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產階級不斷被掏空 陷在新常態局面裡動彈不得
鉅亨網新聞中心
編者按:ft中文網刊文指出,很多美國個股仍將延續上行走勢,因有高階市場收入增長和海外銷售的業績支撐。但美國整體經濟的增長率不太可能突然加速,這正是美國國債收益率維持在如此之低水平的原因。債券市場抓住了很多經濟學家仍然未能理解的一個要點。我們生活在一個紛亂的世界里,但表象之下的故事卻非常簡單—美國中產階級不斷被掏空,即便在經濟持續增長時也不例外。但中產階級遭遇的危機導致經濟增長的上行空間受到限制。除非中產階級開始實現健康的收入增長,否則,我們將陷在這種被惱人地命名為“新常態”的局面里動彈不得。和訊網特摘編如下,以供學術界和理論界參考。
經濟學家j·k·加爾布雷思(j.k. galbraith)曾說,經濟預測的唯一意義是使占星術看起來值得尊敬。經濟學家將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萎縮1%的主要原因歸咎於惡劣的冬季天氣。他們指出,現在極地渦旋已經過去,美國期盼多時的經濟增速起飛終於將要到來。這是經濟學家這種職業不可撼動的自負。在我看來,我更愿意參考星座解析或者天氣預報。
經濟預測者們尚未從心底里接受的一個事實是,美國經濟已經從根本上發生了變化。自從經濟復甦於五年前開始以來,大多數美國人的購買力不是僅僅停滯不前,事實上甚至有所下降。
sentier research提供的數據顯示,按實際值計算,目前美國家庭收入的中位數是53000美元,較2008年經濟衰退剛剛開始時下降了超過4000美元,或者7.6%。但美國經濟作為一個整體早已超越了經濟危機爆發前的體量規模。
罪魁禍首在於日益加劇的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平等—這是我們時代最核心的經濟真相。正如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近日所說的那樣:“在每個社會內部,幾乎沒有例外,同代人之間以及代際之間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都已顯著上升。”
當經濟增長的大部分收益流向社會頂層的一小部分高收入群體,其中會被用於消費支出的比例將非常有限。整體經濟增長態勢持續脆弱。正在發揮作用的各種因素沒有任何神秘可言。以美國房地產市場復甦為例,這一進程在過去幾個月中再度止步不前(這一消極趨勢在惡劣的冬季到來之前和過去以后兩次出現)。
來自房地產集團redfin的數據顯示,在今年的頭四個月中,占美國住宅市場1%的最昂貴豪宅的銷量增長了21%—這些豪宅的單套價格不低於167萬美元。2013年這類豪宅的銷量增長了35%—鍍著金邊的舊金山灣區(san francisco bay area)帶頭領漲,當地頂級豪宅的入門價格為535萬美元。
今年到目前為止,美國其余99%的住宅銷量則下降了7.6%。簡而言之,通過房地產市場狀況你可以一窺美國經濟整體形勢。所售房屋的總價值出現了增長,但絕大部分人並沒有感受到這一點。
同樣的情況也存在於其他消費領域。高階市場一片興旺,低階市場同樣如此。而大多數中端市場則舉步維艱。2014年第一季度,法國路威酩軒集團(lvmh)在全球范圍內的銷售額增長了9%,主要受在美國市場的強勁銷售形勢推動。路威酩軒是擁有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寶格麗(bulgari)等高階品牌的奢侈品大型企業集團。
美國珠寶商蒂芙尼(tiffany)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同樣猛增了9%,而同期美國整體經濟則趨於萎縮。主要依靠1%高收入群體的企業經營形勢良好。
今年第一季度連鎖超市沃爾瑪(walmart)的銷售額則下跌了5%。西爾斯控股(sears holdings)的銷售額下降了6.8%,該公司一度曾是代表美國中等收入消費者的風向標。此外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NT:PAGE=$]
只有低階市場的表現才能匹敵高階市場,低階市場是美國低收入群體淘便宜貨的地方。在2014年的前三個月中,美國主要折扣零售商美元樹(dollar tree)的銷售收入猛增了7.2%。在經濟形勢嚴峻時,折扣店常會搶走規模更大的零售商的生意。與此類似的是,public storage和extra space storage都實現了兩位數的收入增長。這兩家公司是倉儲行業中規模最大的運營商,這一行業是指示經濟蕭條的風向標。
如此顯著的不一致對應著資產市場中令人困惑的信號—美國股票價格持續上漲,主要受市場對企業盈利增長持樂觀看法驅動,而美國國債的價格水平則反映出了市場預感經濟蕭條的悲觀情緒。
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年初的3.04%降至了2.45%—這一慘淡走勢反映出了未來美國通貨膨脹水平可能偏低的前景。我們究竟應該相信哪類信號呢?股票市場還是債券市場?答案是兩者都應相信。
很多美國個股仍將延續上行走勢,因有高階市場收入增長和海外銷售的業績支撐。但美國整體經濟的增長率不太可能突然加速,這正是美國國債收益率維持在如此之低水平的原因。
債券市場抓住了很多經濟學家仍然未能理解的一個要點。我們生活在一個紛亂的世界里,但表象之下的故事卻非常簡單—美國中產階級不斷被掏空,即便在經濟持續增長時也不例外。
但中產階級遭遇的危機導致經濟增長的上行空間受到限制。除非中產階級開始實現健康的收入增長,否則,我們將陷在這種被惱人地命名為“新常態”的局面里動彈不得。
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抑或絕大多數歐洲政黨—似乎都沒有一個解決方案。巴拉克·奧巴馬總統(barack obama)力主提高最低工資水平,這無疑將對美國勞動力隊伍中收入最低的群體有利。但此舉對於解決最關鍵的問題毫無幫助。共和黨人則不斷鼓吹對財富創造者施行更低的稅率,而此舉同樣於事無補。兩黨之間的爭論使雙方都陷入了停頓狀態。
兩黨或許會發現,將目光投向北方參考加拿大的經驗具有啟發意義。加拿大剛剛經歷了近20年來最嚴酷的冬季。
今年第一季度加拿大的經濟增長率為1.2%,而美國則為-1%。加拿大恰巧擁有更具活力的中產階級。對美國令人失望的經濟復甦來說,中產階級的影響遠比天氣更為重要。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