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再探“電子垃圾第一鎮”:行情不振經營戶歇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7-18 08:38


每經實習記者 吳澤鵬 廣東汕頭攝影報導


“以前這裏簡直不是人住的,現在已經強了幾百倍了。”張曉賓,“在以前,睡覺時一定要關窗,不然到了夜裏三四點,白天排放的廢氣蒸發不出去,一壓下來,人就會被悶醒,受不了。”

回憶起兩年前的情形,張曉賓至今印象深刻。張居住於廣東汕頭市貴嶼鎮華美村,這裏曾經是貴嶼鎮污染嚴重的一個村。

貴嶼鎮,以電子電器廢棄物拆解業而聞名,被稱為“電子垃圾之都”,也曾因電子電器拆解的污染被形容為“世界上最毒的地方”、“垃圾鎮”。2012年4月2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以《探訪廣東貴嶼“電子垃圾第一鎮”》為題,進行了報導。今年6月10日,貴嶼鎮再上廣東省省級掛牌督辦重點環境問題名單,可見其電子污染問題仍然存在。

不過,近日記者再次來到貴嶼鎮,感覺空氣好了許多。來自官方的數據顯示,經過整治,原登記在冊的5169家拆解經營戶,如今只保留了3141家。當地還建設了貴嶼循環經濟業園,目標是將這3141家經營戶全部搬進來,集中經營。

然而,行業低迷,大多數經營戶被迫停,加之循環經濟業園租金和成本過高,這些經營戶入駐意願並不大。

環保政策趨嚴 污染現好轉/

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貴嶼鎮成為世界電子電器廢棄物的集散地。

當地政府材料顯示,截至2013年6月份,貴嶼鎮從事廢舊電子電器及塑料拆解加工的有21個村,300多家企業,3207多個經營戶,僅本地從業人員達8萬餘人。2011年,全鎮廢舊電子電器及塑料回收、拆解量達160多萬噸,值近37億元,占全鎮工業總值的90%以上,成為當地經濟支柱業及農業增收的主要來源。

然而,環境污染也接踵而來。2010年的環保監測顯示,貴嶼鎮地表水、地標水底泥、地下水、大氣、土壤等普遍受到污染,重金屬、二惡英含量較高,存在引發血鉛超標事件的重大環境風險。

“以前,這裏沿河的整條街,都堆滿了一袋袋的電路板,還有一排排的熔爐,現在已經沒有了。”華美村從事電路板手工拆解工作的陳老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陳老闆介紹,這兩年來,政府和環保部門對會造成污染的“燒板”和“洗金”查得很嚴,几乎所有從事“洗金”工作的企業都被勒令停止,從事“燒板”工作的企業,則被要求安裝環保設備,廢氣排放達標后,才能繼續生經營活動。

事實上,在華美村,依然有不少家庭作坊。一位從事線圈手工拆解工作的作坊主告訴記者,他的作坊有營業執照,屬於合法經營。“我們這些是沒有污染的,如果沒有環保設備,政府怎麼會同意我們開工?”這位作坊主反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這家作坊還保留舊有的經營模式,三層樓房是典型的潮汕“下山虎”建築風格,一樓用作線圈拆解場地,二、三樓住人。不雇請工人,拆解工作由父母孩子一起完成。

北林也曾是貴嶼的污染重村,主要從事“燒板”工作。“燒板”會釋放有毒氣體,這些作坊在當地政府安排下,統一安裝了環保罩——一個類似於家庭抽油煙機的裝備。環保罩下一般放置兩台熔爐。熔爐通過高溫熔解電路板上的錫,這個過程會生有毒氣體,環保罩的作用便是吸收有毒氣體併進行處理,再通過由白色污水管改造而成的煙囪排入高空。

一位李姓老闆透露,安裝正規的環保罩,需要大約兩萬元。為了節約成本,有不少作坊安裝的是“環保罩”,外形與環保罩類似,但缺少毒氣處理功能,有毒氣體經過罩內的排氣扇直接排入空中,安裝這樣的一套“環保罩”只需要兩千元。

“廢氣在高空中才會被排放出去,低空不會污染。”一位自稱曾經從事“燒板”工作的中年人表示。

記者通過走訪北林幾條街發現,大部分樓房外都建有白色煙囪,樓房一層靠近門口處也裝有環保罩,但這些作坊大多沒有開工,環保罩下也未見熔爐。

行情不振 多家經營戶歇業/

陳老闆的作坊就在貴嶼鎮政府旁邊,陳透露,像這樣的作坊,以前華美村還有很多。“現在行情不好,賺不了多少錢,很多都關門了。”

陳老闆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他的電路板一般拿貨價是9700元/噸,拆解一噸電路板,需要兩個工人工作兩天,只能出大約95%的鐵和鋁,可以賣出11000元左右。但除去人工費540元,拿貨時的裝運費160元,剩下的才是利潤,“這還不包括自己的工費和房費。”

另外一家小賣部的老闆透露,現在很多作坊都已經關門歇業,“空氣是好了很多,因為行情不好,加上政府和環保(部門)抓得嚴,有80%的企業都歇業了,還有一些搬進了‘500畝’。”

“這個生意雖然是垃圾生意,但也和國際行情有關,國際貴金屬價格高了,我們(加工之后)賣出去的價格就高。這幾年國際貴金屬跌價,又不穩定,所以我們就全都歇下來了。”一位曾從事“燒板”生意的老闆透露,他的作坊從去年開始就歇業了。“以前一條街都是做電子電器拆解工作的,現在只剩下兩家。”目前,他就在其中一家作坊裏打工。

在北林開“摩的”的湖南人劉師傅告訴記者,其以前是為貴嶼鎮電子拆解作坊提供廢舊電腦電池等貨源的中間商,從去年開始就不做了,“我們以前做得很大,2008年,虧了20多萬元,但還能繼續做。現在不好做,沒有錢賺。不少人都把貨囤不賣。”他透露,自己也囤了一些貨,等行情好轉后再重操舊業。

記者採訪了北林村多家歇業的作坊主,他們現在有的成了貨源供應商;有的加入了潮南區陳店鎮的服裝、內衣生意大軍;有的外出打工;有的乾脆在家休息。但無一例外,環保設備還沒拆除,似乎在等待行情好轉。

租金、運費偏高 入駐業園意願低/

前述小賣部老闆口中的“500畝”,是當地人對貴嶼鎮循環經濟業園一期的稱呼。該業園位於貴嶼鎮聯堤村與華美村的交界處,自規劃建設以來就備受關注的集中拆解區就在園內。

貴嶼鎮黨政辦提供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資料顯示,集中拆解區是園區內的重點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位於循環經濟業園的華美片區500畝中,占地約40畝,投資4000萬元,建設集中拆解標準廠房8幢共160間,2013年3月開工建設。

據當地媒體報導,今年3月,貴嶼鎮首批80家電子拆解企業搬進業園集中拆解區;今年6月,又有80家進駐。目前,一共有160家企業在業園內進行電子拆解工作。

集中拆解區分為一期和二期,一期已經投入使用,每個鋪面約3米寬,長度約10來米。二期拆解大樓主體仍在建設當中。

7月11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業園拆解區,據目測,拆解區內正常工作的僅60家企業,另外有6家鋪面大開,鋪內有少量存貨,但並不見“燒板”設備,也不見拆解工人。其余鋪面大門緊閉,還處於未使用狀態。

陳海雄是第一批搬入業園的老闆之一,他告訴記者,搬入業園之后,家裏沒有進行“燒板”工作,空氣好了很多。但是,搬入之后的成本讓他吃不消,“這裏太小了,不能存貨,只能每天從家裏搬一車貨過來做,晚上做完了再搬回去,來回就要100元車費。”

陳海雄透露,進駐業園后,除了面臨運費,還有高額的租金,一個鋪面需要2.6萬元的年租金,“小一點的作坊根本不敢搬進來,以年租金2.6萬元計算,做上10噸都補不回來。”陳海雄算了一筆賬,在搬進來以前,每噸可以賺三四千元,搬進來以后,遇上國際貴金屬價格下跌,賣不出高價格,現在一噸只能賺1000元左右。

在園區內另一處,一家從事電動車控制器拆解工作的企業老闆告訴記者,自從搬進園區后,家裏專門買了三輪摩托車來運貨,也是為了降低成本。

據了解,在電子拆解區內,由於單間空間太小,企業只進行會造成空氣污染的“燒板”工作,因此需要先在園外的作坊內進行手工拆解,再把需要“燒板”的材料運到業園內進行下一步處理,處理完后,再運回家裏存放等待出售。

“一間太小了,租兩間又太貴了,所以只能這樣來回運,很麻煩。”一位剛剛搬進來的老闆訴苦,搬進來實屬無奈,在園外作業,政府和環保部門查得很嚴。此外,也有不少精明的企業主,在鋪面內加建了閣樓。閣樓上不僅有存貨區,還有辦公室,中間用玻璃隔開,辦公室內安裝了空調。

“建這個閣樓,花了老闆2000多元。但可以存很多貨,方便很多,不用來回運。”在一家店內打工的湖南人向某告訴記者,其實工友們也不太樂意搬進來,“雖然園區內有處理毒氣的環保罩,但是太窄了,又沒有對流通風。”

外宣辦人員:明年底所有企業入駐園區 /

事實上,在《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中,貴嶼鎮已被列為國家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重點區域、省和市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一級防控區,貴嶼鎮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被列為廣東省重金屬污染重點治理工程。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當地政府投入3000多萬元先后建設深溪水廠引水工程、貴嶼蟹窯水廠工程及配套設施,以及蟹窯水廠與貴嶼、上練片區自來水管道的併網工程。在貴嶼渡頭、龍港兩個村,汕頭市環保局選取96畝農田作為土壤修復試點示範工程。在西美、北林、東洋等村莊共15畝的酸洗土地,通過填土覆蓋、植樹復綠進行初步修復。2012年被掛牌督辦以來,汕頭在市在累計撥給貴嶼專項整治資金5300萬基礎上,再投入1.3533億元。

整治的重點還是在源頭上。在6月10日舉行的2014年廣東省重點環境問題掛牌督辦工作新聞通報會上,汕頭市副市長徐凱介紹,近兩年來,汕頭共搗毀了違法酸洗電解等重污染作坊55處,強制拆除了焚燒線路板高爐一批。關閉2018家拆解加工的經營戶,其余3141家通過環保整改措施,分步向循環經濟業園區搬遷,目前已有160家進園生。

“現在裝一套2000多元的環保罩,政府也會被查封的。而裝一套兩萬多元的環保罩,成本就太高了。”一位老闆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安裝正規的環保罩之后,還要登記辦理各種證件,需要花費1萬多元,前期投入就要4萬元左右,並且要維持環保罩的工作,每天需要水費和電費大約40元。

貴嶼鎮黨政辦一位彭姓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總共摸查清的數字就是5169家,列入保留的是3141家,取締的是2028家。這個數據是去年6月份的數據,現在只能少不能多。”

“現在就是抓住這3141家,每一家都是有檔案的,一家一檔。取締有取締的檔案,擬保留的有擬保留的檔案。除了3141家之外,新增的或者出現反彈的經營戶,就要打擊,肯定要取締。現在這個數字是要嚴格控制的,不可以超過。”他透露,2015年底要把所有企業遷到園區集中管理。

記者向汕頭市潮陽區委外宣辦一位姓吳的工作人員提出希望採訪業園管委會負責人,對方表示,“鎮長今天去開會了,園區那邊之前也有個管委會主任,現在調走了。這個職位還空,那邊也比較忙。”

“如果把3141家全部遷進去了,行情又不好,他們全部付了租金,又一直在停工,怎麼辦?”記者問。

“現在整個貴嶼這個行業就受到國際金屬行情的影響,行情好,就可以賺。園區內160家這個數字是準確的,但是具體作業不作業是業主自己決定的。”吳。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