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離開中國后 經濟發展的第二次機會是什么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2-02 08:28
資本離開中國后 經濟發展的第二次機會是什么
有學者指出,跟過去十五年比,我們經濟發展的難度變大了。在未來的五年時間里,中國一方面可以繼續享受低海平面往上升的好處,另一方面,跟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們已經升到一定的高位,當年我們怎么逼發達國家的,今天我們也將面臨同樣的壓力。搞不好今年中國就是凈投資輸出國,我們很多資本走了,人留下了,國內的收入分配問題會嚴重起來。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第一個問題:中國經濟發展難度變大了,但機會也很大
一個大國經濟,怎么可以連續多年年增長10%以上?這跟全球格局有關,不完全是中國人自己努力的結果,很大程度是我們的開放,更準確的說是長期封閉、然后走向開放,釋放了一個戰后罕見的潛能。
戰后全球有兩個“海平面”:一個是發達國家組成的高海平面,一個是發展中國家形成的低海平面。高海平面的國家間互相投資,互相貿易,創造了一個很高的現代化生活、生產水平。但這個海平面在戰后很長時間內冷戰,跟中國、印度、前蘇聯等發展中國家是不來往的,中國這些國家當時都相信一個理論,叫進口替代:不引進發達國家的產品,空出一塊國內市場發展民族工業。
當時,我們國家gdp人均200美元,翻兩番才800美元,而美國當年已經是13500美元。更甚的是,我們是高積累,真正落入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口袋里的錢是很少的,這樣一來,我們要比人家差了80-100倍呢。
中國不開放,經濟水平就會下去;開放后,中國制造的車從一開始的不象樣,到后來慢慢象樣,中國工人的工資也漸漸像發達國家的工人靠攏。現在,中國的人均gdp,跟發達國家相差大概是10倍。
所以,中國經濟的基本前景還是很樂觀的,中國人還肯學習,學習模式在改變,不光是仿照性的,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一種叫組合性創新的能力,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再跳一步,進行原發性創新,我們的人工還有優勢。站在全球舞臺來看,兩個海平面雖然靠近了,但還有一些潛力,可以再釋放十年、二十年,不過也滋生了一些新的挑戰。
從低海平面往上走很開心,但高海平面的國家麻煩了,它們的資本都出去了,投到中國、印度去生產汽車等,發達國家很難受。
那么,再往后看5年、10年,會有什么問題?現在是三個“海平面”,我們升上來了,后面還有一個海平面起來了,越南的人工比我們低,印度的工資比我們低,非洲的工資也比我們低。中國的投資也開始往外走了,搞不好今年中國就是凈投資輸出國,我們很多資本走了,人留下了,國內的收入分配問題會嚴重起來。跟過去十五年比,我們經濟發展的難度變大了。
中國的發展很快,開始進軍有一定技術含量、資本含量的產品領域,中國開始造車造船了,設備也出口了。在未來的五年時間里,中國一方面可以繼續享受低海平面往上升的好處,另一方面,跟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們已經升到一定的高位,當年我們怎么逼發達國家的,今天我們也將面臨同樣的壓力。
第二個問題:提高空間“經濟產能密度”,生產潛能會很快爆發
阿里巴巴融資以后,其中一個發展方向是,把互聯網革命鬧到從農村去,在全國鬧10萬個淘寶村,通過互聯網,把村莊這一級的生產、消費,跟整個國家,跟全球聯到一起。
其實,農村積聚了一些縣城的購買力(比如對綠色食品的需求),因為商業通路不夠發達,這個購買力被抑制住了,人為的提高了儲蓄率。農村是有消費力的,需要大家把想辦法把它釋放出來。
什么叫城鎮化?城鎮化就是提高經濟在空間分布的密度,用農業文明的空間觀來看城市化,就是講密度,即一平方公里裝多少人,能夠有效的生活在一起,能夠生產多少產出。
美國85%的gdp集中在城市,gdp只占國土面積的3%,而在我國,空間分布非常散,到處都是房子,積聚度不夠,這些城市50%的城市化率並不高,百分之十幾的人沒城鎮戶口,所以很難享受城里人才能享受的福利待遇,這一方面對他們不公,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
紐約一平方公里一年創造16億美元gdp,香港、新加坡一平方公里為4億~5億美金,而國內多數大中城市,一平方公里才創造不到1億人民幣。這里隱含的機會。以前,我們只知道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分布,現在無論是企業家還是地方領導,都應建立起來空間觀。未來5年、10年、15年,空間擺布好了,一定空間的“經濟產能密度”提高了,中國的生產潛能就會很快爆發出來。在我看來,這是中國未來第二個重大的機會,也是第二個重大的挑戰。
第三個問題:品質問題,是我們最大的機會
我們的進口,為什么這么猛?現在增長最快的是,從全世界弄貨,然后賣給中國人,當然有人民幣匯率升值,購買力提高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產品質量,粗看差不多,細看差一截。
我們的競爭,很大程度上還是價格競爭,沒有往品質競爭這個方向逼的力量。當然,現在開始有好的苗頭,任正非最新的這款手機評價是很好的,拿這個尺度再看5年,我看蘋果夠嗆。小米現在有一些東西做得很好,信奉的是學同仁堂(600085,股吧)這個400年老店,就是品質好。這種企業家開始有了,但是不夠多。
華為現在主要收入來自全球,主要利潤來自境外,不是靠低價,而是靠品質、靠想法,這是中國面臨的一個巨大的機會。中國的很多產能,其實是不夠的。我們現在過剩的很多東西,是品質不夠好的,差那么一點點的,某種程度上真是對不起我們消費者。
我們現在就是低品質、高速度,還破壞環境。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的品質不夠好,因為我們沒有品質意識。德國人做任何東西都精益求精,日本人也是。我們還是悠久的農業文明的特點,大而化之,差不多就行了,這里頭有大問題,也有大機會。如果這個品質意識提高一點點,不一定是高速度,但是會有很高品質的經濟增長。這是我們面臨的第三個大問題。當品質提高到一定程度,創新的問題就重要了。
創新,首先要從教育做起。創新,首先是想法的創新,中國這么多人怎么沒有想法呢?我們的教育要好好反省。我自己在這個領域工作,我們以“應試”為重心的教育方式,如果不從現在就開始認真改,我們會把很多天才的想法扼殺掉。
我最近研究城市,去了愛丁堡(當年英國啟蒙革命的所在地,經驗主義的發源地)。你看這個蘇格蘭,那真叫窮山惡水,十七世紀之前那個地方很野蠻。就是幾個腦袋改變了她,亞當斯密的老師從愛爾蘭,把大陸的一些新想法帶到了蘇格蘭,當地的市長、商人,愿意用一些錢支援思想活動,就是這么一個條件。
當時愛丁堡5萬人,整個蘇格蘭100萬人,7.7萬平方公里,比我們今天重慶市還要小,產生了多少東西,產生多少思想家、創造家、發明家!我們熟悉的亞當斯密在愛丁堡,機器革命、產業革命在愛丁堡。盤尼西林是愛丁堡人發明的,要是沒有他,全人類的期望壽命值怎么會提高到今天的水平;取款機來自愛丁堡,指紋識別來自蘇格蘭人,大家都愛的高爾夫球也是蘇格蘭人發明的,聽說是放羊的時候發明的。
我去了以后,很受感觸。我們這么多的地方,7.7萬平方公里有的是,為什么不能形成“產生想法”的地方,讓想法層出不窮,這是更大的一個挑戰,這個挑戰做好了,我們的人才就沒有問題了。
- 遊學是年輕人的專利? 壯世代遊學團正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