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銀行與P2P平台合作 用戶數據或被二次開發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6-09 18:19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陳周琴
在P2P熱潮正瀰漫互聯網金融圈之時,銀行大佬開始秘密出手。近日,信息時報記者獨家從平安銀行內部人士處獲悉,目前平安已經與20家以上的P2P公司簽訂了全面資金托管協議,部分平台的托管系統已經在投入使用。與此前P2P與銀行合作的備用金托管不同的是,目前接入平安銀行托管系統的P2P公司可實現“全面資金托管”,即具體到每一筆交易資金的監管。
現狀:P2P平台頻頻跑路
近年來,由於P2P平台的跑路事件頻發,平台的資金安全一再成為關注焦點。出於對平台的長遠發展考慮,監管層曾明確強調,P2P平台應當引入資金第三方管存機制。因此,近兩年來陸續有P2P平台與銀行或是第三方支付達成資金托管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資金托管僅停留在平台備用金托管的層面,即平台從每一筆借款交易所賺取的服務費中抽取一定比例作為備用金存放在銀行,當平台出現壞賬或者逾期時,平台就可以用托管在銀行的備付金先行墊付給投資人。然而,這種備付金托管的方式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資金托管,因為備付金通常僅占平台資金交易量的比例很小,並不能從根本上起到將平台與資金隔離的作用,也不能杜平台卷款跑路的問題。
“真正意義上的資金托管,應該是平台與每一筆交易資金隔離的。比如在投資人借錢給借款人的一筆交易中,投資人的錢進來是直接打到借款人在銀行的賬戶,並不在平台沉澱,平台只是起到撮合交易的中介作用,管理每一筆交易資金的實際控制人則是銀行。”萬家兄弟一位負責人如是。
破局:平安銀行與P2P平台合作
作為市場信譽的保證,銀行的介入成為資金托管漏洞破局的關鍵。投哪網副總裁李志剛對記者透露,目前,平台正在與平安銀行洽談全面的資金托管合作,銀行對於系統方面的開發也已經完成,技術上與平台對接並不成問題,可對平台的每一筆交易資金進行監管。
“目前與我們已經簽約的平台已經超過20家,接下來在全國範圍內都會大面積鋪開,當然我們只挑選有一定資質的優秀平台去合作,並不是所有想做資金托管的平台都可以接入。”平安銀行總部一位負責與P2P平台合作接洽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根據記者從多家P2P平台獲得的消息,不僅有位於深圳的P2P平台在密集洽談接入平安銀行的資金托管系統,廣州本土亦有幾家近兩年成立的P2P平台積極籌備與平台銀行的合作,同樣也走監管每一筆交易資金的全面托管模式。
“實質上,銀行現在跟平台涉及很多品的對接,比如我們還可以給平台做現金管理、跨行支付收單、備用金管理、交易資金管理、平台資金與客戶資金的分離監管、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資金監管等,未來可能還會有金融資交易。”上述內部人士對記者透露,由於每家平台需要的服務可能不盡相同,銀行可以根據不同的平台“一對一”的定製不同的對接服務。
疑慮:用戶數據或被“二次開發”
在全面資金托管的合作中,銀行無疑可以掌握到P2P平台較為詳細的用戶數據,這成了多數平台擔憂,卻暫無辦法有效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跟銀行合作,他們當然是能掌握到我們的用戶數據,這個只能是共享,當然雙方也會簽署一些信息保護的協議,但假設銀行要對這些用戶進行“二次開發”,完全可以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就可以進行,但目前我們還沒有辦法很有效地去防止這個問題。”上述深圳P2P平台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用戶數據一直是他們在合作過程中最為擔憂的問題之一。
銀行回應:用戶數據的確是共享的,但首先銀行的信譽決定了對合作方的尊重,銀行肯定不會背平台做去此類事情。另外,更現實的一點是,銀行目前的客戶群跟P2P平台並不一樣,互聯網金融的客戶群還是相對比較年輕的草根群體,這部分客戶是對傳統金融市場的補充,但對銀行而言,其吸引力暫時還沒有這麼大,P2P平台不用過多擔心這個問題。
銀行資源合作成本過高
值得注意的是,P2P平台在積極洽談合作的同時也發現與銀行的合作並沒有想象中的美好。“原本我們覺得跟銀行合作的成本肯定會比第三方支付公司低,但事實證明並不一定,我們跟銀行談下來才發現,總體可能差不多,甚至還可能比第三方支付要高一些。比如跟平安合作,但我們平台的很多用戶可能都沒有平安銀行的卡,跨行轉賬都要收費,綜合成本算下來其實也不低。”深圳一家正在與平安銀行洽談P2P業務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由於成本費用問題,公司與銀行的合作並未最終敲定。
銀行回應:由於每家平台需要合作的具體業務細則不同,具體的托管成本不能給出統一標準,因而也不能貿然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去比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