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毛大慶:北京房價已經透支 30%人群壟斷60%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網訊息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日前發布3季度宏觀報告稱,進入2014年以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逐步進入一個長周期的調整過程,房地產大格局已變,倒逼實體經濟增長轉型。

有人質疑城鎮化已經到階段性飽和,有人說房地產不靈了,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毛大慶認為,不能像謝國忠那樣持之以恒唱衰中國房地產,其實它的問題非常復雜。


ccwe的報告報告稱,總體來看我國居民自有住房的比率已經很高,城鎮居民的住房需求逐步得到滿足,同時我國人口結構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急需住房的年輕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在下降;其次,最為重要和關鍵的是,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在客觀上降低了房地產的投資性需求,各類理財產品及其他金融類投資產品的不斷涌現,使人們可選擇的投資渠道和投資收益增加,投資者的偏好發生變化,由過去的買房保值,轉變為更傾向於持有現金。基於以上判斷,結論是房地產市場拐點已到。

對此,毛大慶(樓盤)認為,首先是消化不良的問題。從2003到2013年國家共計出臺179份調控政策 ,指向就是60-70個城市,這些城市過去兩年里發生了很大分化。先是土地超賣,結果導致現在需求量跟不上,然后消化不良。“像北京(樓盤)這種城市,本周又接著賣地了,肯定還是搶。房地產不好了怎么還有人搶?因為土地資源高度稀缺,大家還是看好未來。但是北京房子也不好賣,這是因為北京房價透支了消費能力和市場。這都需要時間調節,過去這些年就靠政策調節,掩蓋很多真實市場情況。“

哪些城市患上了消化不良症呢?國五條強調調控的50個對象里,主要是二線城市,約27個屬於弱調控的對象。2012年政府迎合投資賣了很多地,市場吸納很多土地。其實,這類城市經濟聚合力很強,省會城市在科技、教育、醫療能力本身不弱,為什么它今天消化不良?一是地賣太多太快,二是導入人口不足。這些城市經濟結構大約都是傳統結構的經濟,有些城市以鋼鐵、煤炭、陶瓷、建材為主的,轉型步履艱難,所以消化起來就很累。

“目前這些城市已經放寬了,限購已經形同虛設,因為本來這些城市限價也不強烈。真正拉動經濟的不在這些房子,而是在產業結構調整。”毛大慶說,“中國房地產市場再有個十年八年的發展絕對沒有問題,但是這個好要取決於實體經濟真實的變革”。

以北京為例,60%的市場被30%的人群壟斷著。“如果這個情況沒了,這個市場的結構會重新變化,可能產品會變成70%、80%的產品面對的是70%、80%的人群,這個時候面對的是老百姓錢包里真實的錢,這個就是實體經濟的問題。”毛大慶認為,北上廣深的房子蓋多少也不夠,因為城市資源聚合度高,通過行政指令、主觀意愿打散這個聚合度很難。

盡管這種聚合度一時改變不了,可是市場的購買人群也在發生著變化。以高階樓盤為例,其購買人群是衰減的,首先,主力購買人群資產飽和度已相當高,主觀購買意愿在降低;其次,跟反腐敗有關係;第三跟實體經濟有關係,有能力買這些房子的人都是跟煤炭、石油、鋼鐵行業有關,而今這些領域飽和了需要轉型,只有在新的主流行業里才會產生新的購買能力。

ccwe研究表明,一些小型地產商將面臨較大的壓力,而大型地產商壓力不大,房地產市場風險總體可控。

這其實關乎地產商業態的變化,毛大慶認為,未來房地產商部分會變成服務商。萬科今年30年了,下個30年要做卓越的城市配套服務商,這個概念很大的且該領域有著非常寬廣的市場。這些資產發展到住宅的邏輯是不行的,所以要打通國際市場,以求更好的輕資產模式往前運作。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