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經濟體央行增加外匯儲備 防範市場大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7-15 14:24
路透倫敦7月14日 - 中國以外新興經濟體目前的硬通貨儲備較2013年底時大增約1,000億美元,因各國央行利用今年投資流入活躍的機會,補充外匯儲備。
新興經濟體決策者一邊關注美國利率最終何時調升,一邊積極買入美元。他們希望以此防範去年重創新興市場的拋售潮,當時有跡象顯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可能很快結束資購買計劃。
國際金融協會(IIF)數據顯示,投資者的興趣重燃,今年向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投入逾1,500億美元。這為新興市場決策者補充儲備提供了好機會。
印度、印尼和墨西哥儲備今年增加約8%,增幅在大型新興經濟體中領先。
“我們認為,新興市場儲備增加,要感謝強勁的資金流入,讓他們能彌補去年的儲備流失,”美銀美林新興市場固定收益和經濟部門主管David Hauner稱。
比如,印度的外匯儲備規模目前為3,150億美元,比去年觸及的低點高出400億美元,因印度央行插手干預重建緩衝,同時也為了抑制印度盧比升值。
韓國當局也展開干預,打壓幣值接近六年高點的韓元。
“就像央行不喜歡本幣貶值一樣,他們也不樂見本幣大幅升值,”Hauner補充表示。
印度是“脆弱五國”之一,這五個國家的貨幣去年遭遇沉重拋壓,因為這幾個國家非常依賴外部資本,在外界看來他們的硬通貨儲備也不夠多。
印度央行的一位官員稱,該央行已經“汲取了教訓”。
“目前存在如此多的不確定性,比如大選、全球溢出效應、美聯儲調升聯邦基金利率,在這種情況下,外匯儲備再多都不嫌多,”這位官員。
根據諮詢機構CrossBorder Capital數據繪製的圖表,若不計中國,新興經濟體的外儲總額在1月至7月期間增加了1,000億美元,至4.08萬億(兆)美元。
中國儲備規模直逼4萬億美元關口。
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在積攢儲備。俄羅斯儲備規模較2013年底降低了6.6%,至4,758億美元,脆弱五國中的南非則減少了9.5%。尼日利亞和烏克蘭外儲減少了13-14%。
外儲增加有助於平抑對新興市場出現國際支付危機的憂慮,不過仍有一些例外,參見基於美銀美林數據製作的圖表。
一個標準是一國外儲可支持進口的月份數,三個月被視作最低安全數目。第二個標準基於所謂蓋杜蒂-格林斯潘法則,要求儲備規模至少相當於未來一年內到期的外債。
原理是國家應有足夠儲備抵禦外部融資的突然終止。
但根據第一條標準,埃及和烏克蘭看起來就很脆弱,兩國儲備僅夠支付兩個月的進口額。阿根廷、土耳其和烏克蘭的外儲則看來不足以償還短期債。(路透中文網)
(編譯 王麗鑫/白雲/石冠蘭 審校 張若琪/徐文焰/杜明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