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如何看待當前跨境資金流出?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0-23 17:22


新華社記者吳雨 王培偉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今年三季度以來,我國貿易順差屢創新高,人民幣匯率總體升值,但銀行結售匯卻連續兩個月出現逆差,外匯儲備也再現負增長,引發市場對我國跨境資金外逃的擔憂。

對此,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23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我國是有出現一定的資本外流,但並非風險或是什么大問題。從調整的結果看,這種變化符合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

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我國銀行結售匯數據連續第二個月出現逆差,且逆差額從8月份的51億元人民幣上升至1006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三季度末的外匯儲備則較二季度末減少了約1000億美元,是時隔兩年多后我國外匯儲備再現負增長。


銀行結售匯出現逆差,往往被業內認為是跨境資本流出的信號,而資本項目反映國際資本流動,也能反映資本流出的壓力。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跨境資本從凈流入逐季轉為凈流出。進入4月份以后,在國內外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增加、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情況下,二季度改變了一季度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雙順差”格局,轉而出現經常項目繼續順差,但資本項目凈流出的情況。

管濤認為,三季度我國國際收支仍是“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逆差”的平衡格局。“這對於實現我國國際收支自主性平衡是有益的,也為央行改善宏觀調控、擴大貨幣政策操作空間創造了有利條件。”

專家認為,對於當前出現的跨境資本流出不必過於擔心。

盡管連續兩月出現逆差,但數據顯示,前9個月銀行累計結售匯順差10541億元人民幣。管濤表示,跨境資金總體保持凈流入態勢。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蔡宏波認為,“對坐擁近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同時依然保持了資本賬戶管制的中國而言,短期國際資本的流出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管濤認為,從調整的過程看,2012年底到今年年初,我國曾經歷了一輪資本較大凈流入。近期由於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內外部環境錯綜復雜,資金由偏流入轉向偏流出,“鐘擺效應”比較明顯,這也是正常的。

“況且,兩三百億美元的供求缺口並不算大,是可以承受的。”管濤表示。人民幣匯率波動無疑是資本流出的一個直接原因,但目前,企業的持匯意愿整體來看還是穩定的。

據介紹,三季度企業外匯收入結匯的比例仍然達到69%,比二季度還上升了1個百分點。9月份,企業外匯收入中的結匯比例達到74%,比8月份上升了6個百分點,說明當前市場主體的持匯意愿還是穩定的,並沒有出現恐慌性的囤積外匯。

對於后期趨勢,專家認為,未來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將在震盪中保持基本平衡,跨境資金流動雙向波動成為一種新常態。

管濤表示,現階段我國經常項目收支趨向基本平衡,人民幣匯率也趨近於均衡合理水平。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內外部不確定性因素有所增加,可能會使得跨境資金流動雙向波動成為一種新常態。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今年乃至未來一個時期,我國貿易順差總體趨於收窄,人民幣幣值雙向波動成為常態。加之我國鼓勵境內企業加大對外直接投資以及美聯儲退出QE等因素的共同影響,跨境資本流動將呈流入和流出交替出現、波動加大的局面。

蔡洪波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企穩,短期資本流出將會停止,甚至再回資本流入狀態。

管濤也表示,另外,海外對人民幣資產設定需求提升、境內外正向利差、年底西方傳統節日需求旺季等因素,都有利於跨境資金流入。

“總體來看,只要我國保持經濟平穩發展,再加上貿易順差較大,外匯儲備家底充實,跨境資金流動出現波動也是可以承受的。”管濤說。(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