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晉信:挖掘震蕩機遇 分享改革紅利
鉅亨網新聞中心
宏觀經濟:改革成為主旋律
“增長”目標淡化。最近的月度經濟數據表明經濟增速放緩:8月pmi小幅回落至51.1,工業增加值下滑至6.9%,投資增速下滑至16.5%。在市場開始預期新一輪放松政策時,政府卻於近期明確指出“在當前經濟運行的新常態下,應要更加關注結構調整等長期問題。看中國經濟,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單科’,更要看趨勢,看全域,看‘總分’”。只要經濟增速保持在7.5%左右,高一點,低一點,都屬於合理區間。”因此,近期的政府表態清晰地表明了,只要經濟增速減緩不顯著影響到就業問題,政府就不會再出臺所謂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也就是說,未來一段時間,經濟增長目標將會逐步淡化。
“改革”唱主旋律。在“新常態”下,改革已經成為未來政策的主旋律。政府將會更多地將采取制度創新等手段,充分釋放市場活力來解決中國經濟的結構性矛盾。未來一個季度,政策將圍繞三方面展開:一是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深化財稅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支援服務業發展;二是進一步增加公共產品有效供給,以帶動有效需求,補上投資的短板,擴大居民消費,拓展新的增長領域;三是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和新興產業、新興業態的支援力度,更多惠及“三農”、小微企業、服務業。隨著四中全會的召開,新一輪的改革號角又將吹響,我們預計將會有更多、更深層次的改革方案陸續出臺,這將顯著地影響投資者對未來中國經濟增長路徑和增長模式的預期,改革進程和改革效果已經成為決定中國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的最重要變量。
綜上所述,四季度,預計中國經濟將在“增長減速”和“改革加速”的共同作用下,逐步進入中國經濟的“新常態”。隨著經濟改革力度的加大和效果的顯現,投資者對經濟減速的承受度也將不斷增強,改革進程和效果將成為決定a股市場運行趨勢的決定性變量。
市場展望:震盪中更趨活躍
股市震盪或將加劇。四季度,三因素可能導致a股市場震盪加劇:一是三季度報表進入披露期,由於經濟增速下行,去庫存和去產能仍在延續,企業盈利增速仍有進一步下調的風險;二是經歷了前期持續的上漲,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已經明顯上升,尤其是中小市值股票,由於蘊含較多並購預期,估值上升更為明顯,在年末資金壓力下,獲利回吐有可能導致波動加劇;三是ipo注冊制等重大改革方案可能在四季度出臺,短期或改變當前a股供不應求的心理預期,同時也會給當前異常火爆的並購重組市場降溫。
活躍行情仍將延續。盡管有上述諸多不利因素,但四季度股市存在較大的系統性下跌風險,在寬幅震盪之際,a股市場仍可能保持較高的活躍度和可參與度。一方面,滬港通的開啟將帶來較為持續穩定的資金流入;相對於國內散戶投資者為主的市場,境外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低成本資金的不斷涌入,將可能逐步抬高a股的整體估值水平。另一方面,改革加速背景下,各類相關主題型投資機會仍然會層出不窮,最後,政府扶持創新和創業,支援大力發展消費服務產業,與此相關的成長性板塊和成長型企業將會得到持續不斷的認可,而若出現下跌可能會激發更多資金逢低買入的熱情。
因此,對四季度的股市來說,即使震盪加劇也並不悲觀。實際上,a股結構性牛市已經開始,伴隨著改革的深化和新經濟的不斷成長,以及境外低成本資金的持續涌入,a股的活躍度將會日趨增強。
投資規則:與改革共舞
四季度,建議積極關注與改革相關的板塊,及時分享改革紅利。特別是,從歷史表現看,消費服務和科技類板塊股票早已經走出獨立行情,當前上述板塊都已經創出了2007年以來的新高。這類板塊若有調整,仍然是較好的長線介入機會。
從改革受益角度來看,可關注國企改革、新能源政策改革、節能環保改革、反壟斷和國產化改革、農業和農村土地改革、醫療服務、教育、文化、科研和體育改革等等。我們認為,上述每一個領域的重大改革,都有可能開辟出一片嶄新的藍海,為那些具備競爭力的優勢企業迅速成長提供巨大的歷史性機遇。我們將持續看好本輪經濟改革所釋放出的制度紅利,並相信由此可能催生出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企業,從而帶給二級市場帶來更多投資機會。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