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智能手錶iWatch要成功 軟件了算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6-19 09:33
基於硬件的軟件應用生態打造才是iWatch們是否能夠再次改變世界的關鍵所在。
本月初的WWDC(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2014上,蘋果發布了全新的iOS 8系統。在這版新系統上,蘋果首次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了多權限,並且推出了名為swift的全新編程語言,贏得了多開發者的喝彩。但對不少投資者而言,iOS 8中首次出現的HealthKit和HomeKit兩大套件則更讓他們激動,尤其是HealthKit的登場亮相讓他們看到了蘋果傳言已久的iWatch智能手錶整裝待發的跡象。
隨后的幾周中,業鏈上傳來的消息似乎也已經不斷證實這一點,最新的法是,iWatch將在9月份和iPhone 6同時發布,而且其很有可能也將採用藍寶石玻璃材質,將智能可穿戴概念和時尚奢侈概念進行一次“完美”融合。投資者們之所以對iWatch抱有如此高的熱情,是因為近幾年來蘋果一直沒有在新品品類上實現突破了,雖然iPhone、iPad仍然熱銷,但其銷量和營收的增長速度已經無法支撐蘋果股價的持續攀升,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款具有高話題性的硬件新品就顯得尤為重要。
但問題是,市場真的為iWatch做好准備了嗎?從近兩年已經推出的多智能手錶品表現來看,情況似乎並不是那麼樂觀,三星去年和今年相繼推出了三款不同名稱的智能手錶和智能手環品,但大多曇花一現,在發布后的新鮮期過去后就沒有太多人討論。早年進軍智能手環市場的Nike今年也宣佈停止硬件新品推出,專為專注於軟件應用的開發。而市場上較為具有知名度的Jawbone UP、Fibit Flex等實際上也只佔據了小市場,並未得到普通消費者的“現象級”關注,至於國內廠商百度、TCL、華為推出的所謂智能手環,那更是雷聲大雨點小,未能掀起太大的波瀾。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硬件層面的創新不足當然是原因之一,目前市場上所謂主打健康管理的智能手錶、智能手環品大多隻能實現較為簡單的健康數據監測,例如計步、睡眠質量監測、心率監控等,而且數據還不是特別準確,而對於專業性較強的血糖、血壓、血脂等監測領域還未能設計;更最重要的是,這些智能穿戴硬件在后台軟件應用和服務方面還缺乏有實力的第三方專業機構提供支撐,導致其實用性存在嚴重不足,一位朋友就直言,目前這些智能設備監控軟件的后台無法和專業醫院進行對接,不能在監控數據完成了定量累計生成后,對於個人健康管理的有效解決方案,這樣一來就讓統計行為本身失去了的最重要的意義。
而這同樣是iWatch將會面臨的挑戰,我們相信蘋果的工業設計能力會讓iWatch美輪美奐,我們也相信蘋果的硬件研發能力能夠讓iWatch加入更多的感測器能夠更加精準的監控我們的身體狀況,但僅有這些還是不夠的。如何讓這些數據真正生價值才是蘋果或者所有有志於智能穿戴設備的廠商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基於硬件的軟件應用生態的打造才是iWatch是否能夠再次改變世界的關鍵所在。
程鵬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