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TED模式的中國化之路:如何將思想變成生意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8-12 09:16


王思齊

[ 講壇所帶來的多樣性的思考,能為聽開啟新的窗戶,去探尋更為廣大的天空。“這是開啟民智的重要方式之一。”戴劍表示。 ]


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之前,“一席講壇”創始人言冬剛剛忙完一席成立兩周年的紀念活動。7月22日,從下午三點到晚上九點,六個小時的馬拉松式演講,邀請到學者許知遠、作家嚴歌苓、環保實踐者呂植在內的十一位嘉賓。講者輪番上陣,與觀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悟。而與一席過往的演講一樣,活動的視頻也被傳上互聯網,與網友一同分享。

劇院式演講、一場活動多位講者、免費分享活動視頻……這樣的形式與風靡世界的TED十分相似。自1984年在加州舉辦第一場TED演講以來,這個非營利性會議機構,以科技(Technology)、娛樂(Entertainment)和設計(Design)為主旨舉辦演講活動。成立30年,TED已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演講形式之一,各類演講視頻通過網絡風靡世界,而每年2月底到3月初的TED大會,門票價格雖高達7500美元,依然阻擋不了觀前往參與的熱情。

講者跨越科技、藝術、文化等多個領域,既有比爾·蓋茲這樣的業界大佬,也可以看到八歲女童站在台上,一本正經地向場下的觀講述“為什麼小孩子比大人懂得多”,還有自幼失明的盲人,講述數十年來科技進步為他的生活帶來的改變。無論是誰,能站在台上演講的時間,只有十八分鐘——也正是每一個獨特的十八分鐘,塑造了TED的價值。

“像TED這樣的會議形式,其實也是一個媒體。”魏武揮這樣看待TED的成功。作為新媒體的實踐者和研究者,魏武揮也曾受邀登上“上海版TED”的多分支之一TEDxJingAn的講台,和台下觀分享自己對於游戲的見解。“和我們熟悉的高峰論壇或各類講座相比,TED非常注重自己媒體品牌的打造。而當一個媒體品牌足夠有分量,在面對商業合作時,就能較好地保證自己內容生的獨立性”,而正是基於高質量的演講,TED在面對鋪天蓋地的商業贊助時,依然完美地保持了自己品牌的核心價值。

新的生活方式

2006年,當第一條TED視頻傳到互聯網上,這個曾立足下的會議形式在短短幾年間席捲世界,中國同樣也處在這浪潮之中。

人們對於新鮮知識的好奇與渴求,毫無疑問地促成了TED的大熱。而“隨線上了解的愈加深入,人們對下交流的渴望會愈加迫切”,魏武揮這樣,急於充電、渴望新知的心態,將人們從電腦面前帶離,走到現場去感受語言的魅力。“邀請到一個有意思的講者,人們會對他的故事感興趣而走進現場。這更像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2010年5月,距泛科技主題網站“果網”成立還有半年時間,網站創始人姬十三邀請4位科學家,每人在20分鐘內演講和問答——國內最早的劇院式演講之一“果時間”由此誕生。

“當時經費有限,整個活動需要資金幾十萬,活動開始前一周,資金才勉強到位,還是上海的一家基金公司給予支持才促成了這次活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姬十三曾談及第一場科學演講艱難的籌備情況。

正如TED身后有種子基金會,果網同樣得到了國內基金會的長期支持。興業全球基金的陳光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他們與果網的合作已有多年:“公益並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物質捐助。果網一直堅持在城市之中普及科技知識,這與我們的公益理念是相通的。”基金公司的介入,讓果旗下多傳播科技知識的非營利項目尋找到了一條長遠發展的道路。

“果時間”后來改名為“未來光錐”,而這個項目僅僅是國內多演講類活動中的一個。自2012年起,以“一席”和“聽道講壇”為代表的會議組織開始探尋劇場式演講模式。可以,這是一次浩浩蕩蕩的TED模式本土化的嘗試。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在無法搬運TED運作模式的情況下,國內的團隊如何打破資金的限制,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商業之路?

立足於上海的“聽道講壇”堅持非營利的演講模式。“2011年底,我在復旦大學的一次互聯網演講上和主持人簡昉、蔣昌建等遇到,談起TED和劇院式演講,決定搞一個立足中國的演講分享活動——聽道。”戴劍在回復《第一財經日報》的郵件中回憶道。

和TED一樣,聽道講壇也堅持做非營利的演講活動。而聽道講壇的演講形式,也很大程度地借鑒了TED的經驗。“聽道講壇的每次活動都利用晚上,或是半天,大約兩個小時。每個講者分配15到20分鐘。”每逢雙月舉行的聽道講壇,邀請跨領域的講者分享自己的故事。鋼琴家孔祥東、山村教師毛世林、急診科醫生於鶯,都曾受邀參加聽道講壇。

邀請講者並非沒有困難。TED的演講中,關於科學和技術的演講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而聽道邀請的講者多來自人文、藝術、商業領域。“國內好的科技創新團隊太少。”戴劍坦言,這也正是困擾他的問題之一。

目前聽道講壇還未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盈利模式,依然以非營利的公益講壇為目標在活動。維持聽道活動的經費,主要靠發起人自己承擔,“目前尚能支持活動的正常運轉。來自社會的捐助能補貼小部分支出,但更大意義上是精神上的支持。”戴劍坦言。聽道並不拒商業贊助,但必須保證講壇本身的內容和思想上的獨立性,“在聽道講壇的現場不會出現商業LOGO”。

將思想變成生意

對於“一席”,“商業模式”並不是一種選擇,而是必由之路。言及創立的初衷,言冬表示,一席沒有將目光鎖定在非營利的講壇形式上,“一席的未來是做優質視頻的分發平台”。

言冬瞄準的是更為廣大的視頻市場。“兩年前,一席剛剛進入的時候,視頻網站充斥的內容以消遣娛樂為主,顯雜亂平庸。兩年后的今天,整體網絡視頻的內容質量並未見較大程度的提升”。在這個意義上,較高層次的視頻需求依然沒有被釋放。一席的觀中,22歲到39歲的人數占到71.3%,而大學本科以上的人數占到總觀數的76.6%。通過講座積累的講者資源,和高素質的觀資源,成為了一席手中的重量級砝碼。

“我們看到各分發平台,包括視頻網站、智能電視和機頂盒、樓宇航機等,以及未來各種可能的視頻分發渠道,受都同樣面臨內容選擇障礙。”言冬,“受最容易獲得的,是類似各家視頻網站主推的視頻節目。因此更高的需求被隱藏。受在選擇視頻時,需要較高的機會成本,加之信任的缺失,使得更多的視頻消費未能實現。此時不依賴於某一家分發渠道的中立的有信任度的品牌,將帶來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對於如何將內容優勢轉化為商業價值,一席有自己的精確佈局。“一席演講”“一席記錄”“一席課堂”,品牌的三個分支分別瞄準視頻、紀錄片和下的課程交流。在演講中積累的優質講者資源,為紀錄片和針對性課程提供了深度發掘盈利模式的可能。

第一季的一席課堂推出收費課程“於小丹的內衣課”,曾擔任一席講者的設計師於小丹推出了自己的內衣設計課,為期四天,限定20人。一席團隊全程拍攝,並製作成視頻資料分享——打通品牌的三個分支,從而形成完整的媒體平台。“品牌的打造並非朝夕。真正盈利之前,團隊必須要做好長期虧損的打算。”魏武揮。

“這並不是一種商業模式的選擇。”言冬解釋道,這本身就是一席商業道路上的一部分。憑藉內容優勢,將下講座與線上視頻有機結合,在視頻媒體領域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希望觀在休閒娛樂之外,“能在知識、思想和精神層面獲得提升”。

短短兩年,一席的演講視頻僅在優酷平台上的點擊量就達到了4700萬次。一席的講者從民藝保護人黃永松,到《蔣公的面子》的“90后”編劇溫方伊,從古琴演奏家成公亮,到導演賈樟柯……以“人文、科技、白日夢”為題的一席,已在北京、上海、武漢、深圳、香港等多地舉辦演講。

在多關於聽道講壇的微博裏,戴劍轉發了觀發布的這樣一條內容“聽道講壇是在做思想的慈善”——這也與他對聽道的定位不謀而合。“語言是最直接的交流”,戴劍這樣看待劇場式演講的意義。如今越來越多人走到現場,將聆聽演講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去接受新思想和新觀念。而講壇所帶來的多樣性的思考,能為聽開啟新的窗戶,去探尋更為廣大的天空。“這是開啟民智的重要方式之一。”戴劍表示。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