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再是企業全球現金管理的“孤島”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是企業全球現金管理中的孤島——這是許多跨國公司此前的評價。跨國公司在中國沉淀的資金卻無法匯回總部,企業有了“賺得越多,沉淀的資金就越多”的莫名擔憂,導致多數跨國公司中國區的資金與境外母公司的資金池是分開運營的。
花旗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兼自貿區分行行長張曉萌回憶說:“企業在中國有盈利,同時境外的關聯企業近期又有收購或項目運營的需求,錢卻無法匯出。這就造成企業在中國屯了大量現金,在境外卻有很多銀行借款,資產負債表看起來很奇怪。資金進來的途徑也有限,要么通過資本金注入,要么借‘投注差’規模之內的外債。”
2012年底,央行上海分行發起“跨境人民幣放款業務試點”,向符合試點條件的,如注冊在上海的中外資跨國公司給予人民幣跨境放款額度。在額度允許范圍內,跨國公司中國總部可以與境外母公司(或關聯公司)直接簽訂放款協議並約定放款利率,完成企業自有人民幣資金跨境放款。
2012年11月,首筆以公司內部貸款形式、人民幣為幣種的跨境資金運作落地,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通過建行上海分行向其美國母公司通用電氣公司放款1.5億元人民幣。跨國公司在華公司開始被納入其全球統一的現金管理規劃中。
經過多年經營,飛利浦(中國)的資金也比較充裕,但長期以來也一直受困於境內資金匯回國外總部所受的限制。聽聞試點的訊息后,飛利浦總部負責資金運營的工作人員還半信半疑:真的可以這么做嗎?得知行得通后,總部指示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立刻做、馬上做”。
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大中華及東南亞區資金部經理鐘佳鳴表示:“通過境外放款,境內的企業能提高資金的收益率,對我們境外總部來說也可以充實運營資金,也解決了地區之間資金不平衡的問題。”
資金有了匯出的渠道后,能否順利匯入呢?能否開展人民幣資金的雙向歸集業務?通過調研,央行上海總部了解到這一需求是客觀存在的。
今年2月,經總行批準,央行上海總部發布《關於支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通知》,當中做了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的安排,允許同屬一個集團內的境內外母子公司、分、子公司之間依托試驗區的金融服務建立跨境人民幣資金池,開展人民幣資金的雙向歸集業務。
金士頓科技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是第一批試水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的企業之一。公司財務總監曾惠怡表示:“有了這項業務后,資金進也容易,出也容易,沒有金額和期限的限制。我們已經逐步將中國台灣、香港特區和新加坡的人民幣往上海集中,資金運用的效率比以往大大提高了。”
這項業務已在自貿區外得到了復制推廣。記者獲悉,央行日前已正式下發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跨國企業集團開展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業務有關事宜的通知》,明確跨國企業集團可以開展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業務,包括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和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集中收付業務。央行對跨國企業集團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實行上限管理,對跨境人民幣資金凈流出額暫不設限。(記者高翔)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