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超:a股結構面臨洗牌 中國未來無可限量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專訪深圳菁英時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宏超
摘要:我們主要圍繞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在“價值成長”這樣一個大前提下進行投資。我們把投資當成企業來做,你可以去看那些經歷過10-20年后成長為偉大企業的發展軌跡,其實它們的持續成長只要達到20%左右,這樣就有機會鑄就偉大。做投資也是一樣的道理。
2014年將是版面投資的最好時機。從去年到現在,行情開始轉好。未來幾年的底部正在出來,今年是個大版面之年、擴張之年,但是市場糟了,擴張會累一點,但是效果是最好的。
三年前,我們就很深入的研究了美國在80年代初期進行的一系列經濟轉型升級的路徑,在這個過程當中,美國整個的變化跟我們今天有很多地方非常相似。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我相信隨著現在一系列政策的落實,符合未來新的發展趨勢的新興產業將會崛起,推動中國經濟向前發展。再過十年甚至二十年,a股市場結構會重新洗牌,推動下一步股市上漲的動力就來自於這些新領域會成長為世界級的公司。
個人認為,現在的房地產軟著陸是沒有問題的。未來房地產的絕對價格可能不會出現大的回落,更多會顯現在隱性價格的回調,就是說未來十年我們的收入可能增長1-2倍,但房價不一定會出現大的調整,也許還會有上漲,但漲幅會遠遠低於收入的增長,這就是一個變相的降價。
私募行業規範發展肯定是大勢所趨
問:貴公司近一兩年來的業績非常優秀,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均名列前茅,產品凈值也不斷創出歷史新高,主要受益於哪些品種的操作?
陳宏超:我們一直都保持著自身的風格,在“價值成長”這樣一個大前提下進行投資。這個核心就是選擇未來能夠走向偉大的企業,或者說選擇那些未來能夠長成參天大樹的種子。我們投資的生物制藥、tmt、消費、資訊安全、特斯拉引發的電動車產業鏈等領域,都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近年來,我們公司在投資操作上做了些優化,更加注重對於波動性平滑。例如,我們看好某只標的后,注重選擇在一個效率更高的的時點進入。我們發現,這種平滑為客戶提供更穩健的收益,在2013年上半年的市場高達20%以上的回撤時,我們依然保持平穩增長。
這種規則帶來的另一面是,為了等待更好的進入時機錯失機會,這也值得我們反思。2014年,我們更加注重這兩者之間的均衡,目前看,效果非常不錯。
問:現在私募可以自己發行產品了,私募發行會更加方便,產品也會更加多元化?
陳宏超:是的,現在徹底改變了過去那種操作不方便的弊端。
自己發行產品更加靈活和便利,信托是有標準文字的,而且是一個文字行天下,這會抑制很多意愿。
個人認為,新政策對私募的大力扶持,這對整個行業的發展促動會很大,甚至會帶來行業的一場變革,別看它只是從某些制度層面上稍微做了調整,但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可能目前還只是剛剛開始,效應還沒體現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將來整個行業的發展可能會如火如荼。
問:很多人認為未來對沖基金可能會面臨爆發式的發展?
陳宏超:現在對沖基金的基礎規模還不大,以后的發展可能會大大超出預期,但現在市場處於比較低迷的時候,難度會大一點,隨著市場環境的改善,包括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逐步向好,這些都會發生改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問:怎么看私募備案后的監管?
陳宏超:從長遠來看,規範發展肯定是大勢所趨,是一件好事情,私募要想獲得長期的發展,必須規範。
過去幾年,私募發展受到很多制約,現在政策框架有了,這就好比有了交通法規,我們只要按照交通法規去行駛,這樣整個市場會有良好的秩序,而且大家都有章可循。
專注做好股票投資 提升自己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問:隨著現在可以自主發行產品以后,貴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是什么?
陳宏超:現在行業政策重新出臺之后,我們也調整了未來發展戰略。我們希望根據國家的相關法規政策,不斷的去規範、提升自己,通過充分發揮我們的優勢,為廣大投資人做好財富管理,做一個將來有利於市場發展,又能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設定等各方效應的私募機構,同時推動社會的進步。
在此基礎上,我們會通過多發產品,壯大規模。在公司內部組織架構上,會沿著更加規範和良好的私募投資機構方向去走,向國內外優秀的私募機構看齊。
問:從產品規劃上來講,和其它機構的合作方面你們是怎么考慮的?
陳宏超:早期我們會依托自己發行為主,目前我們正在自主發行一期產品“菁英時代價值成長1號基金”,這是我們公司獲得私募基金牌照后首次嘗試自主發產品,托管在招商證券(600999,股吧),主要投資但不限於大消費、大服務、新興產業,能更好的發揮我們的投資優勢。從前期和客戶的溝通上看,效果非常好,認購非常踴躍,規模可能會遠超預期。
同時我們也會推動將來跟相關機構的合作,在這方面,我們會尋求更多的方式去溝通和交流,加強這方面的合作。
問:在目前的點位發行產品的主要考慮和產品的特點是什么?
陳宏超:我們自主發行產品,主要是要站在歷史最高點上迎接新的起點。
產品會規範運作,公司已發行多只產品,且是全部產品實現正收益的穩健私募之一 ;
我們的產品穿越牛熊,凈值均創歷史新高,2013年以來所有產品平均收益率超過40% ;
我們會堅守價值成長理念、專注轉型升級方向的財富管理專家;
產品由資深基金經理掌舵,投研團隊穩定優秀;
我們會精準判大勢,把握大底部。
問:在產品設置上,你們的產品會不會涉及到其它的領域?或者只專注於股票市場?
陳宏超:可能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面,我們還是想集中精力聚焦做好一件事情,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講,能夠把一件事做專做好就可以了。
問:股指期貨等您的金融工具你們會應用到產品中去嗎?
陳宏超:我們歷來是想在私募領域里面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所以在投資方向的選擇上也是有所取舍,主要圍繞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在“價值成長”這樣一個大前提下進行投資,其它金融衍生品、杠桿交易等,不是我們的價值取向。
我們是把投資當成企業來做,你可以去看那些經歷過10-20年成長為偉大企業的公司,其實它們的持續成長只要達到20%左右,這樣的公司就有機會成為偉大的公司。做投資其實也是一樣道理,如果你能持續保持穩定的增長,這就足夠了,沒有必要去做很多其它方面的投資,這和很多企業的成長也是一樣的道理,一些主業突出和專注的公司往往后來都會成為偉大的公司,過度多元化在后來發展過程中都不會很理想。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 未來會帶來新的變革
問:說到多元化和專注做某件事情,最近1-2年,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這三大互聯網巨頭在向不同的領域有很多的並購,這些事件您具體怎么看?
陳宏超:互聯網的實質是新經濟(310358,基金吧)的連接模式,你會發現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都會有很多的並購行為,它其實是起到了連接的過程。比如騰訊收購某個企業,但它不會自己去經營和運作,它往往是把自身看成一個大的平臺,然后它把這個平臺培養成一種生態,生態形成以后,讓不同的能夠在生態鏈條里面有效互動的企業和業態連接起來,這實際上是一種新的模式,這並沒有分散它的經營,它始終是把自己的平臺做好,這跟一般理解的多元化是有差異的。
而且它的並購都是圍繞自己的主業在擴張,bat發現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出現很多新的領域需要版面,並且自身的優勢又可以跟這些領域結合在一起,bat就可以提前去買好船票,先把它占有下來,這跟我們所想的看到哪里好就去投哪里是不一樣的,bat是圍繞著自己的戰略在執行。
問:您認為互聯網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陳宏超:互聯網由過去的網絡連通階段邁向全方位的智慧化提升。大家可以看到,從以前的互聯網到現在的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包括和各種因素結合起來,比如云計算、大數據等等,它會形成一個全新的智慧化的階段,這個新的階段會對過去傳統的東西有一個顛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斷的涌現新的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它會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以及經濟,其實有很多領域我們現在可能還看不到,但有一些已經在不斷的沖擊著我們,其實每個新模式的出現會帶來整個生態鏈的變革,個人認為,下一步就像過去20年當中,互聯網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和經濟一樣,隨著未來全面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也會帶來新的變革。
問:你們在互聯網領域有做投資嗎?很多私募在海外投資互聯網領域盈利都挺可觀的。
陳宏超:過去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在國內由於受到一些上市條件的限制而無法上市,多數都跑到海外去上市,隨著創業板相關條件的放松,我相信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會回到國內,而且目前已經出現了這樣的局面。據我了解,海外上市的一些公司正在做私有化,開始往國內回流,隨著后面上市企業的越來越多,也給我們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
作為一個能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和經濟的領域,我們肯定是要密切關注的。而且會盡可能去挖掘其中的投資機會,其實我們已經把tmt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投資領域在研究。
a股結構面臨洗牌 尋找未來會成長為世界級的公司
問:有私募認為,未來是一個長期的慢牛走勢,認為未來三個月a股會完成筑底的過程。您對未來行情是怎么看的?
陳宏超:我跟他的觀點非常相似。其實在三年前,我們就做了一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專題研究。當時我們很深入的研究了美國在80年代初期進行的一系列經濟轉型升級的變化,其實從這些領域看,美國實際上在通過80-90年代全面的轉型,尤其是在資訊技術領域,美國全面跑贏全世界,帶來了一場資訊革命,最終使得美國經濟持續成為世界的火車頭,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美國整個的變化跟中國今天有很多地方非常相似。比如美國在70年代時期,黃金和石油暴漲,通脹提高;經濟增長放緩;很巧的是,道瓊斯指數也經歷了如上證指數一樣“十年零漲幅”的徘徊過程。美國在那個階段以后,里根重新調整了經濟政策,比如當時鼓勵投資、減少稅收、鼓勵消費等等,使得美國從80年代開始逐步進入到一個儲蓄率下降、通脹率下降的時代,同時科技與資本的結合快速的發展起來,401k計劃幫助美國走出20年的大牛市,美國共同基金也開始獲得了迅速壯大。
再看看我們今年的背景,和我們現在實施了一系列政策,跟美國當時有很多相似之處,今年我們的gdp也下了一個臺階,我們由過去的追求gdp數量增長轉向追求質量的增長;我們建立了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新三板誰有好項目都可以投;前段時間出臺的鼓勵基金公司的發展,到今年大力扶持私募行業的發展,實際上跟美國當時大力扶植共同基金的發展是一回事;過去我們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以房地產和“鐵公基”為主這樣一個靠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態勢,今年我們開始轉向通過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這和美國當時是一脈相承的。
唯一我們還沒有做的就是401k計劃,但我估計也可能會推。
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我相信隨著現在一系列政策的落實,符合未來新的發展趨勢的新興產業將會崛起,推動中國經濟向前發展。再過十年甚至二十年,a股市場結構會重新洗牌,今天市值大的公司可能以后會退居二線,今天看起來很小的公司通過自身的不斷壯大,將來會取代現有的大市值公司,所以說推動下一步股市上漲的動力就會來自於一些未來會成長為世界級的公司。
問:您認為今年下半年行情會是一個轉折性的走勢?
陳宏超:看未來十年,大局已定。在十字路口時,新一屆領導人勇於肩負歷史重任,在“轉型”戰鼓和“升級”號角的交響中,中國巨輪載夢啟航,駛上改革的新長征。
從未來投資機會來看,資本市場將進入黃金十年!過去十年,中國是以土地為載體的城市基礎運營模式,靠的是水泥加磚頭,因此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最為受益,房地產行業的黃金十年就是最好的說明,光這一領域就創造了約120萬億的價值。未來十年,中國將轉向以創新實體經濟為主體的資本運營模式,靠的是資本加科技的力量。
資本的流向,先導於一個國家的經濟起飛。作為實現中國夢的重要載體,在資本市場這個平臺上,能夠不斷挖掘新的增長點,引導經濟向高附加值的產業升級,為再次騰飛提供可持續的動力。
同時,資本市場的規則已變。過去一年,資本市場的一系列的改革創新,如倡導價值投資、新股發行注冊制、完善退市制、推動長期資金入市等改變著市場的遊戲規則。如果說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是對存量問題的解決,那么本輪的市場化改革將是“打掃干凈屋子”的徹底革新。未來,資本市場定位將從“圈錢市”變為“投資者保護市”,從“封閉市”走向“開放市”,我們需要按照西方成熟市場的體系標準來評判投資價值。規則變了,再墨守舊的投資思維,最終很可能被市場拋棄。
更讓我們振奮的是,大資產管理時代已經來臨!隨著私募正式納入“正規軍”隊伍,橫亙在各機構之間的制度藩籬被打破,更廣闊的財富管理之門向我們敞開。
未來已來!我們認為,2014年將是版面投資的最好時機。從去年到現在,行情開始轉好。未來幾年的底部正在出來,今年是個大版面之年、擴張之年,但是市場糟了,擴張會累一點,但是效果是最好的。
問:現在a股市場最多的問題就是制度不完善,您對這個問題怎么看?
陳宏超:a股新陳代謝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業績差的公司占有了寶貴的上市資源,同時也使得很多上市企業不思進取。這個現象雖然存在,但並不影響未來優秀企業的迅速崛起,個人認為,對投資影響不是很大。
房地產行業的黃金發展時期已經過去
問:中國有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房地產綁架了中國經濟和人的消費能力,現在房地產也正處於一個非常敏感的時期,您具體怎么看房地產未來走勢?以及房地產對中國經濟未來的影響?
陳宏超:房地產行業的黃金發展時期已經過去了,未來的房地產更多是一種結構性並不是全方位的,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還沒有完成,未來的潛在需求仍然能保持它的持續性,只要我們措施得當、政策不出現大的失誤,個人認為,現在的房地產軟著陸是沒有問題的。未來房地產的絕對價格可能不會出現大的回落,更多會顯現在隱性價格的回調,就是說未來十年我們的收入可能增長1-2倍,但房價不一定會出現大的調整,也許還會有上漲,但漲幅會遠遠低於收入的增長,這就是一個變相的降價,相對於我們的購買力來講,房子價格是在下降。
至於房地產對經濟的影響,因為拉動經濟的模式在變,你會發現其實我們整個經濟結構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它是一個此消彼長的趨勢,意味著傳統東西處在一個慢慢萎縮調整的勢頭,另外有一批新的東西在快速崛起。這樣對整個經濟的影響,在轉型的早期可能會制約經濟的變化甚至股市,你可以去看美國80年代早期,它的股市啟動也是很緩慢的,因為它要在這個地方完成一個轉型升級的切換,這個切換會有一個相對比較痛苦的過程,但這並不影響經濟向上的動力,相反,在這個過程當中,通過不斷的積累,不斷的消化,可能更有利於后面的轉型升級。
a股將來一定是一個多元結構和多元組合匹配起來的相對成熟市場
問:房地產是高負債的公司,銀行和房地產關係十分密切,您對銀行業未來發展怎么看?
陳宏超:我們在三年前就圍繞“轉型升級”四個字做文章,因為中國到了必須轉型升級的時期,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很清楚,所有傳統的領域已經不再納入我們關注的范圍。
並不是我把銀行、地產等這些傳統行業看的非常糟糕,個人認為,未來投資會是一個不斷走向成熟的市場,不同的投資品種會迎合不同的投資需求,藍籌股將來會比較匹配那些需要有一定的現金流和分紅回報達到一定水平的投資行為,正好契合了保險(放心保)機構等大型機構的資金。
將來一定是一個多元結構和多元組合匹配起來的相對成熟市場。我們談論市場的時候,往往喜歡用一刀切的方式來對待市場,比如講到pe,你為什么60倍?我為什么才6倍?那是不同的標的和估值體系,我們不能把它們放在一起來比較。我為什么會講到市場的多元化,其實就應該是這樣,每個人倡導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估值體系是不一樣的。
尋找高速成長的公司 未來投資十大主題方向
問:那你們的估值體系是怎么樣的?
陳宏超:我們的估值體系就是價值成長。我們希望找到高速成長的公司,然后長期持有。怎樣尋找高速成長的公司?首先這個行業會處在一個高速成長的行業;其次我們在這個高速成長的行業當中去挑選估值相對偏低有安全邊際同時有很好的成長性的公司。
未來市場,像過去一樣同漲同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更多的是將來對投資人專業性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在這個過程當中,怎樣去甄別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更多的是要常學常新,跟進潮流與時俱進,對新鮮事物要有胸懷去擁抱它,這要求我們跟不同的思維碰撞,我們公司也會引進一些年輕人,讓他們的新鮮血液激活我們新的思維。
其次從研究行業到公司我們比較聚焦,在人員不是很多的前提下,要想全面涉獵是不可能的,我們就要通過篩選之后聚焦到你認為最有潛力的行業,然后再到最有潛力的公司。
另外我們不太關注市場的波動,所以在這方面我們基本上不用浪費時間。我們就是懷著做pe的心態去做投資,一個公司如果不能投三年,我們不會去深入研究它。
問:你們現在聚焦的行業主要是哪些?
陳宏超:還是那些沒有變,因為我們是按照5-10年去投資。
我們主要有十大方向:一、移動互聯;二、資訊安全;三、大健康,其中特別看好醫療器械及新興領域;四、環保;五、物聯網;六、新消費;七、大文化;八、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九、自動化;十、新材料。
隨著技術的革新 很多傳統模式都會面臨大的變革
問:現在新能源汽車一方面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另一方面是以豐田系的混合動力車為代表。你們更看好哪一個方向?
陳宏超:其實新能源汽車真正的顛覆應該是從特斯拉開始,個人認為特斯拉會像蘋果一樣,真正的顛覆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它現在所做的姿態,營造了未來新能源汽車全面落地的大環境,打個比方,現在特斯拉汽車如果讓你在深圳開,你根本沒辦法開,只有營造了更好的環境,新能源汽車才會全面鋪開。特斯拉是真真實實落地了,而且運行良好,目前看來,還沒有哪個能顛覆它,特斯拉就是汽車行業的蘋果,會帶來整個行業的變革,但這需要一個過程。
隨著技術的革新,將來很多傳統模式都會面臨大的變革,像太陽能,如果它能達到更好的經濟性,將來太陽能的應用會全面鋪開,一旦鋪開以后,過去傳統的電網都要被顛覆。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跟蹤技術的革新,同時跟蹤它的商業化。如果這兩二個因素都同時具備了,那很多產業就會爆發,對傳統產業就是一個顛覆。我們現在越來越看重“顛覆”這二個字,“顛覆”代表二個方面:一方面代表的是巨大的機會;另一方面代表的是巨大的風險。對於被顛覆者意味著巨大的風險,顛覆者面臨巨大的機會。這種情況在很多領域都有發生,比如現在微信出來以后,基本上替代了簡訊。將來顛覆和被顛覆會在很多的領域不斷的發生,而且會越來越多。
創業板未來必然走出世界級的大公司
問:您關注的這些所謂的“新經濟”多數在創業板里面,那您對創業板未來走勢怎么看?
陳宏超:對所有的東西還是不能一刀切,創業板里面有很多偽創新的公司,這些公司肯定存在很大泡沫,但對於一些真真實實的創新性公司和未來行業具備很大成長空間的公司,其實不管什么時候都不會是它的終點,可能某個環節上反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尤其是在當下,整個資源整合還沒有完全拉開序幕的階段,現在的行業集中度還非常低,如果這些企業通過有效的整合,有可能出現內延式和外延式的雙重擴張,這些公司未來可能會出現高速增長,它們在過去的領域可能是一片紅海,但在新的領域就是一片藍海。
個人認為,對創業板我們不要一概而論,如果將來嚴格實施退市制度,創業板會分化,有些會變成垃圾股,有些還會繼續走出大牛行情,創業板和中小板這些中小公司里面必然會走出世界級的大公司,問題在於能跑多少家出來。
未來10-20年 中國無可限量
問:您對未來經濟走勢怎么看?貨幣政策怎么看?
陳宏超:中國現在的經濟還是跟過去一樣,不同的是,過去我們是喊轉型升級,今天轉型升級真真切切的正在發生,將來還會進一步演繹下去,“哭”和“笑”會相伴而生,如果我們要以一刀切的方式去評判經濟其實已經不合適宜了。現在很多人還會慣用過去的一個標準去衡量經濟,這就好比我們a股的指數一樣,上證綜合指數已經不合時宜了,如果你還拿它作為你的投資研究標準、參照標準、投資依據,那你肯定會感到很尷尬。
我們股市跟經濟是一脈相承的,上證指數里面的公司較少是代表新興方向的東西,股市趴著2000點不是很正常嗎?接下來上證指數要漲,無非就是把估值抬升,比如銀行股是現在是6倍,把它調到8倍,但你要想銀行股每年都能增長,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市場氛圍好的時候,估值就給高一點,僅此而已。
個人認為,在最近的2-3年當中,中國經濟在完成一個厚積的過程,就是轉型的還沒真正轉過來,傳統的行業又受到沖擊,處於一個早期轉換期的潛伏階段,經濟相對會比較難熬,這就好比80年代初的美國。
貨幣政策也是一樣,不會有大的變化。個人認為,貨幣政策是要配合轉型升級的。
問:您對新屆政府改革怎么看?
陳宏超:我始終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在看問題的時候,我會看到新生力量的崛起。個人認為,改革的能力是巨大的,改革釋放出來的能量要遠遠大於現在出現的消極因素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改革能量的釋放要產生效益需要一個過程。
制度改革就是制度創新,舉個列子,農村承包制的改革,它讓老百姓的糧倉就滿起來了;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后,中國經濟遇到了非常大的壓力,怎么拉動中國經濟?當時政府確定了三個方向,住房、汽車和教育,奠定了汽車、住房過去十幾年的飛速發展。
今天中國把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建立起來,我可以大膽的預測,未來10-20年,這項政策如果能夠持續下去,中國經濟發展無可限量。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