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流過血的土地不會有永久和平 學者:烏東安寧遙遙無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6月15日,烏克蘭盧甘斯克,墜機現場。14日淩晨,烏克蘭一架伊爾-76軍用運輸機在烏東部盧甘斯克機場附近被反政府武裝擊落,機上至少有49人。
圖片來源:中新網/CFP

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武裝衝突已經超過「暴亂」階段,稱它是「內戰」也毫不為過,混亂局面已造成雙方大量人員傷亡。未來局勢將如何演變?中國海軍工程大學學者李大鵬在《中國青年報》撰文指出,以斷定的是,混亂仍將繼續,安寧遙遙無期,就像一句俄羅斯諺語說的那樣:「流過血的土地上不會有永久的和平。」


中新網報導,文章指出,今年4月中旬,烏克蘭軍隊開始在其東部地區親俄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展開「全面反恐行動」,進入5月後,「全面反恐行動」升級為「大規模圍剿行動」。烏軍出動坦克、武裝直升機、大口徑火炮等重型裝備,但親俄武裝也是裝備精良,烏克蘭軍隊有多架直升機和運輸機被擊落。

此次烏克蘭危機是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試圖傚法克里米亞,成立所謂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並準備通過公投取得獨立組建新國家,然後加入俄羅斯聯邦而引發的。

與此同時,烏克蘭西部地區的敖德薩市也爆發了嚴重的武裝衝突。敖德薩市親俄武裝分子的政治訴求與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一模一樣。

烏克蘭無論如何不會允許這些州市複製克里米亞模式,這意味著國家將被進一步解體,這種 「叛亂」行為已經超出烏克蘭政府的底線。用「舊仇未報,又添新恨」來形容當前烏克蘭政府的心態最恰當不過。

目前,親俄武裝作戰頑強,與佔據兵力和裝備優勢的烏克蘭軍隊打成「膠著」狀態,激烈的戰鬥每天都在進行,武裝衝突不斷升級,內戰有全面爆發的態勢。

也正因為如此,即便烏克蘭當局採取的武力鎮壓造成了嚴重人員傷亡,也並未受到國際社會指責,西方國家只是希望烏克蘭當局儘量克制,甚至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建議兩州推遲公投,並對烏克蘭的動亂局面表示憂慮。

烏克蘭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以及敖德薩市奉行「親俄」政治立場,俄羅斯因此對混亂局勢負有道義責任。衝突發生後,俄羅斯在俄烏邊境地區集結重兵,引發各方對俄羅斯軍事干預烏克蘭局勢的猜測。

烏克蘭東部地區親俄武裝實際上指望不上俄軍部署的兵力,俄羅斯的「武力支援」更多是精神上的,但它還是為親俄武裝帶來了希望,客觀上起到鼓勵親俄武裝血戰到底的作用。

美國總統歐巴馬宣稱,美國和北約將與烏克蘭一道,堅決捍衛其領土完整。為此,美國和北約國家除在政治、經濟、外交和物資上對烏克蘭當局予以支援外,還通過兵力部署調整、聯合軍演、派駐軍事顧問、升級對俄羅斯制裁等措施,牽制和威懾俄羅斯。

美國和北約最低的戰略目標是防止俄羅斯軍事進入烏克蘭,並使其對烏克蘭親俄武裝的軍事、物資支援,保持在有限程度上;最高戰略目標是希望此次危機過後,烏克蘭死心塌地徹底投入西方陣營,加入北約或歐盟,「封死」俄羅斯南部戰略方向,進一步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強化對俄羅斯的遏制。(接下頁)

[NT:PAGE=$]

可以預測,美國和北約不會軍事干預烏克蘭,因為這同樣是俄羅斯的底線。烏克蘭不是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甚至敘利亞對俄羅斯的重要程度也無法與烏克蘭相比。從地緣政治角度看,中立和獨立的烏克蘭,對於保證俄羅斯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意義,怎樣強調都不過分。

需要指出的是,烏克蘭的民主體制、民族性格決定了選擇站在「東、西」任何一方的政府都必將是「短命」的政府,作出相關決策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都是下場悽慘。

烏克蘭珍視自己的主權神聖不可侵犯,但危機要得到解決,只有靠自己。

從目前的形勢看,烏克蘭當局與親俄武裝的深仇大恨已經結下,「媾和」的希望極為渺茫。不同於「外戰」,「內戰」的勝利者往往只能有一個,那就是「不死不休」較量到底,看看是政府軍的「拳頭」硬,還是反政府武裝的「意志」強。

蘇聯時期,由於烏克蘭地理位置面對西方,其領土上的駐軍實力極強。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承了大量的蘇軍現代化武器裝備。此外,烏克蘭本身就是蘇聯重工業基地之一,生產的坦克等重型裝備品質優良。

獨立後,烏克蘭軍費開支一直保持在極低的水準,新型武器的研發和配備基本停止,但總體上看,當今的烏克蘭軍隊仍然是一支高度機械化的軍隊。

近年來,烏克蘭軍隊通過與北約進行軍事合作、交流,實力有所提升,但由於長期得不到重視和投入,烏軍官兵戰鬥素養不高,戰鬥力不強,這從「內戰」中烏軍的表現就可看出。

當前烏克蘭軍隊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兵力不足。據烏克蘭官方媒體報導,烏克蘭現役軍人僅13萬左右。目前武裝衝突的主要形式是傳統的地面戰和城市戰,這個兵力規模顯然不夠。

為此,烏克蘭政府下達了全國總動員令,還調用警察等地方強力部門的力量,並組建了「國民衛隊」這種準軍事力量。

面對著裝備精良、士氣高昂的親俄武裝,烏克蘭軍隊沒有大舉壓上,而是逐漸消耗他們,這使得親俄武裝人員、物資後繼缺乏,勝利天平不斷向政府軍傾斜。照此態勢,如果沒有俄羅斯的強力干預和軍事支援,親俄武裝只有「滅亡」一條路,畢竟他們面對的是國家軍隊。

當前各國各方最關注的是,俄羅斯是否會出兵烏克蘭。這種可能性極小。

俄羅斯出兵烏克蘭,會使獨聯體國家對俄羅斯戒備之心加劇、離心力增大,並使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已經大大縮小的戰略空間進一步萎縮,從而導致西方制裁升級,這一切對於俄羅斯國家安全和社會經濟發展都極為不利,而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是俄羅斯保證國家安全的基礎。

那麼,形勢是否會出現俄羅斯以兩州「公投」結果為依據,將其併入俄羅斯聯邦?這種可能性也不大。

這兩州不是克里米亞。俄羅斯雖然在克里米亞採取了軍事手段,但最終還是依靠政治手段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那裏沒有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和人員傷亡。另一方面,即使兩州併入俄羅斯,戰後的民生、民族等問題都將困擾俄羅斯多年,成為它難以承受的負擔,車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烏克蘭東部局勢將如何演變?目前下斷語為時尚早。但可以斷定的是,混亂仍將繼續,安寧遙遙無期,就像一句俄羅斯諺語說的那樣:「流過血的土地上不會有永久的和平。」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