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農行王靜文:中俄如何加強金融合作

鉅亨網新聞中心


王靜文
王靜文

作者簡介 王靜文,世界經濟博士,中國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研究員。關注世界經濟、國際金融、宏觀經濟等研究領域,曾在《財經》(博客,微博)、《中國金融》、《農村金融研究》、《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發表署名文章。發表文章摘錄:“保障房博弈的政治經濟學”(《財經》網站)、“歐債危機下的銀行危機”《中國金融》。


本文章內容為作者應和訊網專欄之邀,獨家授權和訊網發布。和訊網邀請各界名家開設專欄,為讀者提供趣聞博見。敬請讀者關注更新。

自政治強人普京再度君臨俄羅斯以來,其與歐美之間的關係愈發緊張。特別是在今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后,普京趁亂火中取栗,攫取克里米亞,更是使雙方關係降至冰點。西方國家聯手孤立俄羅斯,並實施經濟、金融制裁,使后者經濟狀況雪上加霜。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將目光東轉,開始尋求中國的支援。

事實上,中俄經濟之間也確實存在著非常強的互補性和巨大的合作空間。從能源角度看,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氣出口國、第二大石油出口國,而中國對能源進口的依存度逐漸提高;從產業技術角度來看,俄羅斯產業結構過於單一,而中國擁有相對完整的產業結構和相對先進的技術體系;從資金角度來看,歐美的制裁使俄羅斯資金大規模外流,短短3個月已流失2200多億美元,而中國坐擁全球最多的外匯儲備,企業正快步走向全球投資設點。再加上雙方有聯手突破歐美封鎖的意圖,因此,相互之間的靠攏可謂順理成章。

今年5月下旬,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雙方明確表示,要把“全面戰略協作伙伴推向更高水平”。這次訪問不僅結束了中俄之間長達10年的談判,簽署了為期30年、總價值為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大單,同時強調要加強在經貿、投資、高技術、航空航天、基礎設施建設、民生等領域的合作。特別是在金融方面的合作,可能成為中俄經貿合作的提速升級突破口。

據悉,俄羅斯第二大銀行vtb已經與中國銀行簽署了在一系列領域開展伙伴關係的協議,雙方將在包括盧布與人民幣之間的結算、投資銀行、銀行間借貸、貿易金融、資本市場交易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與此同時,中國進出口銀行也與俄外經銀行簽署了5億美元合作貸款協議及俄外經銀行融資租賃公司3億美元融資框架協議。

除了銀行層面,雙方在貨幣層面和合作也逐漸加強,力圖擺脫對於美元的依賴。此前,中俄兩國央行已達成貨幣互換協議,人民幣已成為俄羅斯外匯儲備一部分,兩國在邊境貿易中也已經嘗試采用本幣結算。此次談判的最新進展,是我國批準位於中俄邊境的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成為中國首個盧布現金使用試點。

但同時需要看到,兩國的金融合作仍然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從俄羅斯的角度看,目前與西方交惡,經濟、金融方面受到一定程度制裁,經濟仍處於下行頻道,未來可能會面臨比較大的經濟金融風險。而且,其銀行體系仍然較為混亂,信用等級並不高。從中國的角度看,目前我國僅僅在部分地區和少數俄羅斯銀行之間開立了人民幣本金賬戶,所以中俄貿易仍然大多數采用盧布和美元結算,人民幣的使用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所以,雙方的金融合作還有許多文章可做,未來可考慮在以下三個方面重點著力。

一是在投資合作方面。中國近三年來一直是俄羅斯最大的單一貿易伙伴國,中俄企業的經貿往來比較頻繁。隨著歐美對其進行制裁,俄羅斯已考慮在基礎設施等領域吸引中國的投資。中國企業可以順水推舟,加強對俄羅斯的貿易投資,銀行業也可以在這方面予以資金、信貸等支援。

二是在貨幣合作方面。歐美制裁加速了俄羅斯“去美元化”進程,包括俄天然氣工業公司在內的諸多大企業已主動與中資金融機構聯系,探討開戶辦理結算融資的可能性。這為推進中俄貨幣合作創造了空間。中國可考慮加大與俄羅斯貨幣互換協議規模,增加俄羅斯外匯儲備中人民幣的占比,提高雙方企業用人民幣進行支付和結算的比例,並積極推進人民幣跨境支付和結算體系的建設。

三是在銀行合作方面。可加快建立雙方的合作框架和制度,降低銀行合作風險,並逐步解決中俄之間金融機構準入問題,通過互設分支機構提供全方位、更便捷的金融服務。同時,通過加強資訊披露,借助出口信用保險(放心保)等方式,建立和完善銀行合作方面的風險控制機制。

(王靜文 作者系中國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研究員 僅代表個人觀點)

    未經和訊網許可,任何機構、媒體、個人不得轉載、發布此稿件,違者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