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央行降息 各方觀點:重大利好消息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融界網站綜合 11月21日晚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並擴大存款利率浮動區間。
詳解央行降息 各方觀點:重大利好訊息<本頁>
詳解降息與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三大新舉措
降息不代表貨幣政策取向發生變化
繼續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 適時發行大額存單
"意外"降息或打開貨幣寬鬆空間 專家:是重大利好
央行時隔28個月再度降息 歷次利率調整一覽(表)
今日起存款利率按基準上浮20%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其他各檔次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並對基準利率期限檔次作適當簡並。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表示,此次政策調整與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相結合,具體的改革舉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采取非對稱方式下調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此次貸款基準利率的下調幅度大於存款基準利率,是對傳統利率調整方式的改善,體現了更有針對性地引導市場利率及社會融資成本下行。從貸款利率角度看,基準利率對於金融產品定價仍具有重要的引導意義,此次較大幅度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將直接降低貸款定價基準,並帶動債券等其他金融產品定價下調。在政策出臺的同時,人民銀行已要求金融機構從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切實承擔社會責任,牢固樹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理念,貫徹落實好宏觀調控導向,根據基準利率的調整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並通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引導金融機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從存款利率角度看,存款基準利率的小幅下調與利率浮動區間的擴大相結合,這有利於把正利率保持在適當的水平上,維護存款人合理的實際收益,擴大居民消費,提振內需。
二是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由基準利率的1.1倍擴大至1.2倍。這是自2012年6月存款利率上限擴大到基準利率的1.1倍后,我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又一重要舉措。存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后,若商業銀行用足上浮區間,則上浮后的存款利率與調整前水平相當。同時,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空間也進一步拓寬,有利於促進其完善定價機制建設、增強自主定價能力、加快經營模式轉型並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同時也有利於健全市場利率形成機制,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設定中的決定性作用。
三是簡並存貸款基準利率的期限檔次。結合存貸款基準利率各期限檔次的使用情況及其重要性等因素,此次對存貸款基準利率的期限檔次進行了簡化和合並,不再公布五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並將貸款基準利率簡並為一年以內(含一年)、一至五年(含五年)和五年以上三個檔次。這將進一步拓寬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空間,有利於引導金融機構積極轉變經營理念,提高市場化定價能力;也有利於強化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健全利率政策傳導機制,為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強調,實踐表明,向改革要動力,以改革促發展,充分釋放改革紅利,是應對當前國內外復雜形勢、促進我國經濟行穩致遠的關鍵。近年來,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取得新進展。目前,人民銀行僅對金融機構存款利率實行上限管理。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逐步健全,金融機構治理結構不斷完善、自主定價和風險控制能力明顯提升,我國已基本具備將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向前推進的基礎條件。此次政策調整正是把貨幣調控與深化改革緊密結合起來,寓改革於調控之中,完善和創新宏觀調控方式,進一步推進了利率市場化改革。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此次利率調整仍屬於中性操作,並不代表貨幣政策取向發生變化。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物價漲幅總體呈回落態勢,中央銀行需要根據經濟基本面的運行態勢,靈活運用利率工具進行微調,保持適當的實際利率水平。這是堅持和完善正常利率調整機制的應有之義,也是提高穩健貨幣政策針對性和有效性的要求。當前國際環境錯綜復雜,盡管我國經濟也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但我國經濟體量大,市場空間廣闊,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回旋余地很大,抗風險能力也比較強。總體看,我國宏觀經濟仍保持中高速增長,物價漲幅回落,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經濟增長正從要素、投資趨動轉向創新驅動。因此不需要對經濟采取強刺激措施,穩健貨幣政策取向不會改變。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表示,此次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進一步擴大,不僅有利於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機制在利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也為未來全面放開存款利率管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基準利率期限檔次的簡並也有利於金融機構適應利率市場化的方向培育和增強定價能力建設,這將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設定中的決定性作用。下一步,將密切監測、跟蹤評估各項利率市場化改革措施的實施效果,並綜合考慮國內外經濟金融發展形勢和改革所需基礎條件的成熟程度,適時通過推進面向企業和個人發行大額存單等方式,繼續有序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同時進一步完善市場化的利率體系和利率傳導機制,不斷增強央行利率調控能力和宏觀調控有效性。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強調,利率市場化改革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與其他改革統籌協調、協同推進。為此,要加強各項改革措施的統籌協調,形成改革合力,最終建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設定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
千呼萬喚始出來,央行終於邁出了更為寬鬆貨幣政策的第一步。今日晚間,央行決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
貨幣寬鬆空間被打開
對於此次降息,央行方面稱,此次利率調整仍屬於中性操作。中國已基本具備將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向前推進的基礎條件。中國將適時通過推進面向企業和個人發行大額存單等方式,繼續有序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此前,央行曾大幅度“放水”,引發市場降息猜測。央行的《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央行首次披露中期借貸便利操作細節,並證實9、10兩月通過該工具向銀行體系投放總計7695億基礎貨幣。最近一次調薪為2012年7月6日,距今已有28個月。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日公布的匯豐PMI下探至50,再碰榮枯線,也是幾個月來新低。事實上,諸多經濟指標均反映出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指標呈現出一路走低趨勢,而最新生產者價格指數更是創32個月來新低,通縮壓力增大。而在這種背景下,央行“意外”降息無疑是一項重大利好。
權威專家解讀:央行降息是重大利好
央行的意外宣布實施非對稱降息,雖然符合邏輯,卻依然令市場倍感意外。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對於此次降息,業內眾多權威專家在第一時間做出了解讀。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肯定了此次央行的降息行為。他表示,央行的非對稱降息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是穩定經濟的重大舉措。同時作為市場的堅定多頭,他肯定了降息是股市的重大利好,並且認為利好地產、基建、高鐵等板塊。
東興證券研究所所長王明德表示,面對經濟的下行壓力,央行降息在意料之中,今年年末和明年將是大降息周期。同時,伴隨著資金成本的下降,權益類和固定收益類產品都會有較好的表現,同時對A股來說是實質性利好。
興業銀行(行情,問診)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表示,降息是堅持理性思考的正確舉措。魯政委指出,本次降息有助於在明年初存量貸款重定價時系統性下調融資成本,特別是以貸款基準利率為定價基準的小微、三農,當然還有房地產。
瑞銀經濟學家汪濤認為,降息並不意味著政策立場的改變,因為信貸量對於利率並不是非常敏感,而是受定量和審慎規則的控制。中國央行下調利率是絕對正確的舉措,央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融資成本和金融風險。
長城證券研究所所長向威達就表示,央行此舉將有助於實體經濟的恢復,同時CPI和PPI持續回落,尤其是PPI持續回落32個月,也加大了央行降低利率的決心。向威達表示,利率仍有繼續下降的空間和必要。
本次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為時隔28個月來的首次調整。
中國人民銀行11月21日公布決定,自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31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該決定將從2014年11月22日起正式執行。
據央行貨幣政策司公告顯示,央行曾於2012年7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31個百分點;將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7倍。
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
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網站
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
今日起,寧波銀行(行情,問診)存款利率按新基準上浮20%執行,上浮到頂。
1年期存款利率:新基準2.75*1.2=3.3(與調整前保存不變)
2年期存款利率:新基準3.35*1.2=4.02(較調整前有所降低)3年期存款利率:新基準4*1.2=4.8(較調整前有所提高)。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