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理財

周鴻祎的互聯網方法論:免費不僅是一種商業模式

鉅亨網新聞中心


《周鴻祎自述》書封
《周鴻祎自述》書封

《周鴻祎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出版,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的制勝寶典


近日,360掌門人周鴻祎的目前唯一親筆作品《周鴻祎自述》出版上市,本書針對互聯網的趨勢進行了分析和預測,為傳統行業應對互聯網轉型焦慮提供了一劑良方。周鴻祎說,這個時代是互聯網的時代,你需要互聯網思維,當然不是那種越來越成為玄學的互聯網思維,而是一種回歸常識的互聯網方法論。

面對互聯網,每個企業都可能成為傳統企業

如今,互聯網是一個巨大的價值創造者,同時更是一個巨大的摧毀者。它在毀滅很多傳統的商業模式,誰離互聯網最近,互聯網就先毀滅誰。在毀滅的同時,再去建立新的商業模式。一些傳統行業受到互聯網的沖擊,非常希望了解互聯網的運行規律。於是,互聯網思維似乎成了靈丹妙藥,成為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的代表。

針對這一問題,周鴻祎在書中寫到:“其實仔細想一想,在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每個企業其實都是傳統企業。今天你覺得自己很先進,明天你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落后了。馬云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建立了支付寶,看起來牢不可破,然而2014年春節騰訊發起的微信紅包就對支付寶的統治地位形成了沖擊。連馬云都在焦慮,互聯網圈子里其他人能不焦慮嗎?面臨互聯網挑戰的傳統企業能不焦慮嗎?”

360的成功靠什么?

從小米對手機的沖擊,樂視對電視的沖擊,再聯想到之前互聯網對音樂、媒體、影視、電商的沖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公司規模越大,業務越成功,它在面臨互聯網沖擊的時候可能就越危險。

360算是試水互聯網思維最早的企業之一。周鴻祎在書中說,2006年,360開始進入互聯網安全領域,到2010年初成為中國第一大互聯網安全公司,打敗了瑞星、金山以及國外的傳統安全廠商。

其實,大公司失敗不是因為愚蠢,實際上它們有很多聰明的人才,而往往是因為自大。大公司看不懂新的模式,所以憑借故有的經驗,對新生的事物報以嘲笑;但即使看懂了新的模式,它們又因為不愿意放棄既有的業務收入而錯失轉型的良機,而這給了小公司足夠的發展時間和空間。

周鴻祎說,360剛進入安全領域的時候,不像大企業那樣有實力,更不是安全專家。但360沒有任何歷史包袱,它從出生開始,全部基因都是新的。它的產品一開始就是面向云的,是互聯網化的。它的營銷是互聯網化的,創造出了“督導委員”這樣的粉絲文化,讓用戶參與到產品的開發和設計中來,讓用戶幫助360持續完善產品。360那時候沒有錢做廣告投放,但能成功利用社會熱點進行營銷,用很低的成本把資訊傳遞到用戶那里。

免費不僅是一種商業模式

傳統經濟的本質,就是低買高賣。但互聯網最激動人心的地方,在於能給億萬用戶提供非常好的產品免費用,最後你還能因此獲得巨額的財富。這種模式在傳統的商業世界中是無法解釋的。

周鴻祎強調,免費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但很多人總把它與贏利模式畫上等號。商業模式是一個復合的模式,包括公司做什么產品、定位什么樣的客戶、用什么市場營銷手法,贏利模式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你應該回答清楚以下幾個問題:你究竟拿什么免費?這個東西會不會成為一項基礎服務?通過免費能不能得到用戶?在得到用戶和免費的基礎上,有沒有機會做出新的增值服務?增值服務的用戶愿意付費嗎?如果你能回答清楚這些問題,就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不要因為只是贏利模式暫時不清晰,就否定它的整個商業模式。

傳統行業可以在一個小地域劃分出一塊市場,再把它守住。但互聯網從一個網站到另一個網站,只需鼠標一點。所以如果在互聯網上不成規模,想守住一小塊市場份額根本不可能,要么大成,要么死掉。所以互聯網上有一個現象:很多企業贏利模式特別明確,卻由於過早掙錢,反而不能做大。相反,比如像馬化騰,當初也沒想清楚商業模式,當他擁有了幾億用戶以后,很多東西就豁然開朗了。

所以說,免費既是商業模式,又是一種革命的手法,也是一種營銷手段,也是互聯網的一種精神。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