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外管局已查明100億美元虛假跨境貿易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銀行訊息 9月26日,據外媒報導稱,中國外匯監管部門自去年4月以來已查明100億美元的虛假跨境貿易,並已將15起案件移送警方。這項打擊行動旨在遏制熱錢流動。
投機者長期以來一直使用有水分的貿易發票,來規避中國嚴格的資本管制,將外幣兌換成人民幣,目的在於從貨幣升值和較高的利率中獲利。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去年4月對這種做法展開調查,之前幾個月,官方出口數據似乎因虛假髮票而嚴重虛增。
人民幣對於外貿等經常賬戶交易是自由兌換的,但對投資流動有嚴格限制。過去10年里,旨在規避這些資本管制的投機者夸大了出口發票的價值,以便將投機資本偽裝為商品和服務銷售所得。
為客戶買賣外匯的銀行理應核實貿易文書的真實性,但在實踐中執行力度往往不嚴。投機者通常使用難以估值的物品(如電子電路)作為發票的依據,使外人難以察覺貨物價值被夸大。
外管局在過去10年期間多次打擊熱錢流動,尤其是在熱錢流動可能破壞央行控制貨幣供應、遏制房地產或其他資產泡沫的努力的情況下。
不過,今年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人民幣看起來也不像以往那樣鐵定升值,投資者將熱錢引入中國的胃口似乎有所減弱。
去年3月,中國海關報告的對香港出口數據與香港海關報告的從中國內地進口數據之間的差值,達到創紀錄的280億美元。但到今年7月,這一差值已降至90億美元。
外管局表示,正加大利用“數據分析”(依托電子外匯檢查系統)來發現明顯的欺詐案件。這種分析導致今年頭八個月發現353起涉嫌詐騙,引發1.18億元人民幣(合1920萬美元)的罰款。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