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新股

129家企業ipo折戟:券商創投命運迥異

鉅亨網新聞中心


ipo預披露大限到期,不少企業要么倒在了排隊路上,要么處於暫停狀態。根據證監會最新公開披露的資訊顯示,由於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7月1日前有589家ipo企業從正常審核狀態變為中止審查狀態;同時,今年以來首發終止審查企業達129家。商報記者將為投資者梳理ipo折戟大軍里,券商、創投、擬上市公司命運迥異的五宗“最”。

最幸運


平安證券項目“復活”

趕上末班車

ipo預披露大限到期之前,平安證券可謂“最幸運”的保薦機構,沒有之一。此前受“海聯訊(300277,股吧)涉嫌財務造假”事件波及,平安證券負責保薦的ipo項目均被列入中止審查隊伍。而最新數據顯示,平安證券在預披露大限的最後時刻終於咸魚翻身,其保薦的多個項目已恢復為正常審查狀態。

具體來看,在中小板排隊的山西普德藥業、永興特種不銹鋼進行了預披露更新,也就是說按照新的ipo審核流程,兩家公司將很快可以上發審會。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的艾華集團、普萊柯生物甚至從中小板“轉戰”主板,完成預披露更新。加上6月27日進行預披露的5個保薦項目,平安證券共有北京浩豐創源科技、木林森、廣東秋盛資源等10單項目順利趕上末班車。

最受傷

招商中信建投

保薦項目撤單第一

忍受了一年多ipo暫停的寂寞空窗期、也經受了財務核查的考驗,百余個項目最後卻倒在了“盛宴”門外,這讓倚靠ipo的券商投行很受傷,也無異於斬斷了其很大一筆收入來源。業內人士透露,在ipo準備階段保薦業務的費用很少,重要的費用都在上市之后。與此同時,每單ipo項目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卻在大幅上升。

從券商承銷情況來看,129家終止審查的ipo項目共涉及41家券商機構。其中,招商證券(600999,股吧)、中信建投證券損失最為慘重,堪稱“最受傷”的保薦機構,分別有10個項目被撤,位列榜首。國信證券、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和華林證券也分別有8個、7個、6個項目被終止審查。

此外,在589家被迫中止的項目中,招商證券、中信建投證券被中止的項目都超過了30個。不過,上述中止審查的項目在規定期限內更新財務資料並commit恢復審查的申請,證監會履行法定程式后即可恢復審查。

最郁悶

多家熱門公司

終止審查

ipo預披露大限到期,在最後幾日ipo排隊企業情況也隨即發生了巨變。7月1日,就有多達54家企業因為沒有及時更新財務數據並進行預披露,而被終止審查。包括此前市場期望值極高的老字號天津狗不理集團、大連萬達商業地產、保利文化、威絲曼、東莞銀行等多家熱門公司。

從行業分布來看,傳統制造業成為終止審查企業的重災區。原上海家化(600315,股吧)團隊人馬打造的上海本草相宜、安婕妤化妝品公司均被終止;服飾企業如小豬班納、威絲曼、德爾惠等今年5月以來也相繼被終止審查。餐飲方面,2012年一同申報的ipo的天津狗不理、俏江南、廣州酒家等國內知名擬ipo餐企,如今僅剩廣州酒家排隊候審,目前也因財務數據過期處於中止審查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終止企業上市美夢破滅,但部分企業早已開始“另謀出路”。如徽商銀行、保利文化集團已借道港股上市,經歷6年上市路的郁金香廣告擬注入新文化(300336,股吧)曲線上市。

最可惜

4家已過會企業

結束征途

從去年ipo暫停一年有余到年初ipo重新開閘,有的企業已排隊等候數年。從最初申報、證監會審核到取得批文、刊登招股說明書等一系列流程過程中,ipo企業面臨很多變數。而此次折戟的129家ipo企業中,最可惜的莫過於已經通過發審會的4家準上市公司。資訊顯示,廣東珠江橋生物科技、南京斯邁柯特種金屬裝備、中航文化、遼寧益康生物4家過會企業均出現在了終止審查的名單上。其中,斯邁柯從2011年12月20日通過發審會至今年2月,等待發行批文的時間已經超過2年,計劃在創業板上市。

去年12月份就已處於“已commit發審會討論,暫緩表決”階段的資訊產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科技工程也結束了ipo征途;此前處於“中止審查”的10余家公司被下了最後的終止審查“判決書”。

最辛苦

pe/vc機構多年苦熬

等待成本增加

129家企業“魂斷”ipo,對於潛伏其中多年的pe/vc投資機構而言,無疑將面臨尷尬的選擇:是堅持重新來過還是選擇其他退出渠道?若選擇重新申報ipo,目前數百家排隊大軍全部發完尚需時日,等待將會是一個漫長而又煎熬的事情。雖然其他退出方式還有股權轉讓退出、並購退出、管理層收購退出等,但也並非易事。

安永統計數據顯示,內地的ipo頻道中,pe/vc投資的企業占比至少三成。這也意味著目前至少有約200家企業背后“潛伏”著苦苦煎熬的pe/vc機構。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的pe投資,至少八成以上的項目都要通過ipo來實現退出。然而值得關注的是,盡管ipo重啟,pe投資通過ipo退出的趨勢在持續,但回報率已出現大幅下滑態勢,pe/vc機構等待的成本也將增加。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