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光電可轉債發行延遲
鉅亨網新聞中心
蔣卓穎
順風光電7月15日晚間公告,宣佈由於近期國際及香港股票市場波動,將推遲建議的股本集資。但順風將繼續監察市場情況,並在適當的時候考慮尋求股本集資。
這是順風光電自2012年11月被鄭建明控制的Peace Link Services Limited收購以來,第一次遭遇融資滑鐵盧。在此之前,順風光電已經通過發行可轉債和新股累計融資達到83.79億港元。
而順風光電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裏,股價也已經從2012年11月的0.3港元上漲到目前的10港元,股價翻了33倍。順風光電的股本也已經從15.6億股擴大到21.3億股。
順風模式考驗
此前順風光電曾宣佈要公佈發電量數據,而時至今日這一數據仍然沒有公佈
這是順風光電自鄭建明接盤以來,第五次發行可轉債。根據順風光電5月26日發布的公告,順風光電原計劃按照不低於每股配售股份10港元的配售價認購最多6億股配售股份。截至目前順風光電一共發行股份21億股,6億股約占總股本的28.17%。
而此次順風光電可轉債發行失敗的原因,從7月15日股價上就可以看出。7月15日順風光電的收盤價格為9.46港元,低於可轉債的發行價格10港元。根據順風光電的公告,10港元的可轉債發行價格制定標準,為5月26日收市時順風股價10.98港元折讓8.93%。5月13日,順風的股價達到了歷史最高值12.08港元,按照當時股價,可轉債定價為10港元似乎合理,但此后順風光電股價一路持續下跌,可能公司管理層也始料未及。
另外,資本市場相信數據。在去年已經完成了890MW裝機目標后,順風光電今年又提出了3GW的目標。此前順風光電曾宣佈要公佈發電量數據,而時至今日這一數據仍然沒有公佈。然而,同為港股上市的光伏企業聯合光伏已經率先公佈了兩個季度發電量數據。
而順風光電的這一可轉債發行失敗,對光伏業內意義也非同小可,因為其是光伏電站這個概念是否還能在資本市場圈錢的指標。
順風光電是資本市場上開創了用電站資講故事的先驅,也是目前把故事講得最好的公司之一。在2013年之前,光伏行業經歷巨大挫折,能過剩、品價格下跌、歐美雙反壓力,很多企業資金鏈斷裂。順風光電從一片廢墟中崛起,成功證明了光伏需要一種新玩法。
一位有10年光伏從業經驗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鄭建明的玩法就是做“資證券化”。他認為,光伏電站資有穩定的現金流,所以其可以倒推公司的估值,而電站收益全部來源於電價,所以電站規模越大,賺的就越多。建設電站需要很龐大的資金,所以順風光電需要不停發債。而可轉債事實上是一種信心的體現,因為可轉債可以轉股,其又可以反過來支撐股價。所以這就形成了一個循環,股價上升助推發債,發債又支撐了股價,逐漸把盤子越做越大。而在這種模式下,也只有把規模越做越大,才能有資金支持之前的賬單,一旦資金鏈斷裂,就是一個“旁氏騙局”。
不過,順風光電的資金鏈卻並不那麼容易斷裂。6月,順風光電已經證實獲得銀行1000億授信,只是尚未開始使用。
截至公告日,鄭建明持有6億股股份,占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的29.70%。
付款壓力轉移到未來
電站建設費用和償還之前的工程款是順風光電目前最嚴峻的問題
配售不成功對順風光電來是雙重打擊。根據公告顯示,配售的所得款將用在發展及興建分散式光伏設備、公用事業規模光伏發電站所需要的部分資本開支,並且該公司也根據興建光伏電站簽訂的EPC(工程、採購及施工)協議應付的款項來撥資,並用在一般的營運資金上。
而電站建設費用和償還之前的EPC款是順風光電目前最嚴峻的問題。
根據上述業內人士透露,目前雖然順風光電開發電站的目標非常宏偉,但是其先期卻沒有支付很高的費用,因為大部分費用都由下面的EPC公司墊款,把付款的壓力轉移到未來。順風目前的付款模式可以概括為“1/4/4/1”模式,即按照項目預付、設備進場、併網和質保款四個環節,支付的資金比例分別為10%、40%、40%和10%,其中質保期為1年。而接手了EPC項目的公司自己也不付錢,而是層層轉包,比如在順風光電此前的一系列項目中,海潤光伏接手的EPC項目最多,而海潤光伏又將EPC業務轉包給了信息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下稱十一院),而十一院又再轉包給工程公司,比如南通一建二建等。這種做法是把壓力層層轉移,但也使得順風光電積累了一大筆EPC應付款。
按照順風光電今年3GW的開發目標,總共需要大約300億元的建設資金,按照20%自有資金的比例,也需要大概60億元。如果順風光電不能成功融資,則就需要調整今年3GW的裝機目標。
根據順風內部人士透露,目前順風內部正在研究今年總的目標,但是具體如何調整,還要結合國家政策、市場競爭和自身發展。(編輯 陳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