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教主”馬雲和門徒們的財富盛宴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22 09:25


2014年9月19日,對於阿里巴巴集團是一個關於財富的日子。


阿里巴巴集團在紐交所上市首日開盤價報每股92.7美元,遠高於每股68美元的IPO發行價。

阿里通過IPO融資218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樁美國上市交易。

近期,海外主流媒體都在以“阿里熱”為標題大做文章,中國式電子商務的佈道者馬雲的形象也在各大電視頻道中滾動播放。

像“教主”喬布斯締造蘋果神話的“現實扭曲力場”一樣,只要現場聽過“中國電商教主”馬雲演講的普通人,大都有如此經驗:“我要創業!”的衝動瞬間爆發。

一群人帶這樣的衝動,與馬雲共同締造了阿里巴巴。

1999年2月,馬雲帶17個人成立了阿里巴巴,這17個人成了他最早的門徒。還有些人,在拋下外企財務官、銀行高管、刑警隊長身份后去追隨馬雲,現在成為了阿里巴巴“合伙人”。

這些人,現在與馬雲共享這場財富盛宴。

阿里遍地“百萬富翁”

以IPO開盤價92.7美元計算,阿里員工賬面財富要想達到千萬(人民幣),需持股超過1.756萬股阿里集團股票。而成為百萬(人民幣)富翁的門檻,是需要持股超過1756股。如此一來,阿里將出現“遍地”百萬富翁的景象。

一位在阿里級別是“P6”的技術人員張星,跟他同一級別的持股大概在2000股左右,高一點的P7級別大概在3000股到3500股之間。一般來講,普通研究生畢業能拿到P4、P5,工作一兩年后可以升到P6。

據阿里員工透露,工作九年、十年的元老,手中的股票非常多,每人達到數萬甚至更多。三年前,針對基層外來引進人員已降到了1萬股。近兩年,不同等級可能給到幾千股。到現在進來的員工有期權的比較少,而且需要達到一定層級。

在這場造富運動到來前,馬雲連續提醒員工,理性看待財富。5月7日,馬雲在內部郵件中,“這是件令人高興的事。我們也必須堅持‘認真生活快樂工作’的原則。”

7月29日,馬雲再度表示,“我們這麼辛苦,可不是為了變成一群土豪。”

按照IPO開市價92.7美元計算,馬雲持有的7.8%股票市值達到178.91億美元。根據8月末公佈的彭博億萬富豪指數,49歲的馬雲已經擁有218億美元凈資,成為中國首富。

阿里巴巴的高管與董事合計持有公司13.1%的股份,以開盤價計算,這部分市值達到299.4億美元。

英語老師“觸網”后創業

9月8日,阿里上市前11天,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雲在美國紐約沃爾道夫酒店路演的過程中,講述了創業的一些經歷。在上市路演的宣傳視頻中,馬雲大秀英文。

實際上,在創業前,馬雲的身份正是“英語老師”。[NT:PAGE=$]

1984年,20歲的馬雲考入杭州師範大學外語系。

馬雲在大學一年級時認識了張瑛——他的妻子兼創業伙伴。畢業之后,馬雲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當英語老師,與張瑛成為同事。他們很快領了結婚證。

張瑛在后來曾回憶:“馬雲不是個帥男人,我看中的是他能做很多帥男人做不了的事情:組建杭州第一個英語角,為外國遊客擔任導遊賺外匯,四處接課做兼職……”

199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馬雲在美國西雅圖第一次看到電腦,並在朋友的幫助下,收到了來自美日歐等地的e-mail。

當時馬雲腦海中閃出一個念頭:回國創業,做Internet!

1995年9月,馬雲正式辭職下海。1999年,張瑛正式辭職與馬雲一起打天下。顧及到企業規範管理和公司形象,2004年年底,張瑛選擇避嫌退出了奮鬥近10年的阿里巴巴,轉職“全職太太”。

“十八羅漢”誕生

1995年5月9日,馬雲的“中國黃頁”上線了。馬雲率領團隊拓展業務,“中國黃頁”的業務局面慢慢打開。隨后,在種種因素下,馬雲出讓了70%股份,不久后離開。他的辭職在“中國黃頁”內部引發了集體辭職風波。最終馬雲帶核心團隊北上進京。

在“中國黃頁”,馬雲收穫了數員大將。

一個中山大學計算機系的學生回鄉探親,剛好趕上了“中國黃頁”招聘會,幾天后就決定過去上班。這個學生是李琪,迅速成為“中國黃頁”技術骨幹,在后來,曾任阿里巴巴COO。

2008年,時任COO的李琪離開阿里巴巴。李琪於今年3月份復出創業,其餐飲移動APP大嘴巴在5月上線。

在“中國黃頁”期間,陸續加入馬雲團隊的還有孫彤宇、彭蕾夫婦,馬雲的學生蔣芳、韓敏,以及盛一飛、吳泳銘等人。這些后來跟隨其先后北上、南下的親密伙伴陸續聚集,成為日后常被人們提起的阿里巴巴“十八羅漢”。

曾做過“北漂”

現在常常和馬雲一起作為投資人出現的謝世煌,也是在“中國黃頁”期間與馬雲相遇。

謝世煌的名字后來出現在2011年轟動一時的“VIE事件”中,接盤支付寶的內資公司浙江阿里股東名單上,馬雲和他一同作為控制人。2014年4月,在馬雲通過杭州雲溪投資合伙企業對華數傳媒的收購案中,謝世煌也是雲溪投資的股東之一。

1996年,謝世煌當時還在杭州一家國企上班,隨后偶然認識了馬雲。一年多以后,他正式加入了馬雲北上的隊伍。

馬雲的團隊,在北京一共待了14個月。每天早上,13個人乘公交車到外經貿部,深夜回到集體宿舍。他們在“北漂”的日子裏,主要負責開發外經貿部的官方網站。

1998年,馬雲回到杭州,開始做“一個全世界最大的商人網站”。這群伙伴,再次跟他回了杭州。

在杭州一個叫做“湖畔花園”的小區,馬雲帶17個人成立了阿里巴巴。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分別是:孫彤宇、金建杭、蔡崇信、彭蕾、張瑛、吳泳銘、盛一飛、樓文勝、麻長煒、韓敏、謝世煌、戴珊、金媛影、蔣芳、周悅虹、師昱峰、饒彤彤。[NT:PAGE=$]

創始人之一彭蕾回憶,當時公司的啟動資金是50萬,十八個人一起出錢湊的。“他希望公司是大家的,所以十八個人都出了錢。”

“湖畔”艱苦創業

由於啟動資金僅有拼湊的50萬元,阿里巴巴不得不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為馬雲工作,每月工資只有500元。

現任阿里巴巴小微金融集團CEO的彭蕾,那時候是阿里巴巴的“女當家”,總是絞盡腦汁思考如何省錢。

2013年馬雲宣佈退休之時,外界對於接班人的呼聲彭蕾一度高過陸兆禧。

1997年,彭蕾毅然辭職並放棄了新分的房子跟隨馬雲北上。

在“湖畔時代”的阿里巴巴,工資低,工作量卻不少。正常作息時間是早9點到晚9點,有時候加班到16個小時甚至更多。

這樣一家中國創業公司讓海外媒體頗感新奇,1999年8月,馬雲接受了《商業周刊》的採訪,后來新加坡的《南華早報》以“阿里巴巴瞄向大陸貿易的芝麻開門”為標題,進行了全面報導。至今,功成名就后馬雲還是對這幾家媒體青睞有加。

2000年3月,阿里巴巴搬進華星大廈。這意味艱苦創業的湖畔時代結束和模式清晰的華星時代開始。與此同時,18個創始人之間掀起一場風波。

一次,馬雲收到一封長信,裏面充斥各位創始人的苦水,他把大家召集起來。“所有都攤在案頭上,不攤完別走!”於是十幾個人接連發言,矛頭指向馬雲、張瑛、孫彤宇、彭蕾。其中,大約90%是針對孫彤宇的。

淘寶“秘密小分隊”立功

孫彤宇1996年4月加入“中國黃頁”,一直是馬雲的左膀右臂。孫彤宇在杭州的一家廣告公司工作,最初去拜訪“中國黃頁”的目的是談廣告,和馬雲聊過一番后卻決定辭職加入黃頁,他還帶來了妻子彭蕾。

孫彤宇事后回憶:“這個會可以是對我的批判會。”

在那場風波過去三年后,孫彤宇被馬雲欽點率領一支小分隊秘密創業。

2003年4月,阿里巴巴的10個員工回到了當年的創業基地湖畔花園,正式開始啟動一家類似於eBay的C2C網站。

5月份,淘寶網上線。漸漸地,阿里巴巴內部論壇上開始出現一些帖子,請公司高層警惕“一個叫淘寶的網站可能成為我們的強大對手。”

直到7月,馬雲宣佈,淘寶網是阿里巴巴自己的網站。同年,支付寶上線。支付寶由被從華南大區調回杭州的陸兆禧主持創建。現在“老陸”已經是阿里巴巴集團CEO、合伙人之一。

有過從“端盤子到接班人”經歷的陸兆禧,畢業於廣州大學酒店管理專業,做過服務生、餐廳經理等職位。足跡遍佈阿里三大支柱業務——B2B、淘寶、支付寶。[NT:PAGE=$]

合伙人時代到來

2007年,阿里巴巴B2B業務也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上市當日,阿里巴巴市值突破200億美元,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概念股。

以收盤價計算,有將近1000名員工將成為擁有超過200萬港元身價的“百萬富翁”。

在中國互聯網歷史上覆蓋面最廣、數額最高的一次集體“造富”運動后,阿里巴巴卻宣佈了一場高層人事變動。根據公司幹部輪休學習計劃,集團COO李琪、集團CTO吳炯、淘寶網總裁孫彤宇、集團資深副總裁李旭輝離開現任崗位,進入學習和調整期。

數位創始人將結束阿里巴巴的征程,馬雲此舉被評論為“杯酒釋兵權”。2009年9月,馬雲宣佈包括自己在內的18位創始人集體辭去元老身份,改用合伙人制度。

從此,一些“空降者”開始活躍在阿里巴巴的舞台之上。

2009年1月,邵曉鋒被晉升為阿里巴巴集團高級副總裁及支付寶總裁。現在是阿里巴巴集團30位合伙人之一。邵曉鋒2005年加盟阿里巴巴,專門負責淘寶網絡詐騙安全方面的工作,有趣的是,他當過20年的刑警,是“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還曾因為對警察工作的熱愛拒過馬雲的邀約。

馬雲的“退而不休”

“從今天晚上十二點以后,我將不是CEO。”2013年5月10日,馬雲將CEO一職交給了陸兆禧,“互聯網是年輕人的天下,我們將把領導責任交給70、80年代的同事們。”

在30位合伙人中,70后占比已經達到了一半。

在阿里巴巴上市儀式后,馬雲稱,對成為首富“一點感覺都沒有”。他表示,將把募集到的大部分資金投入到國際化進程中,“用你的錢,請你的人,買你的企業”。

“深凹的顴骨,扭曲的頭髮,淘氣的露齒笑,5英尺高、100磅重的頑童模樣。”《福布斯》雜誌曾如此描述馬雲。

“現在,我們已經准備好讓全世界來認識我們。”馬雲在阿里巴巴上市宣傳片裏。

□新京報記者 劉夏 美國紐約報導

參考書目:《馬雲正傳》、《阿里巴巴神話:馬雲的美麗新世界》

■ 人物

馬雲身后的“貴人”

沒有蔡崇信,馬雲團隊1999年在湖畔花園就已彈盡糧,不會獲得由高盛牽頭的500萬美元第一筆天使投資;沒有孫正義,馬雲不會在2003年萌發要做“中國eBay”淘寶的想法。在阿里巴巴IPO到來之際,曾對馬雲“雪中送炭”的“天使”們,也收穫了一份遠超當年的回饋。

蔡崇信

“衝動決定”帶來逾70億美元財富

蔡崇信是阿里早期團隊中唯一的“海歸”精英。他出生於台灣,在美國接受教育。1999年,聽過馬雲“芝麻開門”的夢想,蔡崇信主動放棄了七十萬美元年薪工作,加盟阿里。

“做這個人生的重大決策時,我沒有非常理智的依據,更多地來源於內心的強烈衝動!”蔡崇信曾表示。

蔡崇信加盟后不久,阿里巴巴獲得了第一筆風險投資。

以開盤價92.7美元計算,阿里巴巴IPO使得蔡崇信身價達到73.46億美元,並一次性套現2.89億美元。

孫正義

獲得逾700億美元收益

軟銀集團創始人、亞洲首富孫正義投資阿里的經歷不乏傳奇色彩:1999年他和馬雲談了6分鐘,就決定要投3000萬美元;2003年,二人在洗手間裏決定了“8200萬美元”的融資數字。

他一個電話把馬雲從機場喊回軟銀總部,在詳細介紹了eBay兵敗日本全過程后,直接促成了“中國eBay”淘寶網的誕生。

以開盤價92.7美元計算,持股32.36%的大股東軟銀,持股市值達到了739.75億美元。孫正義10年前的選擇,換來了數百億美元的價值。

楊致遠

給雅虎帶來數十倍回報

在2005年,馬雲從雅虎公司得到10億美元的投資,這筆錢使馬雲有資金實力和eBay抗衡。這是在楊致遠執掌雅虎期間。

1998年雅虎創始人楊致遠來華,馬雲陪同其爬長城,二人成為好友。2005年,“雅巴聯姻”達成。

此次,雅虎將出售1.22億股,持股比例降至16.3%。以開盤價計算,雅虎剩餘股份市值372.65億美元,通過一次性拋售則帶來82.96億美元現金。

在2012年時,阿里曾以76億美元的價格從雅虎手中回購了部分股份。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