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握手英鎊感染歐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英鎊,世界上資格最老的國際貨幣;人民幣,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國際貨幣。在中英貿易投資迅猛增長的背景下,當人民幣和英鎊可直接交易,會產生什么效應?
中國央行6月18日宣布人民幣對英鎊開始直接交易,至此,英鎊成為繼美元、日元、澳元與新西蘭元之后,第五個與人民幣直接兌換的貨幣。
以往,人民幣與英鎊交易,需先兌換成美元,再兌換成英鎊。人民幣突破“G7防線”,和英鎊實現直兌后,不但對倫敦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建設有著重要推動作用,同時亦標志著人民幣國際化再下一城。
企業反應熱烈
雷士照明英國有限公司19日就在匯豐銀行的協助下賣出英鎊,買入了人民幣。該公司是雷士照明在英國的子公司,目前已躋身英國照明企業前十名,而雷士照明是中國照明行業的龍頭企業。
此外,總部位於英國的渣打銀行,19日市場開盤后即與中國銀行成交了銀行間市場第一筆人民幣對英鎊的直接交易,隨后又與其他交易對手成交了數筆交易。
如此熱烈的反響,得益於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如火如荼的趨勢。“近年來我們的客戶對人民幣交易的需求量增長非常迅速。”匯豐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外匯、商品及企業銷售業務環球主管范德永表示,隨著人民幣在全球受歡迎程度的持續增加,建立一個高效的市場機制對於人民幣國際化來說非常重要。此次增加英鎊對人民幣的直接報價交易及做市商制度的設立,就是完善市場機制的一部分。
此前,人民幣對英鎊匯率中間價是根據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以及美元對英鎊匯率套算形成。這不僅令匯兌成本高企,亦有匯率風險之虞。
實現人民幣與英鎊直兌后,等於取消了二次換匯,中間價改為根據直接交易做市商報價形成。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外匯交易中心向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英鎊直接交易做市商詢價,將直接交易做市商報價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對英鎊匯率中間價。
直兌無須擔心匯率風險
英國是目前中國在歐盟內的第三大貿易伙伴,人民幣與英鎊的直接交易是中英關係中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要一步,這不僅有助於降低貨幣兌換成本,而且進一步推動了中英雙邊貿易和投資往來。
中央財經大學外匯儲備研究中心主任李杰指出,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以往都是用美元結算,就和美元固定了匯率制度,但現在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動較大,再加上目前匯率風險的衍生品市場在中國的發展情況並不太好,因此對我國的外貿交易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本幣外貿將會很大程度上利好我們的對外貿易。
據悉,實現直兌前,由於二次換匯有可能因為匯率變動而產生匯率風險,企業不得不使用對沖等手段或利用金融衍生產品,甚至改變貿易結算方式來避險,而直兌后則不存在避險問題。
據此,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金融市場部總監葉長遠建議,“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英國企業應當盡快將人民幣納入業務發展計劃,從而最大化地捕捉市場機遇。”
從對老百姓的生活影響方面,李杰認為,未來中國遊客在英國兌換現金或將更加容易,現在很多遊客都是在機場兌換歐元、美元,未來遊客如果來不及在國內兌換外匯的話,就可以攜帶人民幣出國,在國外可以很容易兌換。
推動與歐元的直兌進程
人民幣與英鎊直兌后,作為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倫敦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進一步得以鞏固。倫敦金融城人民幣業務建設計劃已步入第三個年頭,英國銀行與其客戶之間對擴大使用人民幣的興趣有增無減。
“倫敦一直保持其在全球離岸人民幣市場的領先地位。2013年,倫敦人民幣貿易融資和外匯交易量持續穩定增長。”倫敦金融城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3年倫敦人民幣貿易融資總額達430億元人民幣,較2012年同比增長10%;整體人民幣外匯交易量每天達253億美元,同比大增50%,且現貨外匯交易增量突出,顯示了更大的人民幣流動性。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劉利剛指出,鑒於倫敦在全球外匯市場和英國銀行業的主導地位,相關金融產品的潛力將是巨大的,人民幣對英鎊直接交易和結算機制將幫助倫敦培育離岸人民幣市場。
“英鎊在國際金融界具有相當大的影響,人民幣國際化和英國在全球金融業的地位相連接,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研究部主任崔洪建表示。
更重要的是,英國作為歐盟國家並未加入歐元區,人民幣與英鎊直接交易,雙邊金融與貿易互惠效應,亦容易感染歐元區國家。在英鎊助力下,人民幣與歐元直接互換應該為期不遠。
貨幣直兌的基礎是貿易投資
關於人民幣與英鎊直接交易,中英互動頻繁,從去年已開始鋪墊。本次中英總理年度定期會晤正值兩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10周年,在中英兩國不斷提升金融合作水平的同時,中英還簽署了金融、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教育等領域的合作檔案,反映了雙方在這些領域加強合作的愿望。
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觀經濟研究員趙慶明表示,人民幣國際化不應是一個孤立的過程,而須與中英貿易投資實現緊密相連,只有在貿易投資中使用的人民幣數量不斷增大,人民幣越來越被其他國家接受,才能真正實現國際化。
其實,中英合作體現了雙方的共同需求,在全球金融危機以后,中國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不穩定的世界金融結構中,充分發揮人民幣國際化的作用。而中英雙方的此次合作,不僅有助於穩定國際金融結構,也有助於中國自身發展,比如企業走出去,可降低中國外貿成本等。此外,英國是金融大國,在金融業方面有很強的基礎和實力以及很深厚的經驗,這是一種相互需求。
崔洪建認為,中英雙方合作,不僅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穩健推進,也有利於英國發揮優勢項目,更對穩定整個世界的金融體系是有好處的。
近年來隨著英國積極歡迎更多中國企業赴英投資,中英合作領域日漸廣泛和深入。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看來,中英貨幣直接兌換既是雙方需要,也是中英經貿關係發展的必然。
中英之間在貿易和金融方面的合作近幾年來愈加密切。若按交易量算,倫敦已經成為全球僅次於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2013年倫敦的人民幣交易量增加50%。而中英兩國間的貨物貿易額從2009年的392億美元增加到去年的700億美元,兩國商定,爭取在2015年實現雙邊貿易額1000億美元目標。
安邦咨詢首席研究員陳功表示:“建立在產業、金融等領域多元合作基礎上的貨幣直接交易,無疑有利於奠定雙邊關係的穩固框架,也可以為中國與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合作模式樹立典范。”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