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主筆室〉QE至今、各國央行如何捉對PK?
鉅亨網總主筆 邱志昌博士 2014-10-23 07:16
壹、前言
圖一:美元指數周曲線圖,鉅亨網首頁
本文論述:一、在美國聯準會(以下皆稱:FED)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以下皆稱:QE)下,其它各國央行對外部效果(External Effect)如何應變。二、本文描述,各國央行在國際貨幣市場中過招;與FED高來高去,其隱含對該國家經濟利益的思維。三、最後本文認為,韓國央行所採策略與FED同步,因此先行受益。中國人民銀行則以本身發展為主要思維,落實結果卻完全與FED對立。台灣央行則與人行思維相同,但所採策略較為彈性靈活,依此思維、台股仍擁有多頭厚實背景。
貳、歐元區ECB一向寬鬆、無捉對問題!
自今2014下半年起,因美元QE即將完全退場,與預期FED將升息,國際外匯、股票、債券與商品市場多顯著波動。本文以以美元指數階段性趨勢劃分為下列階段:一、在2013年5月時,FED曾宣告QE一定要退場,當時美元指數一度由谷底翻升;在2013年5月13日時達84.25點。二、而近期預期升息效應比上次更強,目前美元指數已站上85點;而且在2014年9月18日,FED會議後寬鬆宣告後,美元指數並無完全轉弱、還在餘波盪漾。三、上述兩次美元指數上揚,所造成影響有所不同;2013年時造成新興國家貨幣、如印尼盾等貨幣的大幅貶值為主流;而歐元與日元弱勢為配角。而這次則是歐元,成為美元指數強勢下,最主要的弱勢核心貨幣。
但無論是2013年5月、或是本次FED貨幣政策所引發國際貨幣波動,多使全球金融市場發生顯著波動。前者幾乎釀成第二次亞洲金融風暴(Asian Financial Crisis),後者目前已使歐元弱勢更凝重。黃金與美元是全球各國準備貨幣(Reserve Currency)、即央行最主要的資產。FED貨幣政策對美國經濟體效用顯著,而其所產生外部效果也會影響全球其它所有國家。對新興國家而言,各國央行少有足夠實力去長期干預外匯,因此在QE不斷寬鬆時,受到美元弱勢影響,各國匯率多有升值壓力;一旦形成貨幣升值趨勢,新興國家多怕升值過頭,有礙出口產品價格競爭力。
除歐元區因歐洲央行(以下皆稱:ECB)同時執行寬鬆貨幣政策,因此歐元在美元QE執行期間、升值情況並不顯著。但在2014年6月後,ECB持續寬鬆與FED的貨幣政策正常化,完全不同調;而且全球貨幣市場並沒有因為,FED在9月18日繼續寬鬆宣言而放心;仍然充滿美元QE必將在近期內退場,而且FED一定升息預期。目前這種預期只是短期轉淡、但心理並沒有完全放下;美元指數要在近期回到85點以下並不容易。
圖二:韓元兌換美元月曲線圖,鉅亨網首頁[NT:PAGE=$]
叁、韓國與台灣央行如何與FED捉對?
面對這樣一個情境與趨勢,除ECB之外,全球各國央行為因應FED的QE來去,多採取了不同的策略。本文觀察結果,其中幾種主要策略運用,截至目前為止可分成三種類別現象:一、以美元、黃金及歐元、或人民幣為貨幣發行準備新興國家,如果該國央行缺乏足夠外匯可干預匯率(Dirty Floating),且無堅強專業能力去洞悉美元走勢,則將使一國外匯市場及股票、債券市場,大幅劇烈波動。在QE執行階段中,股價指數與債券價格大漲;但在2013年5月後則資金再度回流到美元,股債市價格下跌、且外匯存底損失慘重,如東南亞新興與南美金磚國家等。二、在2013年5月,因為ECB繼續寬鬆,南歐新興國家並沒感受到QE退場壓力;但在2014年9月前FED將升息的預期,就已使南歐高收益債價格顯著向下波動。三、本文發現,為因應FED的QE來去,若該經濟體也採與FED貨幣政策同調,則可以隔離匯率對其市場經濟成長波動,但可能引發輸入型通貨膨脹。最顯著例子為韓國,韓國央行在QE執行同期間中,以寬鬆政策應對過FEDQE政策。在2009年到2012年間,韓國的確達到以弱勢韓元增強產業競爭力,但也造成顯著輸入型通貨膨脹、消費者物價顯著上揚。而在2013年初起,弱勢的韓國央行可能無法再對抗FED的QE退場,無力進行反向操作、產業競爭力衰退、企業獲利前景轉差、股價裹足不前。這是新興國家中,想藉由FED的QE執行期外部效果,順水推舟、想搭QE順風車的典型個案。
圖三:韓國股價指數月K線圖,鉅亨網首頁
而台灣央行則是以兩種策略在應對美國QE的來去,一是2012年前在外匯市場中,穩住趨貶新台幣匯率;以避免輸入型通貨膨脹燃燒。二為徹底洞悉與運用美元與黃金價格的逆向波動慣性,以較低的通膨代價獲取貶值對產業競爭力的提升效果,同時也為台灣賺取美元升值的增值利潤、增加國家財富。台灣央行是在QE即將退場前,2013年5月至2013年底間,才開始放手讓新台幣貶值;即使台灣企業家,已從2012年下半年起,對弱勢韓元的匯率已快要抓狂了。但台灣央行卻不在QE風頭上與弱勢美元作對,只是控制QE外部效果不要讓新台幣不斷升值。而在QE已決定退場到真正要退場前,進行兩項現在看起來、的確是高手過招的金融操作。一為在2013年第三季起讓新台幣匯率開始轉弱貶值,而貶值的手法卻是大買當時還是弱勢的美元。以財務金融操作觀點,台灣央行善用理性預期邏輯,在QE戲碼要落幕前,來一段對台灣企業有益的精彩收尾。2013年下半年第三季起大買美元,一方面意謂台灣央行,當時可能已看穿國際金價將轉弱趨勢,不再以經常帳順差買進黃金為準備,轉向當時已預料將升值的美元。二方面則顯示台灣央行已預估到,美元將自QE真正退場起將漸趨強勢,並會持續一段期間。
以目前美元指數驗證,台灣央行在2013黏第三季後買進美元策略,的確是一石兩鳥。貶值的新台幣匯率,使台灣企業在2014年初起增強出口競爭力。上市公司訂單滿載,股價也因獲利前景可期,在所謂蘋果概念股帶領下,台股加權股價指數直奔9,500點以上。當然,以生活現實情況而言,台灣民眾也的確在2014年第二季起,付出購買力下降、消費者物價上揚代價。但本文認為,台灣央行思考邏輯屬於多層次,它想用最低代價下的策略,達到多方面有利效果。最明顯的是,它抓住了貨幣政策的特質。所有國家包括FED寬鬆貨幣政策,多會有落後果即Time-lag Effect;而且台灣央行應是對QE成果持正面思考,預估FED的QE終究會促使美國總體經濟復甦,因此才在QE即將正式退場前,突如其來、買進美元。
圖四:新台幣兌換美元匯率周曲線圖,鉅亨網首頁
[NT:PAGE=$]
肆、台灣央行貨幣政策中隱含避開輸入型通膨與促進股市繁榮思維!
台灣央行並沒有忽視,2012年到2013年上半年,企業求取新台幣弱勢貶值,以增強產業競爭力呼聲。但落實新台幣弱勢的策略時間點,則是以最小代價換得;也因此其策略進行時間點非常斟酌,這個時間點需配合美國景氣與貨幣政策發展。目前,弱勢新台幣匯率已促使台灣產品價格競爭力增加,這可從近一年多來,韓國三星電子股價步入空頭趨勢驗證。另外一方面、2014年初起,台股加權股價指數顯著走向多頭,已使國際外資積極重返台股市場,此國際收支帳的外資流入,抵消部份新台幣匯率弱勢效果。雖然近期在台外資大佈空單,也顯著賣超台股;但如上述,無論如何遲緩、在QE還有落後政策效果下,美國總體經濟終將復甦。台股也必然會再度接上美國景氣復甦,再奔向多頭行情、甚至續創近年新高。台灣央行借力使力,在外資還會再匯入情況下,國際帳流入與美元強勢一來一往,將可使新台幣貶值不致失控,輸入型通貨膨脹應不致與韓國一樣熱炙。台灣央行採取的是,相對於韓國央行平衡與穩健的金融操作。
現在美元與金價強弱角色互換,也使台灣央行在2013年第四季起買進美元為貨幣準備的策略功德圓滿,買進部位應已顯著獲利。而現在全球貨幣市場對FED升息預期仍然存在,因此新興國家匯價仍會有弱勢壓力。對台灣央行目前最大的幸福是,國際油價已經顯著大跌;即使弱勢新台幣可能引發輸入型通貨膨脹,但因油價明顯走跌、輸入型通膨風險已被部份抵消、弱化。若此,則維持弱勢新台幣的客觀情境,將明顯且持續存在。因此,在未來一段期間中,新台幣對外銷產業的PK能力會優於韓元;而無論如何延宕,台股加權股價指數最後終究將接上美國景氣復甦,延續多頭行情。
圖五:台股加權股價指數周K線圖,鉅亨網首頁
伍、中國人民銀行並非為敵對而與QE幾乎完全反向!
本文發現,中國人民銀行為對付美元QE進退策略中,是明顯站在對立一方。本文強調,將這種對立認為是一種智慧,可能會被認為肉麻;但絕對不是敵對性對立。自2009年3月,FED正式宣告美元QE開始,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就開始出現與FED逆向性改變。主筆文多次提過,人民銀行除在2009年為金融風暴及時救市需要,進行一次大規模寬鬆政策外。自2010年開始,人民銀行就開始回收此項寬鬆資金。以目前台商在廣州合法經營的租賃企業,其融資放款利息範圍約在4%至20%之間。如果通過合法申請,由台灣貨幣市場拆借資金,經營大陸北、上、廣租賃市場;若放款風險控制得宜、顯然獲利可期。高利率與升值下的人民幣,是催促產業轉型升級無形推手。這幾年來,中國產業發展已日益茁壯;台灣製造商在大陸已感受到「紅色供應鏈」已經崛起,不少台灣在大陸ODM或OEM大廠,已與這些新興供應鏈開始合作。
圖六:上海金融同業隔夜拆款利率周曲線圖,鉅亨網債券
在歷經五年多金融調控後,自2013年第四季FED的QE退場前夕。中國金融單位開始進行反向策略,中國人民銀行對人民幣匯率波動態度與貨幣政策,藉由國務院金融改革開展,及中共政治局三中全會,釋放出貨幣政策轉彎訊息:一、周小川行長在2013年底三中全會後,放出人民幣浮動區間將擴大訊息。2014年1月底,長期升值的人民幣突然回貶。二、在2013年6月時,各國股市因FED的QE退場決策大跌時,中國金融業財富管理業務也受衝擊。投資人搶贖共同基金以求現,造成上海金融同業隔夜拆款利率突然上揚到13.44%以上,迫使人民銀行出手以逆回購方式,對商業銀行進行短期資產收購,以援助其資金吃緊窘態。[NT:PAGE=$]
三、2014年6月17日,中國搶在FED可能宣告升息計劃前,人民銀行主動提出常備性融資貸款(以下皆稱:SLF),自動提供5,000億人民幣額度,供應5大國營舒緩銀根。四、近期在歐美股市大跌之際,再度以同樣SLF政策,對內地銀行注資至少以2,000億至4,000億人民幣,進行抵押補充貸款融資(PSL;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放鬆銀根。四、這一些寬鬆措施,再加上近期華爾街日報導,人民銀行已對20家民營銀行,同樣以SLF方式進行一季、即三個月短期寬鬆融資。匯總起來,這可能是人民銀行自2009年之後,最大一系列的寬鬆資金政策;幾次SLF措施金額高達1兆人民幣以上。
陸、結論:台股仍將重返多頭軌道之原因?
而也就在此同時,中國資本市場將開展「滬港直通車」。雖然近期香港佔中事件仍持續進行,尤其是周末時刻,旺角的佔領與抗爭更趨白熱化,但中國國務院對直通車業務仍持續進行。滬港直通已使內地券商進駐到香港中環與金鐘;中國內地券商將在香港為國際客戶,做為投資上證A股渠道。本文認為,這也將因近水樓台、可學習國際投資機構,有關股市管理資訊揭露、國際會計原則(IFRS)遵從及公司治理機能等等;這些多是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及人民幣進入全球主要準備貨幣所必需。
台灣央行所面對是一個開放小型經濟體,因此在面對準備貨幣美元極端貨幣政策時,所受到的正負面波動影響力道,短期顯著且程度明顯,如何化危機為轉機成為央行最主要思維。以本文上述,台灣企業未來仍將擁有接單價格競爭優勢,這也是台股將會重返、走向多頭行情的關鍵因素。
中國大陸是一個大而未完全開放的經濟體,以結果論也驗證中國人民銀行,必需採與FED逆向貨幣政策。人民銀行的策略需完全以中國大陸本身房地產、經濟軟着陸與內需市場成長為主要考量。本文認為,還好人行沒在2009年後進行人民幣QE政策,否則中國資產必然走向泡沫化,後果一定堪虞。也因為人行拖延寬鬆政策,因此穩定軟着陸趨勢,已為等待美國經濟復甦,塑造出可以等待的空間。在美國未顯著復甦前,中國經濟穩定着陸是全球經濟復甦不致中斷的最主要變數;也是全球股市多頭的最後一道防線!(提醒:本文為財金研究分享,不為任何機構、個人投資,及未來市場實際多空演變背書)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