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iOS開發者的故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7-07 08:32
上周五,蘋果公司在北京組織開發者活動日,新浪手機藉此機會與國內部分開發者(開發商)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生存狀態,這是四個炯然不同的開發者故事。
樂看兒童動:
張祖欣(Norbert )目前的工作是將科技與兒童教育連接起來。
在99年,他畢業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瑞士銀行做開發,所周知的是,99年的手機還出於黑白屏時期,“將股票圖放在手機屏幕上顯示,那真的不是很sexy(迷人)”,這或許就是張祖欣對那個時期工作的一個簡單總結。
隨后,他發現手機游戲已經發展處萌芽,於是開始創業,做java手機游戲,也代理其他公司游戲。7年后,這家公司被迪斯尼收購,張祖欣成了迪斯尼媒體互動部門的負責人。
迪斯尼帶給張祖欣的財富之一與他現在的工作有關:兒童應用開發。
樂看兒童動的定位和適用人群很清晰:給0-12歲小孩用,讓他們在這個應用裏看到來自各國的動視頻,目前有6000多集的內容,從孩之寶到BBC,都是正版授權,60%是中英文雙語,在應用上有個按鈕可以一鍵切換——張祖欣希望自己的品不是純粹的娛樂品,也不要完全定位教育,用動這種最容易被接受的形式來潛移默化地影響那些使用它的孩子。
張祖欣既是自己公司的創始人,也是品經理,自己的三個兒子顯然能讓他更清楚品需求,例如父母模式,這是樂看給父母們開發的功能,可以將內容限制在3個不同的年齡段、觀察孩子喜歡看什麼、或是強制他們只能看英語內容,以及,付費購買。
樂看兒童動目前採用的是應用免費+內購的模式,這也是目前很多應用開發者都在用的模式,既能讓少有用戶都有機會接觸到自家應用,又能創造收入。但樂看並不強制購買,從張祖欣那裏得到的數據來看,自9月蘋果應用商店開設樂兒童欄目之后(以前是教育分類),樂看兒童動的下載量增長樂近5倍,目前每天有1萬左右的下載量,並且忠誠度較高,iPad平台平均有40分鐘的停留時間,今年平均留存率46% 。
與其他應用不同的是,兒童應用在越大的屏幕上越受歡迎,iPad強於iPhone,而電視又好於iPad,樂看已經跟小米海信、海爾、天貓魔盒等廠商合作,把自己的品放到更大的屏幕上。
更大的屏幕會帶給樂更看更長的用戶停留時間,在電視與盒子的平台上,這個時間達到了90分鐘,這是小屏幕手機望塵莫及的數字。
榫卯
孫勇,70后、果粉、學藝術出身、喜歡手工、玩攝影、玩音樂。tag DESIGN設計公司總經理,他和他的團隊製做了一個名為《榫卯》的應用。
孫勇的父親是個業餘木匠,據他講,小時候傢具都是爸爸自己打的。但他小時候應該沒想到過,自己以后的職業,會跟“木匠”生交集。
在網絡上搜索“榫卯”兩個字,可看到這樣的解釋:榫,剡木入竅也。俗謂之“榫頭”。亦作“筍頭”。 榫卯,讀作sn mo,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採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進部分叫卯,是我國古代建築、傢具及其它木製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
《榫卯》的開發團隊還在與孫勇合伙人所開設的另一家公司合用辦公室,盡管地方不大,但佈置的頗有意思,在演示屏幕四周,意式咖啡機與日本鐵藝茶壺,還有一台古董“檯燈”iMac混搭房子一起,彷彿顯露這個團隊的理念。
當膠水和釘子取代榫卯,機器取代木匠之后,這個職業已經既掙不到錢也掙不到尊重,年輕人自然不會理解複雜的榫卯結構。
孫勇正在做的事就是將年輕人都已經快不認識的兩個字,以及它代表的工藝和文化理念,放到iPhone上去。在為我們介紹的過程中,孫勇經常提到的兩個字是“原創”。 榫卯應用中的每一張圖皆來自團隊人員親自拍攝或手繪,在拍攝過程中,他們得到樂很多木匠師傅的幫助。
孫勇認為他的團隊是在美化木頭和傳統工藝,如果看到《榫卯》中那些極富質感的木頭和工具介紹,你就理解這點,他們為傳統工藝打造了一個很酷的環境。把100年前的木頭和更古老的工藝放在目前最流行的平台上,讓年輕的手機平台承載古老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讓人了解和接受它們。
目前榫卯在App Store的累計下載已經達到了20萬次,孫勇他們很意外,因為沒花錢推廣過,在軟件發出來的時候,他們認為能有5萬次下載就已經很滿足。
在中國的應用開發環境中,《榫卯》應該是個比較特殊的生存環境,盡管有應用內購,但1000多次付費每次18元的所得的收入還遠不夠養活它的團隊,它沒有風投,目前靠tag DESIGN公司外接的商業設計來養活,但目前儼然成了tag DESIGN的名片和標籤,向外界訴自己的設計態度。
故宮
在距離《榫卯》團隊12公里的地方,另一個應用團隊表現出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
在故宮辦公的《紫禁城祥瑞》開發團隊應該是我們見過的最特別的團隊,久坐中關村辦公室的人不會想到,還有人在皇宮內院裏辦公。
這是康熙帝為其母仁憲皇太后所建的景福宮一角,故宮紅墻襯綠琉璃瓦黃剪邊似乎與“App”這三個字母完全不沾邊,但進門走過一片長廊之后,你又不得不相信,昔日皇宮的部分居室已經裝上空調搭好WiFi,在這用最現代的方式讓用戶了解曾經中國最神秘的地方。
同樣是讓人們了解中國文化,但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乃恩和他的團隊任務更艱巨,他們要解析的不是一兩種工藝或藏品,而是將整個故宮的100多萬件藏品和它們背后的故事數字化。
馮乃恩和他的團隊並不是獨立作戰,因為是事業單位,他們有國家經費支撐,所以可以找到優秀的合作團隊與自己共同完成項目。此前他們曾與中央美院合作完成一款名為《胤禛美人圖》的應用,在App Store上,它得到的評價是“超凡脫俗”。
巧的是,去年我們曾在蘋果的一次開發者活動上遇到過與《胤禛美人圖》有關的開發者,他的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只有故宮,才有能力不計時間和金錢成本區做這樣的應用。
這是這支駐扎在故宮團隊的最大優勢:事業單位、國家投資、出的應用全免費。還有一點或許會令其他開發者眼紅,他們沒有下載量用戶量的考核,因為品屬於公益性質,沒有商業訴求,但馮院長也坦言,當然希望下載量越多越好,那是對他們勞動的認可。
在景福宮的會議室,故宮博物院資料信息部的丁壯、也是故宮系列應用開發團隊一員的丁壯為我們介紹了更多信息,目前他們的應用只是針對一件或一個類目的品而開發,例如目前已經上線的《紫禁城祥瑞》,通過圖片和文字展示故宮中的龍鳳麒麟等祥瑞形象的故事,順便介紹故宮中含有這些祥瑞的展品。昔日的皇家符號在這款應用裏得到了更有意思的展現,當屏幕橫過來時,它會從一個知識量應用變成導覽品,用戶可以找到這個祥瑞在故宮裏的位置。
馮乃恩形容他們的工作還在搭積木階段,總有一天會串聯起來。因為故宮裏的展品實在太多,他們目前還做不到一個大而全的作品,目前應用會不斷上線,形成一個“故宮社區”的概念,他們的願景是讓來故宮的人慢慢品味這些展品,讓不能來故宮的人們通過一種更簡單更現代的方式看到它們,負載到iPad上的故宮無疑會更吸引人。
易到用車
區別於前兩個偏文化的應用,位於中關村的易到用車希望展示的是自己的科技含量。
易到用車採用的是包用車模式,曾有媒體這樣估算:北京有550多萬輛機動車,假如有十分之一置,就是55萬輛。如果發動其中的十分之一參與分享,打車難的情況將大大緩解。
“每個人都是乘客、每個人也都是司機,用車時打開應用,就有人開車來為你服務。” 當然,這是個理想狀況。
易到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易到用車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朱月怡給出的答案是,技術與服務體驗。
根據她的介紹,從2011年開始,易到至今已經擁有20個與“租車”有關的專利,56個軟件作權;易到CTO湯鵬隨后談到了更多細節來詳解自己品智能屬性,比如根據iOS的定位功能手機用戶用車的熱圖展現,觀察周一上午或周末下午一個城市叫車最多的地方,根據這些數據制定新品或精準投放廣告。目前易到的接送機套餐、隨叫隨到、會務用車等品的起步時長和距離也都是根據這些數據來計算的。
另一種是針對單個用戶的分析,例如與天氣數據聯動,當天氣不好時,易到用車會給一個經常在下班時間用車的人發push信息,提示他要不要今天叫個車回家。
根據易到的數據,目前已經在全國擁有超過5萬台車,與傳統的出租車相比,易到的派單成功率達到99%,也就是使用易到基本都會有司機來接,而出租車交車軟件的這個數據大約是40-50%。
談到服務體驗,朱月怡公佈的數據是易到的業務已經拓展到中國的74個城市,本周還新增了紐約,舊金山和鳳凰城三個美國城市,Uber的中國門徒正在向著老師的起源地進發。而他們的品理念也與Uber不同,區別於Uber根據算法派車的不同,易到給用戶選車和資費質疑等權利。
從一個單一的叫車功能開始,易到的未來還會更豐富,例如他們已經嘗試與沃爾沃合作,給簽約司機提供優惠換車服務,他們相信,所有這些,正這是易到優於老師Uber的地方。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