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三:互聯網金融機構須有管控風險能力 遵守規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1-09 10:06
金融界網站訊 11月8日,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為指導單位,家財網、未央網為主辦單位,金信網為協辦單位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季談》在哈爾濱萬達索菲特大酒店香榭麗舍宴會廳盛大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信用管理與互聯網金融創新”,金融界網站作為網絡支援媒體,對本次論壇進行全程圖文直播。圖為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研究部總經理李連三先生參會並為大會發表題為“征信體系建設與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主題演講。
李連三分析到,互聯網金融在境內領域由間接融資變成了直接融資,它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各種各樣的機構對客戶的篩選,以及貸后對風險的監控。隨著業務發展,它將真正的有利推動金領職場整個結構的改變。
他認為互聯網金融機構必須有管控風險、防范欺詐的能力,有一個很好的技術平臺,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同時在整個的市場發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我們金融業態發展的一般規律,才能夠真正推動金融互聯網的發展。
而提到目前征信系統主要情況,李連三介紹到目前進入征信系統的有1100多家,個人系統有1200多家,企業系統有1951萬戶,有貸款卡的有994萬戶,從資訊采集的角度實現了正面和負面的全覆蓋。他說,未來的征信可能會分為多種的業態。
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研究部總經理李連三
以下為演講全文:
李連三:我所講的分成三個部分,一個是互聯網金融,在一個是征信與征信系統,第三個就是大數據下的征信的新業態。
第一個是互聯網金融的情況。從傳統金融上互聯網,傳統金融的形態通過互聯網來提供。第二個就是業界所講的新型金融,第三方支付,重投融資,還有網貸企業。這些機構現在在我們國家蓬勃發展,實際上我覺得是專業化分工的必然事情。大家可以想一想,整個金融業態的發展流程,大家就明白,商業銀行吸收存款,對外放貸款,進行風險管控,賺取利差,借此來推動整個金融業的發展。這個實際上就是常講的間接金融,剛才吳老師講的資本市場,那是直接融資。我們互聯網金融,在境內領域由間接融資變成了直接融資。我們的出資人、出借人和我們的借款人可以直接見面了。怎么見面呢?這個里面就是互聯網金融機構在里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這個成功與否,取決於我們各種各樣的機構對客戶的篩選,以及貸后對風險的監控。實際上P2P機構把商業銀行的風險管控,資訊的中介這項業務接過來了,這是專業化的。這兩項服務恰恰幫助我們所有的出借人實現了風險管控。大家提供給中介平臺一點手續費,通過它獲取更高的投資回報。正是由於專業化的分工,使得我們金融體系也發生了轉變。也就是說,隨著這方面業務的發展,它將真正的有利推動金領職場整個結構的改變。這一塊是互聯網金融尤其是網貸機構存在的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地方。
互聯網金融實際上是幫助了我們出借人獲得了更好的收益,也幫助我們一些草根金融,弱勢群體獲得了自己的融資渠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雙方都有很好的收益。互聯網金融機構發展的過程中,我是做征信的,要講風險,實際上互聯網金融機構必須有管控風險的能力,防范欺詐的能力,有一個很好的技術平臺,有效的防范金融風險。同時它在整個的市場發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我們金融業態發展的一般規律。整個風險管理的流程都必須經過,這樣才能夠真正推動金融互聯網的發展。
第一個就是系統風險。將來互聯網有線上和線下,了解借款人的風險情況,這又是一種業態。從國際情況來看,我們調查了美國、英國的情況,線下發展的還不是很快。也就是整個欺詐風險在里面,所以線上的模式將來面對的可能有兩種形態,一種形態就是對金額較小的機構和個人,通過線上融資,應該還是可以做的,但是金額一旦大起來,取得風險防范措施還是要走傳統道路。第二個對於線上這一塊,當一個平臺能夠掌控一個企業和一個個人,整個的物流資訊,還有它的帳戶資訊等等,通過網上掌握這些資訊的時候,了解真實交易在發生的時候,但是實際上大家不要忘了,它的核心,防欺詐這一塊已經提前做了。系統風險仍然是我們互聯網金融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可能會放大風險。這是考驗我們的風險能力。
第二個是欺詐風險。主要是在互聯網金融,大家交往的平臺不是面對面的交流,有效的核實,這是第二個。
我覺得互聯網金融應該是我們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將來會有效推動利率市場化。從某些方面說,大家都說市場不缺資金,但是整個市場利率還是在走高。跟發達國家和地區比,我們的平均市場利率是比較高的,現在6%、7%,貸款都算很正常的。我們的投資者有時候通過字節融資,通過直接的渠道能獲得10%以上的收益。這說明我們國家金領職場結構還是存在扭曲的現象。互聯網金融能夠幫助推動資金價格逐漸去年一致。同時互聯網金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整個的受眾,可能有一個特殊的群體,這個群體很難進入正規的金融體系,很難從銀行體系獲得融資,就轉到線下。銀行不給融資並不是征信系統不好,而是銀行並不了解這個人的征信狀況。他會采用比較簡單的方式。我們互聯網金融機構的服務會好得多,他們更接近老百姓,更接近地氣,在這種情況下,同時它的風險管控有更加靈活的方法,這就使我們整個互聯網金融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通過正規金融體系和互聯網金融體系的沖撞,使資金有效的流動起來,也迫使我們市場利率按照市場風險來定價。所以這是我們互聯網金融會對我們整個金融體系產生變革。
我們目前互聯網金融還面臨一個問題,資訊從哪里來?我今天簡單跟大家交流一下,不按照PPT講。我重點講一下征信方面的事。征信分兩種,一種是金融領域的征信,一種是商業領域的征信。金融領域的征信就是資訊的共用,已經充分實現。除了小貸公司之外,農業擔保公司還有一大部分沒有進入征信系統,其他正規的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還有農信社,各種各樣的都已經進入了征信體系。還有幾個類型的金融機構沒有完全融入,一個是小貸公司,沒有進來。將來能夠享受到征信系統的服務。現在目前我們征信系統的主要情況是什么情況呢?征信系統進入的有1100多家,個人系統有1200多家,企業系統有1951萬戶,有貸款卡的有994萬戶。從資訊采集的角度我們實現了正面和負面的全覆蓋,從征信上說基礎產品和增值產品也都有。我們面向所有個人的資訊報告查詢,大家可以在網上都可以查到自己的信用報告。
P2P解決的是弱勢群體,還沒有從正規金融機構享受到服務。以后我們介入,推動P2P報告到征信系統,那么商業銀行看到他在P2P機構的表現,這個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它使得整個的弱勢群體,可以有效的跟正規的金融體系有資訊對話了,將來就有可能獲得金融服務,有可能獲得很好的正規的金融體系的服務。這就意味著我們將來P2P機構的客戶群和商業銀行的客戶群交匯,融為一體。我們真正的金融普惠。在這里通過征信這個體系,可以有效的連起來。
對於弱勢群體,沒有資訊怎么辦?我們怎么去考量他?這個就是牽扯到我們要找一些資訊,通過互聯網平臺找資訊,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找資訊。現在獲取資訊的渠道,一個人即使沒有正規金融體系貸過款,我們也是可以查詢,比如我們的公共資訊,傳統所講的水電煤氣資訊,對於中小企業更是如此。其次,來自政府部門的資訊我們可以判斷他。同時還有在互聯網平臺上留下的資訊,在做標簽服務,給一些人貼上標簽,來判斷整個人的行為。同時還有社交平臺,資訊也可以進行共用。還有電子商務的平臺。比如說大型的點上平臺,包括阿里、京東這些平臺,都可以作為我們判斷的依據。但是這些資訊,還有我們的電信運營商,財務軟件,財務資訊,也可能在市場上流通,但是這些資訊從征信系統來說,很難從平臺上拿下來,放到一個數據庫里。就是數據太大。傳統的征信模式很難實現大數據時代的要求,我們傳統的征信系統就是那些資訊價值比較高的,這些數據我們通過收集給市場提供還是有可能,但是大量的視頻檔案處理起來非常困難。通過資訊平臺,這種資訊一旦收集過來以后,會很快進行整合,使用的頻率也是很快的,效率也很高。未來的征信將來可能會分為多種的業態,市場也有一些機構在做這些實,我們P2P機構也在做這些實,可以有效的審核弱勢群體的金融風險。我們征信領域將來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征信業態。
最後一個簡要講一下對互聯網金融使用的問題。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大家都變成了一個玻璃人,上網很容易了解你整個的資訊,就是越來越透明。但是在透明化上涉及三個問題,就是我們個人隱私如何保護?這個話題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牽涉到三個權利,知情權,第二個是本人的同意權,第三個是拒絕資訊被采掘的權利。征信在這一塊一直在不斷的平衡,在資訊共用和陰私保護之間平衡。有的國家保護力度大一點,對同意權和知情權要求高一些,比如說歐盟國家,有的國家對於資訊共用推動經濟的訴求更大一些,他們對資訊的讓步更大一些,對個人隱私讓渡大一些。我們國家對這一塊接近空白,取決於我們整個社會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我個人認為我們互聯網金融實際上中國會有一個美好的時代,原因剛才跟大家講了,中國13億人口,中國真正有信貸記錄的有3億多,還有大量的人進入征信體系,這些人將來都是我們互聯網金融的客戶群體,依靠我們整個的傳統金融體系和我們整個的新興金融業態,共同努力,我們國家整個金融市場才能夠實現更好的發展,我們的出借方得到更好的收益,我們借款人能夠得到更好的服務。希望通過這個大會,通過這個平臺,推動我們互聯網金融的交流。謝謝大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