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囤兵香港窺伺A股:即便再漲20%他們還是想買
鉅亨網新聞中心
編者按:藍籌股行情啟動了,是誰點燃了藍籌股的熱情?又是誰在行情啟動后推波助瀾?讓上證指數進入八連陽高潮的又是哪些機構在接力?讓大家充滿憧憬的藍籌股在講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的記者通過多日采訪,試圖給這些問題找到答案,尋找答案不是為了解釋,只有找到了答案,才能更好的指引未來。
7月22日至31日,上證指數在8個交易日飆升了147點,累計漲幅達到7.16%。滬指8連陽背后,海外機構資金成為這一波行情的“先行軍”。
“這波行情就是QFII和RQFII先買進來,行情啟動,國內機構發現有增量資金入場,才開始配金融地產有色這些藍籌股。”一位任職於一家近千億管理資產規模保險公司的投資經理向記者透露,早在7月11日,外資就開始加倉A股投資。
申銀萬國[6.70%]研究所高級規則分析師謝偉玉亦注意到,6月上旬至7月25日,資金連續7周流入全球中概股和A股。其中,流入跡象最突出的是7月14日至18日這一周,流入資金創9個月新高,QFII額度變得非常緊張。此時,A股的藍籌股尚未出現明顯的集體上漲。
外資持續涌入國內股市,代表著海外機構對A股市場的青睞。
“很多海外基金看好滬市大盤股的機會。即便藍籌股再漲20%,他們還是想買。”一位來自國內券商香港分公司的研究主管稱,在外資眼里,國內股市有很多港股市場買不到的投資標的。
外資涌入A股
上證指數這一輪快速上漲始於7月21日。但其實早於這一天的,已經有一批QFII機構積極加倉銀行、保險等藍籌股。
“7月11日開始,QFII追加A股市場的投入,持續加倉銀行、消費、家電等藍籌股。”香港一家對沖基金的董事總經理向記者透露,QFII增持的品種是華夏銀行(行情,問診)(600015.SH)、貴州茅臺(行情,問診)(600519.SH)、伊利股份(行情,問診)(600887.SH)等。
QFII增持A股,源於他們對國內經濟形勢的判斷發生變化。
“海外機構在5-6月份時對國內經濟比較悲觀,認為房地產風險爆發、銀行壞賬率可能達到10%。”前述香港對沖基金總經理說,彼時,多家外資投行都在唱空中國,有一批資金撤離A股。
但等到6月底,伴隨穩增長政策的陸續推出,外資機構判斷國內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於是,他們開始追加A股的投入。
第三方研究機構統計亦顯示,截至一季度末,QFII機構持股金額最大的前十只股票是興業銀行(行情,問診)、北京銀行(行情,問診)、格力電器(行情,問診)、華夏銀行、海螺水泥(行情,問診)、貴州茅臺、上汽集團(行情,問診)、大秦鐵路(行情,問診)、上海機場(行情,問診)和伊利股份。
而數據顯示,華夏銀行(600015.SH)、格力電器(000651.SZ)、貴州茅臺(600519.SH)、大秦鐵路(601006.SH)等一批藍籌股的股價均是在7月11日先於大盤走出上漲趨勢。
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QFII增持A股的行為,在7月21日至24日期間最為踴躍。由於藍籌股的強勢上漲,一向低調的QFII出現搶籌行為。
“7月23日和24日,QFII下的單子非常多,導致罕見的出現當天都沒能完成全部交易的情況。”一位曾擔任過交易員的券商人士透露,QFII向券商commit的委派買入申請均是限價委派,但因委派單子較多以及藍籌股的快速上漲,導致券商沒辦法在當天完成交易委派。
除QFII增持A股外,有一批外資借道RQFII增持A股。
港交所披露的公開交易數據顯示,南方富時中國A50 ETF基金自7月7日至25日這三周時間份額增加8.78億基金單位,合計約有60億元資金申購該ETF。
其中,7月7日至11日這一周,就有38億元資金流入。隨后兩周,南方富時中國A50 ETF的凈流入資金分別達到10億元和12.5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A50ETF在整個上半年的凈申購資金僅僅是57.83億元。其中,6月申購資金約30億元。
熱錢抵港意在A股
繼7月前三周資金蜂擁A股后,外資流入A股市場的資金出現放緩趨勢。
“7月21日至25日期間,全球基金流入A股和中概股的資金放緩至1.4億美元。而此前一周,這一數值是6.4億美元。”謝偉玉說,外資涌入A股市場的趨勢仍在延續,但幅度開始下降。
來自多家研究機構調研發現,先頭部隊完成建倉后,還有很多沒有QFII額度的外資基金正在等待滬港通開閘后進入A股的機會。
“滬港通的效應越來越明顯。目前預計滬港通正式啟動時間點是10月13日,但現在外資已經將很多資金趴在香港市場。”海通證券(行情,問診)香港研究團隊發給國內機構的調研報告如是表示。
事實上,資金涌入香港市場的跡象非常明顯。
香港金管局披露的情況顯示,7月29日,香港金管局再次向市場注入31.78億港元,這也是7月以來的第17次注資,累計達577.7億港元。
香港一位頻繁接觸外資基金的研究人士介紹,外資涌入香港市場,目的是在全球資產設定中增加港股和A股的設定。
“7月以來,有些全球基金判斷美股估值比較高,減持了美股和歐洲市場的設定比例,資金流向韓國、香港和A股等新興市場。”前述研究人士說。
但海通證券香港研究團隊分析,這批趴在香港的外資,或許目標並不在於港股,而是A股。
“資金涌入香港非常明顯。7月以來港股強勢上漲,但交易量並沒有明顯放大,日均800億港元左右。”海通證券香港研究團隊據此分析,資金並未完全流入香港股市。
另一方面,香港上市的A股ETF成交量迅速放大。
“很多機構的QFII額度都很緊張,外資想進入A股而搶不到額度。”基於此,海通證券香港團隊分析,這批抵港的資金,正在等待10月滬港通敲響后正式進場A股。
研究機構調研反饋的資訊顯示,在外資眼中,A股比港股更有吸引力。
“美國股市已經早就超過2007年的高位,香港股市才剛剛破了近三年新高,A股已經熊了9年。大家一回頭髮現內地經濟數據好像還可以,公司的盈利數據也不錯,似乎沒有大家想的那么差。”海通證券香港分公司研究團隊如是總結。
瑞銀證券首席規則分析師陳李亦透露,自6月中旬以來,他們團隊先后拜訪了100多家機構投資者,幾乎所有境外投資者對滬港通表示了濃厚的興趣。
A股有港股買不到的標的
在外資眼中,A股中最有吸引力的投資標的是低估值的藍籌股。
“很多海外機構看好滬市大盤股的機會。即便藍籌股再漲20%,他們還是想買,還是有套利空間。”一位在內地券商香港分公司擔任研究主管的李林(化名)說,在外資眼里,A股中有很多港股市場買不到的投資標的。
一個代表性案例是中國建筑(行情,問診)(601668.SH),估值僅僅4倍,股息率就有5%,業績增長還有20%,在香港根本找不到這種股票。外資青睞的另外一個代表性標的是大秦鐵路(601006.SH),估值約10倍市盈率,但股息率就有9%。
在外資看來,通過融資買入這類股息率高的藍籌股,一年輕松就能獲得超過3%的套利收益。
“香港市場的融資成本比較低,外資通過銀行借錢的利率也就1.5%-2%。內地銀行股的股息率基本能達到5%以上,即便一年股價橫盤不動,也能獲得3%以上的收益。”李林說。
海通證券香港分公司研究團隊通過調研亦發現,外資機構喜歡藍籌股,而A股中的藍籌股估值低於香港藍籌股10%-20%,股息率高,如工商銀行(行情,問診)(601398.SH)的股息率就達到6%。
Wind統計數據顯示,A股市場中連續三年平均股息率超過5%的藍籌股達到16只。其中,中國銀行(行情,問診)(601988.SH)、工商銀行(601398.SH)、建設銀行(行情,問診)(601939.SH)、農業銀行(行情,問診)(601288.SH)等連續三年平均股息率超過了6%。
“海外資金成本比較低,國內高股息率的標的對海外機構更有吸引力。”謝偉玉稱,他們調研了台灣和香港的一批機構,發現他們偏好估值低、高股息率的藍籌股。
除此以外,外資對A股具有獨特性的標的非常關注,如中藥板塊、白酒、軍工等。代表性品種如中國船舶(行情,問診)(600150.SH)、同仁堂(行情,問診)(600085.SH)、貴州茅臺(600519.SH)等。
多位接觸外資機構的研究人士介紹,外資投資A股最苦惱的問題是國內上市公司的研究報告均是以中文撰寫,他們根本“讀不懂”。
基於他們對國內A股公司不熟悉,初期投資會首選指數成份股,如上證50成份股。(21世紀經濟報導)
QFII掃貨A股底氣十足 最喜歡低估值金融股
外匯局公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額度審批情況表顯示,截至7月30日,QFII投資額度已升至578.98億美元,較去年末的497.01億美元增加了81.97億美元,其中7月份新增13.5億美元。因為有充足的"糧餉"供應,QFII掃貨A股底氣十足。
截至6月底,外匯局累計批復QFII總計565.48億美元的投資額度。在7月份,外匯局批復法國興業銀行新增2億美元投資額度,馬來西亞國家銀行新增5億美元,元大寶來證券投資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新增2億美元,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新增1億美元,鼎暉投資咨詢新加坡有限公司增加1.5億美元,易方達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新增2億美元。QFII在7月份新增了13.5億美元投資額度。
據一位券商交易員介紹,QFII申請額度獲批后,買賣A股需要委派券商國際業務部下單執行交易,從6月份以來QFII搶著下單買銀行和券商股,新增規模相當可觀。據其分析,QFII最喜歡買估值低、業績穩定增長的銀行、券商、保險這一類金融股。QFII持倉結構中,金融地產占比超過40%。
據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6月份以來截至7月10日,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證券營業部和北京建國門外大街證券營業部,中信證券(行情,問診)總部(非營業場所),海通證券國際部,瑞銀證券上海花園石橋路證券營業部和北京金融大街證券營業部,這6個"QFII大本營"共計出手103次,主要集中於銀行、非銀金融、機械設備、建筑裝飾等四大行業,累計買入金額達22億元,累計成交量為28807.93萬股。
在上述數據的統計時間段內,A股市場仍處於波動之中。而從7月11日至7月30日,上證綜指上漲幅度已超過7%,QFII投資收益已可見一斑。
QFII對於藍籌股的偏愛有其內在的原因。分析人士稱,從投資方式上看,QFII等長期資本注重穩健投資,善於挖掘價值,績優藍籌股必然是其重點投資方向;而從股息率來看,銀行、地產等大盤藍籌也高於海外市場利率水平,即使不考慮資本利得,A股藍籌也具備投資價值。
QFII版面藍籌股一方面是出於自身資產增益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對A股市場改革創新有信心。即將於10月份面世的滬港通被認為是藍籌股的大機遇。於是,在滬港通的訊息一經公布后,QFII即開始著手版面藍籌股。
在QFII的帶動下,內地投資機構也將注意力放在了藍籌股身上。在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形勢下,在A股改革創新的推動下,在內外投資機構的合力下,藍籌股具備了風生水起的要素。(.證券日報 )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