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許小年:本屆政府思路不是印鈔票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6-20 08:47


許小年
許小年

6月13日,許小年教授作為特約嘉賓參加了由中國企業家俱樂部舉辦的“中國綠公司聯盟朗詩圓桌會”活動,向參會的52位綠公司聯盟代表發表了關於當下經濟形勢的演講,許教授表示,中國現在處於經濟轉型期,企業家要寧可踏空,不可斷糧。


許小年:我們先看一下世界三大經濟體的大概情況:美國已經走出谷底,正在復甦的過程中,經濟不斷向上。對於歐洲而言,最壞的時刻還沒有到來,我剛從法國回來,和法國、歐盟的學者、官員交流,再次印證了這個觀點。

中國經濟的調整才開始,下行的趨勢會保持一段時間

把這三大經濟體放在一起比較,是為了從經濟的基本面進行結構性分析。影響宏觀經濟的結構性因素有多個,我今天想強調其中之一,這就是資產和負債的結構,從國家資產負債表失衡的角度分析全球金融危機以及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

大家都知道,企業負債過多有什么后果,如果負債太多,現金流一旦出現波動,資金鏈就可能斷掉,這時即使企業的凈資產大於零,還沒有資不抵債,可能也要破產。歐洲、美國都是這個問題,過度借債,現金流出現問題。

美國過度借債集中在家庭部門,按揭貸款借得太多,超出了家庭日常收入和財產所能支撐的范圍,還債發生困難,從2007年開始,次級按揭違約率迅速上升,拖累銀行,最終引起了全球金融危機。國家資產負債表失衡,道理和企業的資產負債失衡完全相同,只不過危機的表現形式不一樣,企業表現為破產,銀行追債上門,而國家層面上表現為整個金融體系的震盪,幾乎使美國的金融體系崩潰。

既然金融危機的實質是國家資產負債表失衡,經濟的復甦一定以資產負債表的再平衡為前提條件,就要看資產負債表是否得到修復,過度負債在多大程度上已經得到了糾正,負債是否降到了一個健康的區間,在這個區間內,經濟就可以正常地運行。

我們先看一下美國。這里我用按揭貸款余額除以gdp作為近似的資產-負債比,不是很準確,但可以說明問題。從2000年初開始,美國人就在加杠桿,負債率越來越高,從gdp的70%一直上升到金融危機前的最高點,約100%,也就是上升了30個百分點,這是不得了的負債增加。大家設想一下,一個企業負債率上升30百分點,對現金流會有什么樣的壓力?這還只是家庭部門的負債,而不是整個國家的全部負債,幾年間的時間里上升了30個百分點,一定要出問題的。問題是怎么出的,不再講了,金融危機的來龍去脈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了。

金融危機之后,美國人不得不削減債務。過度負債的企業要想站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債務,金融上的術語是“去杠桿化”。美國在金融危機后,迅速去杠桿化,到目前為止,資產負債比率和危機之前差不多了,過去的壞賬基本清理干凈。對美國經濟的看好正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和qe沒有太大關係。qe就是美聯儲玩的一個障眼法,貨幣的數量松寬對實體經濟沒什么作用,所以現在退出,對全球經濟也沒什么影響,大家不必關注,真正要關注的是經濟的基本面,也就是我們說的結構性問題。美國的資產負債表比較快地恢復平衡,這也是為什么在兩年前我就建議增加美元資產的持有。

歐洲的結構性問題比較嚴重,危機前加杠桿的趨勢跟美國差不多,加到頂之后不行了,開始往下走,往下走卻和美國不一樣,去杠桿化非常慢。所謂去杠桿,就是在市場力量的驅使下,家庭和企業破產、關門、清盤、賣資產還債,結構調整從來都不是舒舒服服的,不是政府號召一下,出個檔案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在市場力量的推動下被迫進行的。美國的市場機制比歐洲更有效,還不起債,馬上把你的房子封了,銀行拿去拍賣還債。資本主義以資為本,冷冰冰的。這事到歐洲干不了,歐洲版的社會主義說是以人為本,按揭貸款違約,銀行不能把債務人趕出家門,法律上有規定,掃地出門太不近人情,人家一家老小到哪里去安身?所以要給幾個月的寬限期,還帶有附加條件。這樣做的結果是銀行的壞賬不能得到及時處理,不能核銷掉,去杠桿化的過程非常緩慢。銀行不能恢復健康,經濟復甦就沒有希望。

其實美國和歐洲都是以人為本,只不過以不同的人群為本。不清理壞債,就要把銀行拖垮,銀行的股東、出資人遭受損失。所以美國以股東為本,以資金的提供者為本;歐洲則以資金的使用者為本,以債務人為本。

這兩個大經濟體主要的區別在於市場機制的有效性。按市場規律辦,看上去冷酷無情,但結構調整迅速,美國經濟率先恢復。歐洲各國落在后面,仍在債務的泥潭中掙扎。幾個擺脫了債務重壓的國家,比如愛爾蘭、希臘,他們的辦法其實還是賣資產,沒有別的辦法。政府出售國有資產,居民還不起債的,對不起,你的資產最後還是要給銀行拿走,拖是拖不過去的。西班牙開始也扛著、拖著,實在扛不住了,資本市場上有壓力,歐盟也給它壓力,必須清理銀行壞賬,西班牙同樣是減少政府開支,出售國有資產,償還或核銷債務。現在比較麻煩的是法國和意大利,還在那拖著,拖的結果是經濟沒有辦法恢復。所以對歐洲,我認為最壞的時刻沒有到來,去杠桿化還沒有完成。

中國經濟的高杠桿問題,現在剛剛顯露出來。經濟的短期增長明顯放緩,放緩有多種原因有,其中之一也是高度負債。政府和企業大量借債,搞投資拉動,投資的結果是產能的增加超過消費能力,造成各行各業的大量過剩產能。在過剩產能壓力之下,企業現在不敢投資了,特別是制造業不敢投,最近房地產業也不敢投了,投資增速下降,經濟增長跟著往下掉。

投資不行了,消費是不是希望所在?很遺憾,消費不是想刺激就能刺激起來的,消費要有收入作為支撐。過去十幾年間,中國居民的相對收入一直在下降,絕對收入還在增長,但是增長速度落后於gdp,落后於政府收入和企業收入的增長,以至於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斷地縮小。清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1993年居民收入為gdp的63%,2007年降到52%,估計這個比例近幾年還在下降,收入跟不上,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驅動作用越來越弱。

結構失衡給經濟帶來風險,中短期的最大風險在房地產,房地產價格如果大幅度調整,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就水落石出,接著就會牽連到銀行。經濟結構出問題並不可怕,調整過來就好,在調整的過程中,增長速度不可避免地要下滑,但在調整之后,就可以迎來另一輪增長的高潮。

結構型問題造成了短期的需求疲軟,投資和消費都不樂觀,經濟的運行勢態可以從“克強指數”中的發電量看出。請大家注意,用發電量作為gdp的近似指標,並不是要預測下幾個季度的經濟增長,宏觀的gdp和企業沒有太大關係,企業做的怎么樣和能不能準確預測gdp幾乎沒有關係,做企業不是判斷大勢踩準點,如果眼睛盯在宏觀上,盯在政府什么時候出刺激性政策上,你的企業就危險了。

有人關心現在的微刺激會不會變成強刺激,我說微刺激、強刺激跟你有啥關係啊?即使像“4萬億”這種前所未有的刺激,也不過維持了兩三個季度的繁榮,結構性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之前,政策的作用注定是短期的,從發電量這張圖上看得很清楚,2009年之后就下滑,2012年在“4萬億2.0”的刺激下,有所反彈,今年一季度再掉頭向下。鐵路貨運總量也傳遞了同樣的資訊:政府政策短期有些作用,但不可能扭轉經濟的長期趨勢。

我認為再推出強刺激的可能性不大,原因一是政府意識到“4萬億”強刺激的嚴重后果;二是缺乏強刺激的資源,貨幣發行沒有太大空間,財政政策方面,僅中央政府也許還有些余力,地方政府已經負債累累。第三,本屆政府的思路是通過改革創造新的紅利,而不是政府花錢和印鈔票。在改革方面確實也做了一些事,盡管不到位,方向還是應該肯定的。

從宏觀層面分析的結論是:需求很快好轉的希望不大,要等消除了過剩產能后,投資才能恢復,消費則取決於收入結構的調整。由於阻力大、方法不得力,改革紅利也不是馬上就可以看到的。這對企業意味著什么?企業將在長期的低增長環境中運行,我想強調低增長的長期性,因為目前的增長放慢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結構性的,結構性問題的解決需要時間。

在這樣的環境中企業怎么辦?收縮戰線,回收現金,寧可踩空,不要斷糧。對於收縮戰線,有些企業感到糾結,有一種矛盾心里,現在收縮了,刺激性政策一出臺不就踩空了?我想說踩空不怕,以后還有機會,要是現在斷了糧,以后就沒機會了。

在收縮戰線的同時,建議大家認真思考轉型。說到轉型,我的觀察是談得多,做得少,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為企業還沒有到生死關頭。人都有惰性,一旦習慣形成,讓他改很困難,不到生死存亡的關頭不會改。在宏觀的層面上,我們希望看到增長模式的轉變,在企業層面上,希望看到經營模式的轉型,而阻礙轉型的,主要是認識上的問題。

我們需要認識到,低成本擴張、搶占市場的時代已經結束。第二,低成本獲取技術和產品的時代也已經結束。過去國內、國外有未滿足的需求,也就是有現成的市場,產品做出來不愁賣,跑馬圈地,看誰的速度快、產量大、成本低。現在不一樣了,市場迅速飽和,房地產業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今後再想拿市場,必須從同行中拿了,不是“占”,而是從別人手里“搶”。過去我們生產簡單的產品,像我手里的這個麥克風,技術不用我自己開發,到海外買兩把,拆開了,零件一個一個的仿制,再組裝起來就行了,很多制造業的企業就是這么走過來的。現在低階市場都已飽和,高階的你仿不了,這個智慧手機你把它拆開了,揉碎了,還是不會做,必須要通過自己的研發,才能掌握能夠打入市場的技術和產品。這是一個全新的經營環境和全新的競爭環境,要想擴大市場份額必須從你的同行手中搶奪,現有的產品賣不動了,要用新的產品打入市場,必須進行研發,這是很大的挑戰。

不少企業意識到轉型的重要性,必須從知道轉變為創新,但不知道怎么去創新,覺得轉型的風險更高,有一句話很流行,“不轉型創新是等死,轉型創新是找死”。那么,為什么我們企業的創新能力長期處於低水平呢?

深入觀察,內心世界的缺失是一個原因。按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但是仔細分析會發現,中國人的個人價值通常是用客觀標準衡量的,他非常在意別人怎么看他,而不是主觀的、發自內心的感受。什么叫成功呀?他認為成功有客觀標準,企業的成功是用銷售額、市場份額衡量的,企業家就要看他住什么樣的房子,開什么車子。每天想著銷售額和市場排名,他當然只求做大而不求做強。商學院的學生在一個班里,班長的企業是上百億的銷售,幾個億的或者幾十億的只能做班委而當不了班長,好像個人的價值和成功都體現在企業的規模上。企業的經營也喜歡看別人是怎么做的,他為什么做那么大?因為他進了房地產,所以我也要進。攀比、模仿,而不是發自內心的沖動,沒有內心的沖動和激情,怎么可能有創新呢?

喬布斯對創新的執著追求已不能用賺錢解釋了。兩年前我到加州參觀臉書,同行的朋友問扎克伯格,你為什么要辦這樣一家公司?他說:讓6億人在一個平臺上交流是件很酷的事。扎克伯格沒有提他和幾個小伙伴當初的動機—上傳女生的照片,評比誰更漂亮。不管什么動機,都是發自內心的沖動。財富當然也是創新的激勵,但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激勵。錢可以給人帶來幸福感,但這個幸福感衰減得很快,你賺到第一個一百萬欣喜若狂,賺第二個一百萬笑笑而已,第三個恐怕就覺得很平常了,這個現象在經濟學上叫做“邊際效用遞減”,內心精神上的驅動就沒有這個問題。

如何建立自己的內心世界?人的一生應該追求什么?其實沒有統一的答案,個人價值也沒有客觀的標準,全憑你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另一個與創新相關的概念是價值創造,企業存在的意義就是創造價值。有人可能會問,企業不是要賺錢嗎?一點不錯,企業要為股東賺錢,為了持續地賺錢,企業必須為社會創造價值。賺錢和創造價值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可持續性,如果沒有創造價值,你今天賺了錢,明天可能就賺不到了;如果創造了價值,今天沒賺到錢,明天、后天一定可以賺到。

什么叫創造價值?我的定義有兩個,第一,你為客戶提供了新的產品和服務,客戶可以是企業或者個人消費者。比如說智慧手機,蘋果公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產品,滿足了人們的需求,更準確地講,是創造了新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蘋果當然創造了價值。騰訊推出微信服務,人們因此獲得了新的交流溝通手段,豐富了他們的社交和私人生活,這個也是價值創造。第二,你可以提供現有產品和服務,但是你的成本更低,從而價格更低,通俗點講,為客戶省錢了,你就為他們創造了價值。

搞清楚創造價值和賺錢之間的關係,有助於我們思考自己商業模式,有助於思考轉型的方向。轉型一定要轉向價值創造,以價值創造為基礎,企業的發展才可能持續。以互聯網金融為例,現在一窩蜂地上,看上去都賺錢,但大多數不可持續,因為它們沒有創造價值。做信貸生意,最困難的是信用評級,準確估計每一客戶的違約風險,才能決定貸款的利率和數量,這就需要收集和分析客戶公司或個人的財務資訊。很多企業和個人過去在淘寶網上交易,阿里巴巴利用這些交易資訊,估計它們的財務狀況和違約風險,根據信用等級發放貸款。你搞一個網站,只是把借方和貸方拉到一起,但你沒有資訊,無法評估信用等級,你的價值創造在哪里呢?阿里金融提供了低成本的信用評級,它創造了價值,它的商業模式因此是可持續的。

今天各位到這里來聽宏觀經濟分析,想更好地判斷形勢,判斷政策走向,這個當然可以幫助你的企業賺錢,但是並沒有創造價值。你踩點踩對了,賺到了錢,一定有企業踩錯了,你賺了它們的錢,就像炒股票一樣。從社會總體來看,猜宏觀、猜政策不創造價值,僅僅在企業之間重新分配價值而已,宏觀分析所帶來的社會價值總和等於零。所以我建議大家不必過度關注宏觀,要把精力和時間用在企業的價值創造上,思考自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經濟有周期波動,上上下下很正常。一個好的企業,並不是看你上升期擴張有多快,而是看下行期能不能撐得足夠長。建議大家多花點時間讀書和思考,思考如何轉型以及如何創造價值。(本文根據許小年教授現場發言整理,經過本人審閱,標題為編輯所加。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企業家俱樂部)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