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頁巖氣開采阻礙重重 為何成本比美國高數倍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外媒稱,中國化肥生產商建峰化工(000950,股吧)2013年9月宣布,將改用頁岩氣作為原料氣。這是首家這樣做的中國公司。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6月23日報導,建峰化工未能“加冕”先鋒稱號,卻卷入了一場有關中國頁岩氣項目是否可行的全國性辯論中。高於預期的頁岩氣價格讓該公司當初做出的決定黯然失色。
在建峰化工最初宣布相關事宜9個月后,這家化肥企業尚未與國企中國石化(600028,股吧)就來自中國首個商用頁岩氣氣田的頁岩氣價格達成協議。
報導稱,美國的頁岩氣革命導致該國的能源成本和進口下降。中國希望類似好處也能降臨到自己身上,但發現很難比得過美國的勢頭。
據美國能源資訊局介紹,中國是世界上頁岩氣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技術可采儲量超出美國68%。
頁岩氣被譽為中國的遊戲改變者。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煤炭消耗量也占全球消耗量的一半。
報導認為,然而,到目前為止,中國在開發頁岩氣方面自上而下的授權未能復制美國私營企業那種具有競爭力的開采量或低成本。
報導稱,與北美的情況相比,中國的頁岩層往往比較深,地質條件也比較復雜。總部設在瑞典的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埃利奧特·布倫南說:“由於地質條件非常復雜,中國開發頁岩氣的成本往往要高於美國。”
其他成本源自落后的管線基礎設施和國有壟斷企業的主導地位。彭博新能源財經最近在一份報告中警告說,到2015年,中國的頁岩氣生產成本將是美國同類項目的兩倍以上。報告說,增加頁岩氣產量需要提高用氣價格或政府補貼。
報導稱,中國已經制定到2015年頁岩氣產量達到65億立方米、到2020年達到600億至1000億立方米之間的目標。到目前為止,中國石化一直是這一領域的旗手,眼下正在涪陵擴大勘探規模(涪陵距建峰化工位於重慶附近的化肥廠20公里)。到2015年底,中國石化涪陵頁岩氣田的產能將達50億立方米。
中國石化也在積極進行游說,希望繼續提供頁岩氣補貼(目前的補貼標準為0.4元/立方米),說沒有補貼自己甚至無法保本。中國目前執行的補貼標準將於2015年到期。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石化在涪陵鉆一口頁岩氣井平均要花約8000萬元人民幣,這個數字是美國的近4倍。
報導稱,中國政府正在努力減少揮之不去的空氣污染。為此,中國渴望用頁岩氣代替骯臟的煤炭。中國領導層還認為,開采頁岩氣可以推動國內能源的開發,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布倫南說:“能源安全是中國的頭等大事。”
廈門大學能源專家林伯強認為,價格問題會在產量上升后最終得到解決。他說,中國的工業結構阻礙了剛剛起步的頁岩氣行業的發展。
由於對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601857,股吧)開發頁岩氣的步伐失去耐心,北京曾向私企開放頁岩氣第二輪招標。
但是,由於缺乏資金,且管線控制在國有油企手中,有關區塊的鉆探工作一直受到制約。頁岩氣第三輪招標將於今年啟動。
即便有關公司克服了地質條件和落后的管線系統構成的技術障礙,進一步的挑戰也依然存在。
林伯強說,應該打破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對管線的壟斷,否則其他公司很難將開采的頁岩氣提供給市場。
報導認為,另一個挑戰是缺水。據美國能源資訊局估計,新疆塔里木盆地的頁岩氣開采前景非常好。但那里的水不夠用,采用水力壓裂技術難度不小。
水資源豐富的地區人口也多。重慶和四川人口稠密,山谷中擠滿了密密麻麻的村莊。 (編譯/ 金進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