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觀察〉金管會第4箭「沖沖樂」 射向散戶 能取悅外資?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金管會今(7)日宣布,開放資券互抵不列入融資券限額,等於信用交易當日沖銷全面鬆綁,未來當沖客將有更大的空間揮灑,不過,台股現在並不缺乏當沖籌碼,這一箭射向散戶,希望挽回外資、大戶的心是否奏效,明天將見分曉。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今天親自宣布射出振興股市「第4箭」,包括:開放資券互抵不列入融資券限額;二、提高上櫃最高融資比率,由目前5成可開放到6成;三、提高投資人整戶融資額度,從目前融資6000萬元、融券4000萬元,各提高2000萬元;四、非權值股部分,則提高1000萬元,融資、融券各為4000萬元 和3000萬元。


「資券互抵」是指,投資人若有開設信用交易戶頭,對於列為信用交易的股票,可以當天融資買進(融券賣出)後,再當天融券賣出(融資買進),並以「餘額」交割結算。

依照現行法規,當投資人信用交易達限額時,可以再增加限額半數的額度,做為資券相抵的額度,不過今天宣布開放資券互抵不列入融資券限額,也就是當沖全面鬆綁。

以權值股為例,投資人若信用交易權值股,如達到6000萬元上限,按舊規定就不能再當沖,但新規定資券互抵將不計入信用交易額度計算。

金管會放寬信用交易資券互抵的上限金額,立意良好,金管會這一箭在跌深、外資已經賣很多的現在,或許能獲得短線刺激,但實務上投資人幾乎很少用到此一當沖的上限金額,大部份的散戶當日沖銷的資金也沒這麼多,而且從長線來看,台股主要籌碼還是要靠大戶、外資來拉,這一箭的對象還是射向散戶,要吸引外流的外資,實質助益恐怕有待觀察。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