屋。不過他又提到,有些長者不願搬遷,想留在原地養老,參加屋契回購計劃便會是一個好選擇。 (接下頁)

[NT:PAGE=$]

白沙-榜鵝選區議員顏添寶稱如果民間反應好,希望政府未來能進一步放寬至5房式單位。

新加坡社會重視學歷,很多父母存在「怕輸」心態,想盡辦法要讓孩子躋進名校,政府近幾年不斷推出政策,希望扭轉這現象。李顯龍指出,有些國家大學生過多,很多人找不到工作,英雄無用武之地。他認為「行行出狀元」,指政府將檢討職業技能教育的內容,並會與僱主合作,為畢業生制定有系統的職業規劃。

李顯龍認為,每個人傾向和天賦不同,並非人人適合讀大學,亦非所有良好工作也要大學學歷,強調大學不是通往光明前途的唯一路徑。他稱,將要求公營部門更強調工作表現,不是只看文憑。他又宣布政府將設立勞資政委員會,推動在職學習文化。

李顯龍在演講中提到,新加坡的華人文化經過多年醞釀,已經逐漸形成一種南洋風格,並滲入多元文化的特色。他又提到星洲需要進一步拓展國內和國際商機,特別是亞洲新興經濟體,包括日益重要的中國市場。

新加坡2007年底成立「通商中國」資訊平台,協助星洲企業掌握中國的商機。李顯龍提到通商中國最近主辦了第五屆《慧眼中國環球論壇》,形容這是一個促進兩國企業交流的平台,有助加深星洲企業對中國的了解。

李顯龍表示,不少星洲企業進軍中國均取得不錯的成績,當中除了政府提供支持,亦因為中國和星洲文化背景相近,而且星洲人具備雙語能力,有助星洲企業更容易融入中國社會。他指,政府須助年輕人認識自己的文化,助他們與國際接軌,同時扎根新加坡。

李顯龍亦談到當前國際局勢,其中提到南海時,認為緊張局勢開始牽動地區情緒,影響國家間合作、企業間信任和一般民眾對其他國家的觀感。李顯龍稱新加坡並非聲索國(聲明索取某地區主權的國家),但立場十分清晰,便是要求各方自我約束,保持地區安寧,免生事端。

《文匯報》援引台灣中央社消息,新加坡地少人多,缺少天然資源,目前電力供應中,80%依靠天然氣發電,18%依靠燃油,2%來自焚燒垃圾等方式。政府正著手提高太陽能發電量,新加坡國立大學轄下的太陽能研究所專家估計,到2050年,太陽能可供給30%的發電量。

新加坡公用事業局去年斥資1330萬坡元(約8283萬港元),在蔡厝港自來水廠和登格蓄水池,分別建造屋頂太陽能板及浮動太陽能系統,研究興建太陽能基礎設施的成本效益和規模限制。

要達到太陽能提供30%電力的目標,視乎需求和供給兩方面。隨著人口增加,限制需求的目標不易達成,專家建議從政策或價格入手,例如提高電價,或推出政策鼓勵居民節省能源。供應方面,政府可加設太陽能板、提高太陽能發電效率和降低發電價格。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