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已不是最佳民主樣板 全球正經歷黑暗時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1-06 09:59
美國已不是最佳民主樣板 全球正經歷黑暗時期
美國《外交政策》網站10月31日發表題為《燈塔日漸昏暗》的文章,作為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克里斯琴•卡里爾。文章稱,美國想要在全球傳播民主價值觀。它可以從整頓其自身在國內的行為開始。文章寫道,美國中期選舉為人們再次對美國民主的命運感到心痛提供了機會。在美國,我們每兩年舉行一次全國性選舉,而每次選舉都讓人對這個國家糟糕的狀態感到十分惋惜。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美國人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並不是只有我們感到幻滅。世界其他國家對我們的關注度往往遠高於我們對他們的關注度。他們已經注意到我們社會的混亂局面。我所指的不僅是通常所說的美國“衰落論”,美國影響力下降是各國的總體印象。我想說的是一個更具體的問題:美國作為民主典范的吸引力日益減弱。
“民主官僚主義”國家
美國研究全球民主的主要學者之一拉里•戴蒙德最近在華盛頓出席會議時提出了這一問題。他指出,坦率地說,“如果我們不在國內對民主的運行機制進行改革完善,我們就無法在海外有效、可信地推廣民主”。戴蒙德說,他曾經把這一點列為對想在海外推廣民主的美國人的次要建議,但現在“這一點是第一位的”。他引用古希臘諺語說:“醫者先自醫。”
持這種觀點的不止戴蒙德一人。最近這個“民主官僚主義”國家幾乎所有人都這么想。人們普遍意識到,民主正在全球經歷黑暗時期,西方模式的吸引力不斷減弱。(歐洲持續的金融危機和政治遲鈍更是雪上加霜)
后“9•11”時代的安全問題,包括國家安全域國內外監控被曝光一事,無疑也具有負面影響。把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說成是民主推廣的練習,這對我們作為自由價值觀倡導者的公信力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我們在邊境根據模糊不清的嫌疑拘留記者,我們把大批同胞列入恐怖主義觀察名單,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幾乎無法宣講開放社會的優點。(希望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結束,以及擔心民權受蝕的日益增長的公民阻力能夠讓情況平衡起來。)
無論如何,美國在全球鼓吹民主所引發的擔憂是有道理的。但說空話是不費力的。我們該如何解決問題呢?
首先應當整頓自身
首先,美國人需要停止抱怨,開啟改革。戴蒙德在其2008年出版的《民主的精神:構建自由社會的努力》一書中提供了很多不錯的建議。簡單來說,他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建議,涉及處理政治制度核心的合法腐敗、減少黨派之爭,以及改善政治參與情況等問題。解決方案包括,全面或部分公募競選資金、禁止不公正地劃分選區,以及采用排序復選制等。所謂排序復選制,指的是選民根據偏好對候選人進行優先順序排列,而不是把票投給某一個候選人。
在我看來,以上所有建議都非常合理。正如戴蒙德指出,某些國家(甚至美國一些州)已經采取了類似的改革措施。一些地區政治家,例如加利福尼亞州長杰里•布朗的顯著成就表明,只要有相應的政治決心,扭轉乾坤也是可能的。(精明的布朗勸說民主黨人接受大幅削減開支,同時說服共和黨人增稅。)縱觀歷史,美國擁有出色的革新天賦。
只有在帶來更好結果的情況下,民主才能獲勝,例如好學校、可持續經濟增長、收入平等、有效便利的醫療服務等。當前美國在這些領域的表現參差不齊。
目前全球正在進行有效治理大辯論。美國需要更加積極地參與這場辯論。正如《第四次革命:再造國家的全球競賽》一書作者約翰•米克爾思韋特和阿德里安•伍爾德里奇指出,很多國家值得我們學習。北歐國家利用技術和高明的管理手段提高政府效能,從而在減少公共開支的同時保留福利國家的關鍵要素。
但毫無疑問,全球民眾都想要更多的民主。這是因為大多數人想要自由,參與政治,掌控自己的生活。但如果民主導致嚴重社會不公、腐敗、繁榮程度下降以及個人安全形勢惡化,那么他們為什么要選擇民主呢?他們想要的是行之有效的民主。
美國曾是世界最佳民主樣板,但現在不是了。也許我們是時候整頓自身行為了,這不僅僅為了我們自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