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英簽能源大單一石多鳥 巧妙化解冷戰格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6-18 07:51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英期間,中英兩國企業簽訂200億美元規模的液化天然氣(LNG)供應協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勤華表示,與英國石油巨頭BP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符合中國能源戰略重點,同時有利於中國企業發展和學習。從國際政治角度看,在中俄簽訂能源大單、烏克蘭危機等背景下,此舉巧妙化解所謂的「能源冷戰」格局,可謂「一石多鳥」。
香港文匯網報導,許勤華表示,雖然中俄簽下大單,但與中英合作並不衝突,「中國市場很大,可以消化」。中英LNG協議有可用性和及時性,在東南沿海以及城市有較大市場,不僅是居民消費,還有工業、農業等多方面用處。此外,LNG是清潔能源,大力進口優質能源符合國家最新的能源戰略方針。
此次中英能源合作,中方相關企業是中海油。許勤華表示,與中石油、中石化相比,中海油一直是「三桶油」中的「小老弟」,通過與公認為歷史悠久的國際巨頭BP合作,可以學習發展和管理模式,有利於中國企業的成長。
「中英能源合作,對中國的能源政治來說是利好」,許勤華說,此前中俄能源大單,從經濟利益角度來說是雙贏,但從國際政治角度來說,中國不能算是完全的贏家。在烏克蘭危機背景下,從某種意義上看,中俄被能源大單綁到一條船上,這甚至被西方國家形容為「能源冷戰」。中英此番合作,則巧妙化解這一局勢,「在國際上保持著一種平衡」。
許勤華說,在大能源時代,能源權表現出多元化態勢,中國作為最大的市場,已可撼動世界能源格局。以前,中國通過外交獲取能源;如今,中國通過能源的消費權換取更多東西。這是一種實力的體現,顯示出中國開始真正運用明確的對外能源政策。
另據香港《明報》報導,中國高層近日密集訪歐,李克強是繼習近平、劉雲山之後,百日內第3名造訪歐洲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有北京學者認為,中國與美日關係不斷複雜化的情況下,對歐洲的戰略合作將進一步加深。
今年3月,習近平出訪荷蘭、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劉雲山近日正在訪問丹麥、芬蘭、愛爾蘭和葡萄牙。中通社引述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部主任崔洪健表示,3名領導人足跡已基本覆蓋了歐洲有代表性的國家,儘管幾次訪問都有經貿議題涵蓋其中,但北京希望將中歐關係從單純「做生意」提高到戰略高度。
北京希望透過中歐合作謀求「外交突圍」,例如美日曾希望借助6月初召開的G7峰會指摘中國的東海、南海主張,但峰會最終措辭謹慎,未對中國「點名」。
「我認為歐洲國家在其中起到了稀釋作用。」崔洪健說,「不站隊是歐洲的一貫立場,另外從中歐大局考慮,指摘中國也不符合歐洲的利益」。此外,北京亦希望與英國妥善解決政治難題,例如人權問題。有專家指,這是中英之間的長期問題,涉及兩國政治體制,為避免局部問題干擾雙邊關係,加強高層直接對話尤為重要。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