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擬發第3道食安令 封殺台灣北海協慶食油及食品
鉅亨網新聞中心
《星島日報》報導,就台灣當局公布,「北海」及「協慶」兩家油公司涉嫌以非供人食用的油品摻雜入食用油,要強制下架後。香港亦曾入口上述兩家公司的油脂製品,食物安全中心表示為進一步保障公眾健康,中心正考慮發出第3道《食物安全命令》,強制要求食物商回收「北海」及「協慶」生產的食用油脂及用以製成的食品。
此外,香港並無本地食用豬油製造廠,卻每年離奇出口數千噸本地豬油,經傳媒提出問題後,海關才發現除了涉嫌詐騙被警方調查的「金寶運」公司外,另有3家出口「本地食用豬油」的公司,均是填寫錯誤的報關資料。政府表示會加強監察,務求報關人士對相關貨物編號分類有更充分理解。
食物及衛生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回應香港並無食用豬油製造廠,但在政府統計數字就有食用豬油出口紀錄的質疑,局方指海關翻查去年1月至今年7月報關記錄,發現共有4個出口商涉及其中,包括涉嫌詐騙被警方調查的「金寶運有限公司」。
海關聯絡其餘3個出口商,其中一個能正確申報貨品為非供人食用豬油,但卻錯誤填寫港貨協制編號,其餘2個出口商,則將轉口誤報為香港出口。
另外,報關數據亦顯示,香港今年頭7個月從大陸進口650公噸廢油,香港轉口卻只有443公噸,相關進口價格高達每公噸1萬港元,有議員質疑200公噸廢油可能留港作加工食油。海關調查後指,該批次留港廢油為貨值較高的環氧大豆油,用於製造打印墨水及塑膠製品。
對於報關數據錯漏百出,政府表示會加強監察,務求令報關人士對相關貨品編號分類有更充分的理解,並加強對出入口數據的掌握,而監管本地食油安全及廢食油的相關法例,現爭取明年年初將立法建議諮詢公眾。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