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濫用支配地位 微軟被工商總局立案調查
鉅亨網新聞中心
法制晚報訊(記者 張鑫 平影影)微軟被調查的消息得到證實。昨天下午,國家工商總局在官網發布聲明,證實此前對微軟4家經營場所進行了突擊檢查,目前已對微軟公司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聲明稱,28日,工商總局組織由京滬粵等9省市近百名工商執法人員對微軟公司在中國大陸的四個經營場所,即微軟(中國)以及上海、廣州、成都的分公司同時進行反壟斷突擊檢查。
2013年6月,工商總局收到企業舉報,反映微軟存在對其Windows作業系統和Office辦公軟件相關信息沒有完全公開造成的兼容性問題、搭售、檔案驗證等問題,涉嫌違反中國《反壟斷法》的情況。
在核查中,工商總局先后約談了微軟公司和有關企業,微軟公司就總局關注的問題提交了報告。總局認為,經過前期核查,不能消除微軟公司上述行為具有反競爭性的嫌疑。根據法律規定,工商總局已對微軟公司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此次反壟斷突擊檢查的被檢查人員包括微軟公司副總裁、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市場、財務等部門相關人員。
由於目前微軟公司以部分主要待檢查人員不在國內、北京或聯繫不上為由,使本次突擊檢查未完成全部檢查內容。
目前,國家工商總局已責成微軟公司盡快請相關人員到國家工商總局接受檢查。案件正在調查中。
今天上午,律師孫建軍表示,工商總局對微軟的反壟斷調查,主要可能是微軟涉嫌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七條,即“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此前有批評認為,長期以來,微軟中國的收入主要來源於以打盜版的形式而高價強行銷售,這是越位充當執法者角色。但因其在業內的重要地位而使多企業對此無可奈何。
事實上,微軟的作業系統在全球PC市場仍然占對壟斷地位,而在歐美等國也相繼遭遇過反壟斷調查。2004年8月,美國加州多個城市政府聯合對微軟提出起訴,控告其“濫用壟斷地位,對商品制定不合理的價格”;2004年12月,歐洲法院勒令微軟“剝離視窗作業系統中捆綁的媒體播放器軟件”、“向競爭對手開放一些軟件的原始碼”。
解讀
今天上午,接近微軟的業內人士詳細解讀了工商總局公告中所稱的“兼容性問題、搭售、檔案驗證等問題”。
1.
兼容性
該人士稱,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微軟和其它企業之間的合作。
“簡單來理解,由於微軟的Office辦公軟件用戶量很大,因此有其它企業開發的辦公軟件如果要爭取用戶,就需要兼容微軟軟件,也就是用其它辦公軟件也能打開、編輯、操作,這個時候這些企業可能會和微軟有一定的合作,但是微軟卻經常變化自己的Office辦公軟件的連接埠,導致其它辦公軟件無法兼容它。”該人士表示,此舉會讓其它企業遭受一定的損失。
2.
搭售
“一般情況下裝了Windows作業系統,IE瀏覽器也被裝到電腦裏,還有其它的軟件,這種情況就是搭售。”該人士稱。中關村一位商家稱,裝Windows8系統后IE瀏覽器等都會有,還得裝Office,“一直都是這樣啊,一裝就是一套”。
記者查詢微軟官網了解到,正版Win8系統價格為888元,Office售價從699元起。
3.
檔案驗證
該人士表示,“檔案驗證”其實是指微軟的License售賣情況(即軟件使用範圍授權)。
“比如微軟給一些單位提供一些正版windows作業系統或Office辦公軟件,但只能免費使用一定期限,Lisense過期后,微軟的銷售就會要求對方花錢購買正版Lisense,而對方也不能到網上搜索盜版的Lisense來使用,這時候這些單位只能選擇繼續付費或者卸載換系統。”該人士。
影響
國軟件股
“先漲后跌”
受被調查消息影響,美國當地時間本周一,微軟股價開盤下跌,收盤時報43.97美元,跌1.19%。周二,微軟股價繼續下跌,報收43.88美元,跌幅0.19%,盤后交易其股價還在下跌。
A股方面,昨日早盤,國軟件板塊表現活躍。昨日收盤時,中國軟件、海隆軟件等漲幅超4%。
今日早盤,相關個股未能延續昨日強勢。
截至記者發稿時,除北信源略漲0.46%外,其它個股全飄綠,中國軟件、浪潮軟件、海隆軟件跌幅超1%。
文/記者 平影影
- 經濟衰退疑慮未退 債券投資三「高」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