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光伏路條“倒賣”利益鏈將被打擊

鉅亨網新聞中心


王佑

10月12日,國家能源局在官網上掛出的一份重要檔案,在光伏業內引起震動。


這份標記為“國能監管2014-450號”檔案(下稱“450檔案”)中提及,將對2013年7月~2014年9月的各省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項目的備案、核准、開發作監管。對新建電源項目投資開發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也將處理。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倒賣“路條”將被嚴查,獲得“路條”的項目也可能在國家能源局的監督下加快落實。

NPDSolarbuzz高級分析師廉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就在10月9日,能源局也出台了另一份檔案,該檔案中對於備案流程的明確、簡化等提出了要求,並且禁止買賣項目備案檔案及相關權益。他認為,上述兩個檔案應對照起來看,可看出國家能源局對於當前的新能源項目審查思路。

“事實上,我認為這次出台上述幾個檔案的意義之一就是,打擊一些倒賣路條的公司。”一位長期從事光伏電站建設的某企業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比如政府提及的新項目投機行為,就是指的這一點。一些不合規、不合法的路條、審核備案項目等都會被納入監管體系中,若查出問題將被從嚴處置。”

“路條”一般是有關部門同意開展項目前期工程的批文。他表示,目前內蒙古、新疆等地區由於光照條件好,“路條”生意非常火。以往還有“大小路條”之分,而自從備案制后,則沒有“小路條”概念,只有“大路條”。而目前大路條是電網的併網檔案等。想拿到“大路條”其實並不容易,“一些地區需要0.2元/瓦的成本,而轉讓價格可能在0.5元~0.8元/瓦。”他表示,“路條”生意多數為當地人,有很多經驗,也有渠道,之后再轉讓給光伏電站投資商。

當然,也有一些電站投資商本身也在運作“路條”業務,但自己缺乏足夠的資金繼續建設光伏電站,就會轉讓出去,從路條“倒賣”中獲得一些利潤。

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除了監管外,國家能源局可能會調整“路條”審批流程及有效期,但目前還沒有正式消息出台。

申銀萬國分析師韓啟明表示,上述系列檔案的出爐,對一些手裏握有路條且希望賣出高價的企業、個人,都將生影響。比如100萬元的“路條”持有者,想要賣出500萬甚至更高價,已泡湯。其次,如果沒有上述干擾,那麼現有的電站EPC利潤有望得到進一步保證。

該人士還表示,這次國家能源局出手來監管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拿到“路條”的某些公司實際上將部分新能源項目予以擱置,無法讓這些項目真正落地。“因為不少企業雖然獲得了路條,但真實目的並不在於做電站,而只是為了在二級市場上講故事,從而拉升股價。這類收購路條的企業顯然不會把建設項目這一環放在首位。”

因此,國家能源局也強調:“取得備案的項目,在規定時限內未開工,省級及以下能源主管部門可用其他等容量的項目替代”、“落實電源建設規劃目標,促進新建電源項目及時投資建設”。

該人士也告訴記者,有一家他所熟識的企業,獲得了江蘇某市的“路條”資源50兆瓦,但遲遲不建,最后這批“路條”就砸在手裏了。“這就是明顯的浪費資源。”一些想獲得“路條”的企業無法拿到資源,只能望洋興嘆。而前述那位光伏電站負責人也,按上級要求,各地區的新能源項目需直接向上級彙報,以便統計實際的項目總量,如果沒有辦法完成,上級會進行及時督促。

長城證券一位分析師就對本報記者,據他們粗略估計,現在國內多家光伏企業紛紛號稱自己在今年有很大的光伏建設目標,總量約14G瓦,但很多都完不成,“裏面的水分很多”。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