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日燦:開放私募基金 有利台灣產業轉型、邁向國際
鉅亨網記者許庭瑜 台北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日燦指出,過去幾年國際私募股權基金在台投資之路並不順利,但平心而論,健全的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的確有助加速國內產業轉型升級。如果台灣還未準備好敞開大門迎接國際私募股權基金,或許應該鼓勵台灣本土的私募股權基金發展,協助台灣成熟產業轉型升級,邁向全球化。
中、韓崛起 私募基金入主有利強化企業
過去國際私募股權基金來台投資不順,牽涉到政策、文化和經濟發展等許多層面的因素,但台灣中小企業家數眾多,轉型升級需求迫切,又有家族接班問題,黃日燦認為,面對產業同質性高與企業規模龐大的中、韓等國的競爭壓力,台灣中小企業如何透過私募股權基金的挹注強化企業體質,整併產業鏈,進而壯大國際市場競爭優勢,是政府和企業經營者的首要課題。
KPMG台灣所主席于紀隆也表示,私募股權基金在全球的運作已行之有年,但因相關法規不夠完備,加以國內一些上市櫃公司引進私募基金、私有化的過程有所爭議,讓公眾對於私募股權基金產生負面觀感,導致台灣企業對私募股權基金態度保留。本次藉由產、官、學間的互相交流與激盪,應可拉近台灣企業與私募股權基金間的鴻溝,找出私募股權基金與台灣互動的新黎明。
善用私募基金 帶領企業進入國際化
黃日燦表示,這些鎖定台灣相關企業的本土化私募股權基金,正是國內產業轉型升級需求迫切的結果。並提提到90年代台灣創投基金(VC)蓬勃發展,成功協助國內新興產業迅速發展、茁壯,為台灣科技業奠定成功的基礎,誠如當時的本土創投基金(VC)造就了台灣新興產業的榮景,現在台灣本土私募股權基金可望協助國內成熟產業再創新局。
一般而言,私募股權基金能密切掌握產業脈動,財務規劃縝密而且嚴守風控紀律,同時也不吝投資建立全球人脈和專業知識。這些長處可能恰好是亞洲企業較為欠缺的能力。黃日燦強調,台灣企業若能善用私募股權基金的優勢,將有助其轉型升級、邁向全球化。
- 技術分析變簡單了!化繁為簡實戰學招生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