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韓FTA達成共識 工總憂慮 台商江山拱手讓人難搶回

鉅亨網記者趙曉慧 台北


中國與南韓今(10)日上午在北京宣布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達成一致,工總對此表示,儘管是預料中的事,但台灣產業界看到中韓兩國宣布結束談判的新聞畫面,仍然發出一片哀嚎,憂慮台商在中國的江山拱手讓人,要搶回來很難。

最新海關資料顯示,中國目前已是南韓最大貿易夥伴,占南韓去年總出口的26.05%,同期對美出口占南韓總出口的11.09%。


根據談判成果,中韓在貨品貿易方面,將有超過90%以上的稅則號列,含括85%以上的貿易額會被開放,這是中國所簽署的FTA,規模最大的一個。除了貨物貿易外,包括服務貿易、投資、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採購、環境和規則等17個經貿議題與領域,也會一併開放。

工總表示,有7成以上的台韓重疊貨品,就會因為中韓FTA,而將台商辛苦經營多年的中國大陸市場,拱手讓給韓國,可以想見為何產業界如此「沉痛、憤怒、憂慮」並發出哀嚎了。

依經濟部評估,台灣工業產品約24.7%、386億美元,都會因為中韓FTA生效而受到嚴重衝擊,包括鋼鐵、工具機、面板、偏光板、石化、紡織、玻璃等8大產業。

除了近1/4台灣輸往大陸工業產品恐受影響外,工業局評估,約2%至5.4%、約近32至85億美元商機,也可能被韓國搶走。

工總說,台灣因內部爭議擱置服貿與貨貿等兩岸ECFA後續談判,韓國比台灣還晚與中國進行FTA談判,卻比台灣還早完成談判,「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韓國先馳得點」,比台灣更早取的進入中國市場的零關稅門票及其他非關稅障礙的排除。

工總表示,「一旦韓國站穩中國大陸市場後,台商想要再搶回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太陽花學運後,朝野同意建立兩岸協議監督機制,但數月過去,兩岸監督機制毫無進度,兩岸經貿談判繼續擱置,中韓完成談判後,我與韓國在大陸市場的關稅優勢差距,勢必愈拉愈大。

工總說,樂見更嚴謹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保障台灣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但卻不該無限上綱,朝野不能光在國內惡鬥,光關注選舉,完全不管國際經貿快速發展與台灣經濟前景。

工總強調,沒有產業,就沒有就業機會,沒有就業機會,就會讓人民失去生活支撐,「不能溫飽的台灣人民,民主的果實是不能生根茁壯的。」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