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中樞上移 期指謹慎樂觀
鉅亨網新聞中心
摘要
·微刺激不斷,國內經濟環境謹慎樂觀
·公開市場操作常態化,市場“不差錢”
·房地產調整周期將延長
·持倉凈空仍然占主導地位,短期內多頭難以取代
·結合盤面走勢,我們認為,未來7月期指會有一定幅度的反彈,價格中樞將繼續上移,但總體仍偏謹慎。參考的點位上方壓力分別在2200及2240點附近,同時我們依然維持2100點是較為有效的支撐位置。
一、 行情回顧
結束6月的行情,上半年股指的走勢也告一段落。盤面走勢看,目前股指k線及macd指標走平,股指盤整兩月有余。回顧整個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拖累市場總體投資效果;實體經濟仍處於年后的緩慢復甦階段,隨著ipo重啟的臨近,進一步打壓市場投資信心,加上去年年中出現的資金緊張的心理暗示等等利空因素,無不牽制市場上行步伐。
與此同時,國家微刺激政策的不斷推出,央行定向降準范圍的擴大及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進行資金凈投放、領導層對經濟整體把控,又影響期指下探空間有限。隨著二季度結束,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國內經濟正緩慢復甦。
整個上半年,期指都在多空焦灼的背景下區間盤整,沒有走出趨勢性行情。截至6月30日收盤,滬深300收於2165.12點,較5月上漲8.65,漲幅為0.4%。盤面看滬深300在2100-2200區間內已盤整5個月有余。
二、影響因素分析
2.1 微刺激不斷,經濟發展謹慎樂觀
今年以來,國家微刺激政策不斷,包括繼續給小微企業降低稅負,依靠民間資本進行鐵路建設,籌措資金進行棚戶區改造、針對農業銀行(601288,股吧)適當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定向降準”,目標瞄準服務三農及小微企業。甚至在6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銀監會頒布商業銀行存貸比計算的新口徑,有利於銀行進一步釋放流動性。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一季度經濟數據公布后,國務院累計出臺不少於17個重大政策微刺激經濟,顯然從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可以看出這些微刺激政策的效果正在逐步顯現,但是不可否認,目前國內經濟仍存在下行風險,主要體現在落后產能的淘汰及結構調整將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另一方面地方經濟的下行壓力也不容小覷。在淘汰落后產能的背景下,一些依賴資源和以制造業為主的省份將顯著拖累總體經濟走勢。在此背景下,未來根據經濟發展狀況適時提出的微刺激政策可能仍會常態化,但效果如何仍未可知。
7月1日統計局公布的官方pmi數據顯示,2014年6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0%,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回升,表明制造業延續了平穩增長的良好勢頭。
早前公布的匯豐中國6月制造業pmi終值為50.7,為今年來首次超過50%枯榮線。經濟數據顯示國內經濟活躍度進一步提升,前期微刺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
但同時我們也關注到推動pmi上升的動力並不均衡,大中小企業繼續分化。6月份大企業pmi上升0.6個百分點,而中小企業pmi均回落,尤其是小企業pmi,在低位繼續回落0.4個百分點至48.4%的低位,位於枯榮線下。分項指標來看,pmi進口指數49.2%,仍在收縮區間。這顯示盡管內需回升,但勢頭仍需穩固。后期仍然關注政府的定向寬鬆及“微刺激”政策的推出。
2.2 公開市場操作常態化,市場“不差錢”
截止2014年6月27日,6月份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凈投放資金2040億元,連續7周凈投放。 不過統計從2014年1月3日當周到2014年6月27日當周,央行公開市場凈投放為-1840億元,由此我們認為,當前的連續7周凈投放可能央行更多考慮是避免去年年中“錢荒”的出現,未來不排除央行繼續采取逆回購的公開市場操作。從結果來看,雖然6月有新股發行和銀行的季末考核,也沒有出現“錢荒”,市場資金流動性相對充裕。
另一方面新股ipo重啟。按照6月30日晚間,證監會公布的最後一批23家企業預披露和預披露更新資訊統計,目前已有641家企業發布了預披露或預披露更新資訊。按照計劃,6月到年底,發行上市新股100只左右,並按照每月數量大體均衡的原則發行上市。a股有望在年底發行100家新股,全年預計融資額不超過1000億元,對整個市場來說並不算太大。
我們認為該事件后期的邊際效用將遞減,市場反應也會回歸正常,
對市場的整體影響不會太大,更直觀的影響可能在在新股上市打新時出現資金分流及凍結,但也基本屬於短期效果。因此下半年從資金面上看應仍屬於寬鬆狀態。
2.3 房地產調整周期將延長
隨著2014年上半年的結束,房地產市場也在低迷中走向尾聲。不過今年以來房地產調控出現了新形式,隨著3月初中央提出“分類調控”后,地方政府頻頻微調政策以救市,參與“救市”的地方政府數量不斷增加、調控的方式也多樣化。但即便如此,從公布的數據看,上半年房地產行業各項指標增速加速下滑,跌幅逐月擴大,房地產進入調整周期已無可厚非。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5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國房景氣指數為95.02點,同比低2.24,環比低0.77;百城住宅價格指數繼續回落,環比下跌城市明顯提升。2014年1-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0,739億元,累計同比名義增長14.7%,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同比下降8.5%。,目前企業的銷售表現不佳,去化不理想,在拿地與去存貨之間,去存貨成為房企首要任務,拿地意愿不強烈。
結合新開工面積來看,前5月,全國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同比下跌18.6%,增速降至2008年低谷,市場回落的態勢更為明顯。數據顯示,1—5月份,全國商品房成交均價同比下降0.7%,房價開始出現微幅下降。5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跌幅0.16%,是2012年6月份以來首次由漲轉跌。
我們預計下半年,迫於財政壓力,地方政府根據中央“分類調控”原則,尤其是近期住建部再次重申了樓市調控的地方主導權之后,參與“救市”的地方政府可能會進一步擴大,手段上也會加大調控力度,但是成效或不能過於樂觀,主要考慮到在需求並不會出現大幅上揚甚至逐漸回落后,沒有實質性的降低房價對房地產市場而言調控僅在刺激消費者的心理,對房地產市場不會有實質性的效果。而且限購放松的市場效應,仍然需要較長的反應期和消化期。有鑒於此,我們預計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周期也會出現延長。
2.4 持倉凈空仍然占主導地位,短期內多頭難以取代。
期指總持倉自4月份以來連續更新歷史高位,6月最後一周略有回落,與此同時期指成交量卻不增反降,可見多空雙方對峙的不斷加強是持倉增加的主要原因。從持倉結構來看,6月凈空持倉一直牢牢把握優勢,中下旬開始基本凈空維持在20000手左右,且空方增倉力量集中在主力的券商系席位中,我們認為市場持續震盪的情況下,機構的套期保值盤基於規避風險的需求將會持續空頭操作。但如果考慮政策層面轉暖,又將增強多頭看多的信心。如此,多空雙方進行博弈,勢必導致行情一直溫吞,而無明確的方向性行情出現。短期來看,空方壓力仍有待完全釋放,期指上攻面臨阻礙。
三、7月展望
總體而言,我們認為,下半年經濟在政策微刺激下謹慎樂觀,市場資金仍偏向寬鬆,但在房地產不景氣的帶動下,經濟下行風險仍然存在,未來幾個月決策層仍需出臺更多財政和貨幣政策以穩定經濟增長。
結合盤面走勢,我們認為,未來7月期指會有一定幅度的反彈,價格中樞將繼續上移,但總體仍偏謹慎。參考的點位上方壓力分別在2200及2240點附近,同時我們依然認為2100點是較為有效的支撐位置。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