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魅力之光”杯核電科普夏令營開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年7月14日上午,第二屆“魅力之光”杯全國中學生核電科普知識競賽頒獎儀式暨夏令營開營儀式在南京正式舉行。中國核學會理事長李冠興院士,中國核學會高級顧問胡思得院士、王乃彥院士,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吳秀江等相關單位領導嘉賓以及來自全國11個省市的30名一等獲得者代表和特邀營員、觀察員共約100人出席。該活動儀式由中國核學會副秘書長申立新主持。
吳秀江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辭,他指出:核電是安全高效清潔的能源,讓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是中國核電人建設美麗中國的綠色之夢。希望同學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夏令營活動中來,邁入科學的殿堂,探索核電的奧秘,點亮青春的夢想,讓核電成為同學們的好朋友,讓同學們成為核電的小使者!李冠興院士在開營儀式上對營員們提出希望:同學們是國家的希望,未來的棟樑。希望通這次活動能讓你們學習更多核科學知識,樹立科學精神,收穫珍貴友誼。希望你們能夠一直保持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求,做一個有夢想、敢探索的人,歡迎你們未來也能加入核科技工作者的光榮隊伍,為我國核科技事業發展做貢獻。來自貴州的侗族女孩吳倩香作為獲獎營員代表發言,講述了她通過知識競賽對核科學認識的轉變,希望核電知識能在更多的地方得以推廣,讓更多的人們認識核電,支持核電的建設。她表示會全身心投入到精彩的夏令營活動中去,讓它成為青春記憶中的一段華美的樂章。
開營儀式上李冠興院士向營員代表授營旗,拉開了本次夏令營活動的序幕。申立新介紹了第二屆“魅力之光”杯全國中學生核電科普知識競賽活動總體情況,並宣讀了一等獲獎名單。與會嘉賓為榮獲第二屆“魅力之光”杯全國中學生核電科普知識競賽的一等獲獎者頒獎。院士們為獲得一等的同學簽字留念。開營儀式結束后,王乃彥院士、胡思得院士分別為參加夏令營的學生做了題為《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科普工作者》和《核科學家的中國夢》的講座,並現場回答營員和媒體記者的提問。
在為期5天的夏令營活動期間(7月14日至18日),來自五湖四海的營員們將通過現場聆聽核電院士專家的講座,參觀南京科技館、中山陵、周恩來故居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走進南京大學,多地實測環境輻射數據,參觀田灣核電基地,與核電站工作人員面對面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走近核電、了解核電、深度體驗核電魅力,並在活動接受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增強環保觀念和團隊意識。
據悉,第二屆“魅力之光”杯核電科普知識競賽,得到了多方的支持和全國多個地方政府和學校的積極響應,自4月17日競賽活動在北京啟動之后,江蘇、海南、福建、遼寧等地紛紛響應並舉行當地的“魅力之光”活動啟動儀式。最終競賽吸引了來自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含台灣、香港、澳門)的107607名參賽者(學生77302名,成人30305名),遠遠刷新了2013年首屆核電科普知識競賽6089人的記錄,其中學生參賽人數較上屆增長了12.7倍,今年初賽環節除學生答題外,還增設了成人(公)有答題部分,有效擴大了活動的參與面和社會影響力。經初賽激烈角逐,成績優秀的前2000名中學生選手進入複賽,最終生一等30名、二等50名、三等120名、優勝300名,其中一等獲得者贏得了本屆“魅力之光”杯全國中學生核電科普夏令營活動的參與資格。此次知識競賽活動是核電領域開展的第二次大型網絡科普知識競賽,活動通過組織學習和網上答題的方式,在全國廣泛宣傳了核電科普知識,提高了地方政府和公對核電的接受和認知度,為核電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魅力之光”杯全國中學生核電科普知識競賽及夏令營活動是由中國核學會和中國核電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全國性中學生核電科普活動,主辦方希望通過網絡競賽和實地參觀相結合的科普形式,使更多的中學生及社會公關注核電,了解核電,理解並支持國家的核電事業發展。2013年活動首次舉辦,全國共6089名中學生參加比賽,其中20名一等獲得者受邀參加首屆“魅力之光”杯夏令營活動,走進秦山核電站,與核電進行了親密接觸,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鑒於活動的良好效果,主辦方表示:2015年將繼續舉辦“魅力之光”杯核電科普知識競賽和夏令營活動,並努力將其發展為全國中學生喜愛的核電科普品牌,依托該活動建立長效科普活動機制,進一步提升中學生的核科學素養,通過活動的影響力向社會公傳遞核能高效、清潔、安全的正能量。
本次夏令營活動由中國核學會、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核電”)聯合主辦,江蘇核電有限公司承辦,果網、新浪網、中國核工業報社協辦。主辦方透露,明年的“魅力之光”夏令營將走進美麗海西——福建省,感受福清核電基地的魅力!
背景資料:
發展核電已成為中國實施能源發展戰略,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節能減排的戰略舉措。根據有關數據統計,核電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一員正處於快速發展期。目前,我國大陸在建機規模位居世界首位。根據2012年10月國務院討論通過《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到2020年我國核電發展目標為:運行裝機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隨中國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的落實,核能還將在中國能源結構中佔有更大的份額。
我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15%左右,單位國內生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我國要同時滿足能源增長和抑制煤炭消費兩個“剛性需求”,必鬚髮展非石化清潔能源。非石化清潔能源中,核電以其安全、經濟、環保、能量密度高、輸出穩定等優勢特徵,成為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大規模替代石化能源中最現實的選擇。核電的安全是有保障的,與其他能源相比,核電的外部成本低,對煤電有較強的經濟競爭力和替代能力。在邁向“中國夢”的過程中,核能必將是實現“美麗中國”的重要途徑。
1. 中國核學會簡介
中國核學會由著名科學家王淦昌、錢三強、姜聖階等人發起,於1980年正式成立,同年加入中國科協,王淦昌擔任首屆理事長。是由核科學技術工作者自願組成、依法登記,具有法人資格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主要從事促進核科學技術的繁榮發展,開展核科學技術的普及推廣,開拓核科學技術的國際民間交流,推動核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建設“核科技工作者之家”等方面的工作。是發展中國核科學技術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學會日常工作由秘書長負責。
學會現有甘肅省、江西省、新疆、浙江省、遼寧省、上海市、北京、四川省、廣東省、安徽省、貴州省、福建省、河南省、天津市、湖北省、山西省、湖南省、陝西省、江蘇省、吉林省、黑龍江省21個地方學會。設立了輻射防護、計算物理、鈾礦地質、鈾同位素分離、輻射研究與輻射工藝、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核化工、核子物理、核能動力、核技術經濟與管理現代化研究、核醫學、核材料、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原子能農、核化學與放射化學、鈾礦冶、核科技情報研究、同位素、粒子加速器、核技術工業應用、脈衝功率技術及其應用、輻射物理分會22個專業分會;學會日常工作由秘書長負責。
中國核學會是太平洋地區核理事會(Pacific Nuc1ear Council)的成員單位,第六屆理事長王乃彥在1999/2000年度擔任了該組織副主席,2001/2002年度擔任該組織主席。中國核學會的輻射防護分會參加了國際輻射防護協會(International Radiation Protection Association)和國際輻射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Radi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並先后擔任過兩個組織的主要負責人。
近年來學會開展了大量有影響力的核科普活動,如“院士行”科普活動、“魅力之光”杯全國中學生核電科普知識競賽、“核我探秘”——我們身邊的核科學技術科普展、核能有意思科普活動等。
2. 中國核電
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作為控股股東,聯合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和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截至2013年底,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擁有控股子公司13家,參股公司1家;控股在役核電機組9台,裝機容量650.6萬千瓦;控股在建核電機組12台,裝機容量1,253萬千瓦。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範圍涵蓋核電項目的開發、投資、建設、運營與管理,核電運行安全技術研究及相關技術服務與諮詢業務等領域。
目前運營核電站包括:我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被譽為“國之光榮”、安全穩定運營22年的秦山核電站,我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運營、管理的大型商用核電站——秦山第二核電站,我國第一座實現了核電工程管理與國際接軌的重水堆核電站——秦山第三核電站和我國第一座採用全數字化儀控系統的核電站——江蘇田灣核電站。目前正在投資建設的有“全球首台三代核電AP1000”的浙江三門核電工程、福建福清核電工程、海南昌江核電工程等等。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已培養和形成了一支近8700人的員工隊伍,擁有高素質的核電工程管理、生運營和經營管理人才隊伍。按照國家“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的方針,本對國家、對核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始終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將安全生作為公司發展的生命,創造了近80堆年安全無事故的核電運行業績。在核工業完整業鏈體系的支撐下,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將秉承“事業高於一切、責任重於一切、嚴細融入一切、進取成就一切”的核工業精神,踐行“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理念和“追求卓越、挑戰自我”的價值觀,致力於為企業創造價值、為股東創造利潤、為員工創造幸福、為社會創造財富,樹立安全清潔、高效環保、勇擔責任的核電企業形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